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司法人權
蕭淳尹
6 月 22,2016
審檢分訓:強化法官及檢察官專業知能應走的路
審檢分訓,也就是法官及檢察官的職前養成教育應當要分開,這在我國已經討論多年,支持者認為現行學習司法官統一由法務部司法官學院進行職前訓練的結果,導致審檢一家親,法官審理案件容易偏向檢方,不利於公平法院的實現;反對者則認為審檢工作雖然不同但仍有互相了解的必要,現行審檢合訓有助於日後業務協調合作,並質疑支持者認為法官審理案件偏向檢方並無明確依據。本文認為,...
6 月 22,2016
蕭淳尹
1988年生,台大法律系、法律學研究所畢業,為現任地方法院法官。研究所研究主題為台灣都市計畫及都市更新制度史及社會史,進入司法實務後,則較關心現行司法制度及實務運作狀況的結構性問題,並熱切期盼司法能有積極作為,重獲人民信賴。
全球脈動
楊虔豪
6 月 22,2016
都更與派遣清潔工 看看南韓政治的變化可能
4月中的國會選舉結束,在野黨破天荒過半後,南韓政治圈依然紛亂。但這兩個月,兩位進步派政治人物的言行,讓不少人覺得,迂腐與難以解決問題的政治風氣,似乎出現一點轉變的可能。 今年,首爾西大門區毋岳洞的著名地標「西大門刑務所」旁,具悠久歷史的「獄照村」社區,政府與建商將這塊老舊破敗的區域,列為都更範圍,重新開發,準備拆除作業,卻遭致住在當地已久的部分居民強烈反彈。 陷入絕望的獄照村居民,...
中國問題
Mattel
6 月 19,2016
【島嶼邊緣】「中國的假貨」比「外國的真貨」好
販售假貨著名的中國電子商務領導品牌阿里巴巴集團在2016年4月加入國際反仿冒品聯盟(International Anti-Counterfeiting Coalition,IACC),結果導致Gucci、Michael Kors、Tiffany & Co等國際品牌退出IACC表達抗議。不過,因為外界質疑IACC主席Robert Barchiesi持有阿里巴巴股票,加上部分會員反彈,...
電影戲劇
廖志峰
6 月 16,2016
為了探戈的人生──我看《探戈情未了》
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探戈,或者你不知道這種舞蹈優雅迷人的地方在何處,那麼,《探戈情未了》(Our Last Tango)可以是一種入門指引,雖然這部電影真正的主題在敘述一對偉大的探戈舞者,如何舞出他們的人生。然而,舞出他們的人生同時,他們也把探戈舞進了美國的百老匯,讓世人驚艷不已。但傳奇終有落幕的時候,在日本東京的那場世紀演出中,為這世紀最偉大的探戈雙人舞,華麗謝幕,就此成了絕唱。...
歷史書寫
朱宥勳
6 月 16,2016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煞氣a被殖民者陳千武
【編按】:本篇文章於2021年7月14日修改,原因是作者發現內文的歷史敘事有誤,因此本文第一段略作修正,並附上作者道歉公告如下: 2016年,我發表了〈煞氣a被殖民者陳千武〉這篇文章。文章開篇,我提到一段前輩作家陳千武要去東京「打天下」的軼事,並且說他當時是想要當歌星所以才去東京。 我記得我當時應該是在某份傳記資料裡看到此說的,而且發現這一點時非常興奮,一開始就覺得要用做文章開場...
6 月 14,2016
郭忠豪
作者為美國紐約大學(NYU)歷史系博士,曾任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東亞系訪問助理教授,即將擔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訪問助理教授。研究領域:明清中國食物與環境歷史,東亞飲食文化。熱愛網球運動,曾經在紐約幫盧彥勳舉辦募款餐會,關心台灣網球運動。
電影戲劇
晏山農
6 月 07,2016
【山農說書】一道紅色流星匆流逝──憶及80年代初的一部卡通
自小喜歡看卡通,及至上大學亦不改其志;就中,有部影片迄今讓我百思不得其解。話說方為大一新鮮人的那個月,放學回家扭開電視看卡通用以平衡甫受法律課程衝擊的心情,轉到台視「童話世界」系列,片名叫《淘氣姑娘》,向來對少女漫畫毫無興趣的我(所以我完全拼湊不出經典卡通《小甜甜》的完整劇情),本想立即轉台,但初始的背景提示標誌著普法戰爭後,法軍慘敗以致拿破崙三世及其大軍被俘⋯⋯,對歷史敏感如我者就此定格,...
6 月 07,2016
林原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博士,廈門大學博士後,自由作家
歷史書寫
朱宥勳
6 月 04,2016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這個局葉石濤已經佈了一輩子之久
年表上的詭異條目 如果你翻開葉石濤在1975年,自己修訂的生平年表時,會看到「1951年」這個奇怪的條目:「因事辭去永福國小教職。杜門不出,自修自學三年。」這行前言不搭後語的記述沒有任何解釋,像一個突兀的括弧,包住了一段空白的日子。那年葉石濤二十七歲,過去幾年曾用還不太流暢的中文,寫了幾篇文章。但在這一條目過後,他突然停筆不寫了,要直到整整十五年後,他才再次發表新作。...
‹
…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