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升學制度
教育文化
秦靖
五月 31,2017
【教育想想】誰扭曲了分數的意義與公平性?
國中教育會考結束後,學生們另一個焦慮又開始了。每一科最多可以錯幾題才能有A等級,升學競爭激烈的基北區、中投區或高雄區的學生更是在乎A++、A+、B++、B+等標示的門檻錯題數或加權分數為何。教育主事者為了「佯裝」鄙棄分數主義的荼毒,一再扭曲分數的意義與公平性,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民國90年起推出了國中基測,聲稱為了讓學生不要題題計較、錙銖必較於分數,用「常模參照」...
教育文化
秦靖
4 月 04,2017
家長寧選私校棄公立 教改問題在哪裡?
各縣市私立國中(完全中學國中部)進入招生旺季,台中市多所私中每校報考學生人數高達五千人,私校入學考試當天的盛況宛如小學『聯考』;而台北市四所私中也很搶手,錄取率或中籤率均低於二成三。 家長們擠破頭地將小孩子送往收費昂貴的私中就讀,主要原因有二,一為台灣升學考試制度的朝令夕改,又加上十二年國教那多如牛毛的超額比序,讓孩子讀私中,專心讀書直升高中拚大學,不用為假多元的超額比序奔波忙碌;...
教育文化
魏佳卉
9月 01,2016
【大學問想想】大學文憑值多少錢?
1995年的夏天,15歲的唐宗漢拒絕了保送建中的資格,他決定,從此以後,不再進入任何的教育體系求學。2016年8月,36歲的唐鳳即將接任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他只有國中學歷,卻是網路界知名的程式天才、創業家,以及網路公民運動的代表人物,他的任務將帶領規劃國家數位政策發展。 唐鳳就是當年拒絕建中的唐宗漢,憑著自學,20年後,秀異、努力的他,仍然出類拔萃。15歲的唐宗漢,有勇氣放棄高中文憑,...
教育文化
謝宇程
7 月 14,2015
【學與思壯遊】 英國升大學機制:聯考與甄試之外,截長補短的第三條路
台灣高中升大學的機制,主要分兩種路數,這兩種路數各有缺點。 第一種是聯考聯招,每個人參加一樣的考試,之後統一分發。這樣做的好處是成本低廉,一個分數,可能用來選任何的學校與科系,但壞處是評量方式僵化,沒有在升學考試中的科目就不受重視,無法在紙筆測驗中呈現的能力也被輕忽。 第二種是甄試申請,也就是每個學生送申請文書到特定學校及科系,並且參加面試。這個方式的好處是,...
謝宇程
6 月 30,2015
【學與業壯遊】 不能只會考試!實作成績,原來是英國升學的重要關卡之一
無論哪一個國家,優質高等教育都是稀缺資源,也都是學生(及家長)全力爭取的─ 在全世界各國的教育形貌,在這個層次上並沒有根本的不同。但有一件事,各國卻非常不一樣:「如何決定哪些人有機會取得優質高等教育」─而這件事,往往大幅度地決定了中學教育的面貌。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國家最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會給那些最擅長背誦記憶、最擅長聽話服從、最擅長在八十分鐘內寫八十題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