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8 月 14,2014
朱真一
1940年生,新竹中學畢業,1965年臺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畢業。赴美後先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獲營養學哲學博士,後又繼續小兒科及小兒血液及癌瘤學訓練。1975年起任職聖路易(St. Louis)大學醫學院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小兒科,曾任小兒血液科及繼續教育醫學部主任。2006年8月退休擔任名譽教授。在專業領域之外,特別關懷臺灣的歷史文化,尤其是醫學史、醫學人物故事、教育、...
8 月 14,2014
本無齋
本無齋,本名梁國淦,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合聘。畢業於嘉義市志航國小,嘉義市天主教立輔仁中學國高中部,台灣大學物理系學、碩、博士班。曾在中研院原分所、日本產業總合技術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化學所等地工作。業餘關心社會議題。
8 月 14,2014
邱函妮
美術史研究者。旅居東京期間,遭遇了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與核災。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讓大家了解到核災與輻射污染的可怕與嚴重性,台灣沒有可以逃離的空間,核能安全乃是神話與謊言,核災造成的災害是不可逆的,切莫輕忽。
8 月 14,2014
方祖涵
作者高中時候寫建中人跟建中青年,大學時候寫中時人間副刊的運動文學專欄,後來在幾個媒體寫了很多年的論壇。在一個好學校念完一個MBA,做市場與財務分析的工作,看著女兒長大,不知不覺就到了現在這個年紀,真正喜歡的小說也還沒有寫出來。還好所有的事情,都只是遲早而已。2015年7月出版《關於運動,我想的其實是……》(遠流)。
8 月 14,2014
石牧民 Tsio̍h Bo̍k-bîn
1977年出生的台灣・南投人。目前就讀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亞洲研究系博士班,研究台語文、台灣女性散文。因為是愛哭鬼,所以發起了德州聲援太陽花學運示威活動。
8 月 14,2014
林耀盛
作者為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8 月 14,2014
冷無情
歷史系在讀學生,喜歡刨根問底,追本溯源。對中港臺三地政治頗感興趣,為文服膺「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不作弦箭文章。
8 月 14,2014
何明修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8 月 14,2014
蔡亦竹
日本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博士,實踐大學日文系助理教授。
8 月 14,2014
萬宗綸
作者為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新加坡國立大學語言研究碩士生,共筆網站《GeogDaily地理眼》主編。
‹
…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