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教育文化
張訓譯
6 月 11,2018
《學做工》的啟示:學校教育為何讓勞工階級子弟難以流動?
書名:《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 作者:Paul Willis 譯者:秘舒、凌旻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8年4月12日 六月是鳳凰花開的季節,代表將有一批畢業生即將從學校教育中畢業,邁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筆者長期關心教育流動的問題,從學校、家長與學生間的三角關係來探討一個人的教育成就,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成就是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非只有個體的問題。...
政黨政治
畢慕瑜
6 月 10,2018
北農風波中的性別與親屬修辭:看媒體如何把吳音寧幼體化
「北農風波」不知不覺已經一個月了。一個月來對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的各種爆料、批評只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媒體剪接議會質詢的橋段進行抹黑,近日台北市長柯文哲甚至大動作跑去查帳(然後查無不法),整件事情已經到了讓人覺得荒謬的程度。而依照國民黨議員與柯文哲聯手打吳的態勢來看,這場泥巴戰還會持續很久。 在事實的層面,這整起事件實在過於簡單,甚至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種程度的謊話也講得出來。...
教育文化
張肇烜
6 月 05,2018
【人心人術】不要再叫我外籍新娘!要讓他鄉變故鄉!
「不要再叫我外籍新娘!」是好多新住民的心聲,儘管他們來到台灣這塊土地好多年了,大家還是不認為他們是台灣人;在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持續有人努力透過教育、透過文化交流,要讓他鄉變故鄉⋯⋯ 暑假馬上就要到來,形形色色的「夏令營」、「小小醫師營」、「體驗營」,動輒萬元以上的報名費,是幾乎秒殺的熱門營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從小接觸,...
司法人權
黃世維
6 月 05,2018
從使用者付費觀點談網路公告代登報
立法院在今年5月22日三讀修正包含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在內等修正案,過去舉凡訴訟文書、公示送達、公示催告、申報權利的期間及拍賣公告等法院公告一定要刊登在新聞紙,未來可以在網站上公告即可,民眾將來不必為了搶時效以求程序合法而須勞心,更可以減少刊登費用的浪費。(或可兼顧環保?) 其實,法院公告代登報此舉並非本次修法首創,早在去年(即106年)5月23日司法院先以內部發函(...
教育文化
盧俊良
6 月 04,2018
【春風化雨】自然課原來可以這樣上!
想起小時候上自然課的情景,莫過於一群小朋友圍著實驗桌,看著其中一位又帥又聰明的小男生操作著實驗器材,一位又可愛又聰明的小女生忙著畫表格紀錄實驗數據,順便大聲管教不聽話搗蛋及放空的組員,而我通常就是那位放空的組員,偶而還會搗蛋。三十多年前的回憶彷彿昨日重現,記憶中的自然小老師們各行各業打拼去了,只剩當年在自然課裡放空的小男孩成了自然老師,守著自然教室,希望眼前的這群小朋友喜歡科學,...
全球脈動
Nam Quốc Văn
6 月 03,2018
【越南想想】越南竟靠這個帶動國際觀光
到越南旅遊的國際旅客近年來持續大幅增長,自2000年的每年200萬國際遊客增長至2017年的1300萬國際遊客。國際觀光客大幅增長的主因之一就是靠世界遺產的國際知名度帶動國外遊客到越南旅遊。 越南自改革開放以來積極參與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登錄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目前,截至2017年底止,越南已經成功登錄8個世界遺產,1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環境經濟
李彥輝
五月 30,2018
台灣海洋研究新希望:海洋研究船「勵進號」啟用
筆者是海洋生物研究者,近日看到台灣新的研究船「勵進號」(Legend)舉行啟用典禮的新聞,讓還在耿耿於懷幾年前「海研五號」沉沒的我,感到十分的振奮。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3日是國家實驗研究院耗資8.9億元打造的2629噸新研究船「勵進號」啟用的日子。三百多年前的這一天,也正是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 (Carl Linnaeus,1707.5.23-1778.1.10)...
教育文化
王浩翔
五月 29,2018
從漂流教室來談性平教育
教室,應該是什麼樣的存在?老師或家長說了算的水泥隔間?還是生命探索的溫暖空間? 教室的存在,可以很美好,也可以很可怕。師長眼裡的教室是秩序而整潔的,但在某些學生眼裡卻是混亂而黑暗的。尤其是一些不被人了解的學生,例如性少數族群的學生。訕笑、霸凌與排擠,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而身為「異類」更令他們感到深深的惶恐。很多人在知道自己的性向和別人不一樣的時候,覺得世界好像變了一個樣,...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楊佳恬
五月 28,2018
我們一起來哲學吧!奧地利中學的哲學課,教會了我什麼?
我從十多歲開始,接受奧地利的教育系統,一路走過當地的中學制度。在當時讀的學校裡,「哲學」受到高度的重視,在各科的課程中有哲學思考的元素。原來,哲學課在奧地利有著極悠久的歷史,早在一八四八年起,奧地利學生就必須上哲學課了!在當時的歐洲,奧地利帝國也是第一個將「心理學」和「哲學」同時納入國民教育必備課程的國家。 在今天的奧地利,不論你選擇的是注重升學的中學,或是讓學生即早踏入職場的商技職學校,...
教育文化
李公元
五月 27,2018
【春風化雨】台灣圖書館加油!大家一起好好來愛每一本書吧!
我是一位小學老師,一位喜歡看各種書籍的老師,也喜歡鼓勵孩子多多看書的老師。書本,對我來說,不但有溫度,更是有感情,讀書、教書、買書、借書,一直都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今年三月初,我與家人到宜蘭某鄉鎮圖書館借閱書籍,借到了一本《伊能嘉矩~台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專書,沒想到一拿到書後,卻被書的封面嚇一跳,因為圖書館竟然把借閱條碼的標籤,遮住了書中主角的眼睛,當時還未能反應過來,...
‹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