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荷事生非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李沛恩 Pei En Li
4 月 19,2022
【荷事生非】荷蘭無車社區──Merwede以人為本的永續計畫
想像一下,社區裡有讓孩子們能跑跳運動的公共綠色空間、有提供休憩的社區花園,在這裡爸媽不必擔心會有過快的車輛呼嘯而過,或突然一台機車從巷口竄出。早晨與傍晚當民眾通勤時,騎著共享單車前往附近的火車站、輕軌站來回。一個不鼓勵民眾開車的社區該如何設計呢?開發者如何說服大眾這區域禁止車輛通行的呢?這樣的社區能達到永續環境的目標嗎? 前幾天跟荷蘭當地友人在吃飯時聊到了買房議題,提到我們住的城市烏特勒支...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Kutuan
五月 20,2021
【荷事生非】疫情期間的荷蘭線上表演資源懶人包(下) 劇場類
上篇:【荷事生非】疫情期間的荷蘭線上表演資源懶人包(上) 音樂類 上次為大家介紹了幾個荷蘭著名的音樂廳和音樂節,希望大家喜歡。這次整理了五個劇場表演類的線上資源,也有特別設計給小朋友欣賞的喔! 1. 荷蘭國家芭蕾舞團與歌劇院Nationale opera ballet 芭蕾與歌劇表演的票價一向不菲,看看那些精緻的戲服、誇張特殊的化妝、還有大型佈景,...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Kutuan
五月 20,2021
【荷事生非】疫情期間的荷蘭線上表演資源懶人包(上) 音樂類
2020年三月中,荷蘭政府宣布全面封城,各式表演活動陸陸續續轉戰到線上,一晃眼竟已超過一年了。雖然該年六月到十二月間,仍有做好防疫規劃的現場表演,但在觀眾人數不能超過三十人的限制下,許多大型場館及製作單位寧願取消不演,好讓虧損減至最小。 但補助拿了、表演做了,不讓人看到成果也挺不甘心的,於是現場表演轉為線上的形式變成了常態,至今也累積了非常驚人的數量與成果。無論是過往經典表演重播、線上直播...
全球脈動
陳琳惠
4 月 09,2021
【荷事生非】以畫換食:荷蘭藝術家支持在地餐飲業的藝術計畫
2020年2月27日,荷蘭出現了第一個官方承認的新冠病毒感染例(註一),在筆者撰寫本文時,新冠疫情已在荷蘭延燒屆滿一年。在過去一年中,疫情帶給每個產業不同程度的衝擊。其中文化創意產業,可說是受創最深的領域之一:美術館、藝廊、劇院、音樂廳等各式展演場所數度關閉,許多展演被迫取消、延期,或是嚴格限縮觀眾人數。在這段時間,許多藝文工作者為了維持生計,面臨選擇轉行,...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王升含
1 月 19,2021
【荷事生非】疫情下的荷蘭美術館:從萬頭攢動到冷冷清清
荷事生非編輯部: 為因應SARS-CoV-2疫情,荷蘭從2020年三月起,數度軟性封城。最嚴格的期間,只允許販賣食品與醫藥的商家照常營業;其他如學校、餐廳、健身房、酒吧、賣大麻的「咖啡店」(coffee shop)、音樂廳、博物館等公共場所一律關閉,家中接待訪客的人數亦受限制。在零星的解封時期,博物館全面採預約制有限度開放,以控管每個時段的參觀人數,...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牧牧在荷蘭
9月 21,2020
【荷事生非】入住就無法退房的奧蘭治酒店——在牢房裡向為自由荷蘭奮鬥的志士致敬
海牙(Den Haag)的席凡寧根(Scheveningen)除了有著名的沙灘供本地人和遊客前來休憩,在綿延不絕的沙丘間,還有座巨大的二戰紀念鐘(Bourdonklok)和十字架紀念碑。每年5月4日的國殤日(Nationale Dodenherdenking),二戰紀念鐘所在地會舉辦悼念儀式,提醒人們和平和自由的可貴,同時也悼念二戰期間,在席凡寧根鄰近的沙丘:...
黃祥昀
11 月 28,2019
【荷事生非】以「共合」為理念的荷蘭藝術機構—— Casco Art Institute: Working for the Commons
「當我們把藝術作為一種研究工具的時候,我們時常忘記質疑「藝術本身」的問題。若我們能透過『共合』的概念,使藝術成為改變社會的能動者,超越研究工具的用途,我們便能審視藝術生成的機制。擺放在機構的藝術作品,例如:藝術中心與美術館的作品,由於和外在世界總是隔著一道牆,藝術的力量因此受到限制。 Casco 的目標是把藝術帶進群眾共同行動的場域,同時也將集體行動的力量帶入機構中。」—— Binna...
音樂藝術
黃祥昀
11 月 19,2019
【荷事生非】如果我們讓所有動物與植物進入議會,會發生什麼事情? ——專訪荷蘭實驗組織「物的議會」之「北海大使館計畫」
「如果我們讓所有東西,像是植物與動物都進入議會,會發生什麼事情?」[1] 荷蘭實驗組織「物的議會」,便是致力於解放動植物乃至所有事物的推測研究(speculative research)。[2] 把植物搬進會議廳跟議員一起開會是一種空想的情境、難解的哲學思想、還是藝術家的瘋狂想像?2020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