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全球脈動
賴怡忠
7 月 10,2013
埃及二次政變終結了阿拉伯之春?
埃及軍方在對現任總統穆爾西(Morsi)下達48小時最後通牒後,於七月三日將穆爾西總統及其內閣與執政黨(自由正義黨)的主要幹部軟禁,並宣布由憲法法院最高法官曼蘇爾(Mansour)擔任臨時總統以籌畫選舉選出新的政府。由於穆爾希下台以及曼蘇爾擔任總統是反對者的主要訴求之一,所以反對示威逐漸平息,但是原先執政黨與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d)的支持者則深感羞辱,...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林衡哲
6 月 25,2013
【時事想想】菲律賓國父黎剎在天上掉眼淚
亞洲第一位和平主義革命家黎剎,他的一生堅持和平革命,除了天主教的信仰之外,他認為從事武力革命者,今天雖然是奴隸,但掌權後可能就會變成暴君,甘地的非暴力革命就是受到黎剎的影響,因此如果他地下有知,知道他的菲律賓不肖子孫,冷血射殺台灣手無寸鐵的漁民洪石成,他一定會在天上掉淚。 黎剎在被西班牙獨裁政權槍斃前,寫下的「訣別詩」中,曾寫下:「我將去之國,沒有暴君也沒有奴隸,...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6 月 25,2013
新加坡兵役的借鏡
日前在台上映的新加坡軍教片《新兵正傳》,除了象徵該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也提醒義務役此種不利經濟發展的制度,仍存在於這個以經濟繁榮著稱的城市國家。 新加坡徵兵制實施四十五週年紀念電影《新兵正傳》日前於臺灣上映。 徵兵制度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強制的兵役制度妨礙人力資源的自由配置,使得人力資源難以達成最適當的安排,自然損及生產效率。其次,遠低於市場平均的役男薪餉降低其消費力,...
國防外交
蔡佳勳
6 月 23,2013
當國軍遇上性別
當兵是每位台灣生理男性都會經歷的一個「成年儀式」,雖然「目前看來」1994年後出生的生理男性的生命中多了一年時間可以「自由」運用,不用再被約束,管制在準監獄般的軍營中。由一群生理男性所掌控、管理、生活和詮釋的國軍,應該可以說是台灣社會中陽剛味最濃厚也最難以驅散的角落。除了歷史上真實或被虛構出來的人物:聖女貞德、花木蘭等具有卓越軍事功勞的生理女性圖像之外,生理女性在軍隊中已經缺席了幾千年,...
政黨政治
陳清泉
6 月 22,2013
宮廷文化迷思下的國民黨主席選舉
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正式鳴槍起跑,一場沒有輸家的選舉大戲,將在今年夏天上演,最佳男主角獎將落在參選即當選的馬英九身上,黨內即使有競爭者,也很難吸引黨員進場看戲。 自二00九年馬英九兼任國民黨主席後,無論是「以黨領政」、「以黨輔政」,或是「以黨亂政」,並沒有扮演好緩衝器和推進器的角色。政策失當的結果,民怨積累,「完全執政」的國民黨,使馬英九頓時成為眾矢之的;...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杜弘毅
6 月 11,2013
以至慈的阿拉之名 (中) - 從阿富汗女權探討普世價值
1996 年 12 月,225 名阿富汗婦女被囚禁並受嚴重毆打,因為她們沒有確切遵守著衣法規。同年,一名女性在喀布爾被宗教警察斷指,因為她有修過指甲。諸如此類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卻鮮為立案,因為在這文化及法律下,都是合法的。 「安靜地留在你們房子中,不要象以前蒙昧無知的時代(的女人)一樣作眩目的裝飾。」 <<可蘭經 33:33 >...
媒體觀察
陳清泉
6 月 06,2013
自由國度裡的威權幽靈
在爭議聲中,立法院初審通過「媒體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反媒體壟斷法)」,朝野立委不但聯手推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版本,並引用大法官會議釋憲文,將民眾「媒體近用權」的觀念入法,媒體質疑非但嚴重違背新聞自由,且將會造成寒蟬效應,是出版法幽靈的再現與威權的復辟。 一九九四年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三六四號解釋:人民具有平等「接近使用傳播媒體」的權利。只要在法律明定的條件下,...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Chenglap
4 月 11,2013
【時事想想】香港的蔣經國:柴契爾夫人
因為中天新聞在柴契爾夫人(Margareta Thatcher;香港譯為「戴卓爾夫人」)的逝世報導中,誤植了英國女皇的照片,結果使柴契爾夫人這個對於當代臺灣人來說,其實沒甚麼重要新聞價值的人,陰差陽錯地,令大家多少都記得她的名字了。 我在這裡並不是說柴契爾夫人是無關重要的人物,她當然很重要,但是她發光發熱的時代早已遠去。別忘了,我們這一輩人,已經活在蘇聯解體之後,...
教育文化
林凱衡
4 月 07,2013
分流與整合,兩種教育理念之爭
十二年國教上路在即,擔憂高職弱化的聲音再起,要理解這些論辯聲音,就要理解過去台灣高中職雙軌系統之間的競爭與消長。 這些政策過程背後分別有不同的理念(idea)作為正當性的論述基礎,本文試圖簡單地勾勒出強調分流與專業的技職教育理念,以及以整合共同科目為主的人本教育理念,上述不同的教育理念內涵構成了至今台灣教育政策基本論辯圖像。 台灣的技職教育,從日治到戰後,一直都具有高度的國家性格,...
全球脈動
董恒秀
4 月 04,2013
伊拉克戰爭對台灣有何影響?
伊拉克戰爭十周年,出兵攻打的美國顯然是最大輸家,灰頭土臉地在2011年12月全面撤軍。是怎樣的嚴重失誤導致美軍陷入泥沼,損失慘重,除了讓海珊倒台外,可說無功而返? 2003年3月20日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前,時任英文台北時報副總編的艾頓(Laurence Eyton)寫了一篇名為〈伊拉克戰爭的啟示〉,由我翻譯成中文,3月12日在台灣日報的艾頓專欄刊出。...
‹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