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教育文化
陳俊光
12 月 13,2015
小王子到哪裡去了?(上)
筆者本來不想看《小王子2015》的,因為早就對「小孩子怎麼看成人世界」或「文藝中年對童年時期的懷舊」感到厭煩;而專業訓練更讓筆者了解:真實的小孩子並不像「我們想像中/記憶中的小孩子」那麼純真(此事說來話長)。但電影卻讓筆者驚豔;因為它不只展現童心,也讓我們了解「人為什麼會失去童心」,甚至,它還讓我們知道「怎樣才能在嚴苛的現實中找回童心」。 教養扼殺了想像力? 正如原書...
政黨政治
陳鄭為
12 月 11,2015
再見.蔣經國──台灣可否走出保守獨占的道路?
距離2016年總統大選投票日僅剩一個多月,相信這會是台灣民主化迄今,最沒有什麼懸念、最未選先判的一次大選;人們幾近對即將的總統當選人呼之欲出,幾乎要抱以迎接勝利,或就此淪亡的心志,同時也幾近忘卻還有一場國會要改選的戲碼,還未意識到這場國會選舉結果可能才是一項新的歷史紀錄。 天造時勢,勢在人為,2016年的國會改選或將是民進黨創黨迄今,最有機會獨力拼過半的一次國會選舉。歷史的這一步,...
司法人權
,
社會安全
邱文聰
12 月 11,2015
頂新案後,台灣的食品管制該何去何從?
頂新案地院判決至今,各種循著正義直覺與法感情而提出的鍵盤評論,紛紛出籠。昨天彰檢也已提起上訴。輿論從爭辯法官偏袒有錢富商還是檢方舉證不足,到直接質疑法院違背科學專業,錯認有毒原料經過精煉,就可符合食用標準,等於容許把大便當食品原料;從指責法官在多達近三百頁的判決書背後,已陷入專業主義迷障,到乾脆主張食安甚至公害案件都應改採「有罪推定」原則;從討論台灣食管法該如何解釋適用,...
全球脈動
楊虔豪
12 月 11,2015
【首爾想想】二次反政府示威 激情前後的現場觀察
在11月14日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演變成流血衝突後,民主勞總又宣布在12月5日舉行第二次「民眾總崛起」抗議集會。集會舉行前,南韓社會氛圍可謂肅殺之極。(第一次反政府抗議與緣起,請見【首爾想想】南韓反政府示威,關鍵問題在哪裡?) 由於當局將第一次示威定調為「暴力集會」,警方宣布不准許第二次集會的舉行,此舉引來工運界的反彈,指責警方和政府是在聯手打壓工會勢力,在有關第一次示威的爭議都尚未釐清前...
教育文化
許又方
12 月 10,2015
不識鍾肇政
桃園市有議員質疑市府為何要辦「鍾肇政文學獎」,並狺狺然質問:「這個人是誰呀?還在嗎?」、「為何要為他花大錢?」、「吳伯雄也很有名,為什麼不幫他辦活動?」引來輿論一陣訕笑、撻伐。在筆者看來,這位議員的問題不在於她不知道鍾肇政,而是要質詢卻不事先弄清楚狀況,有失問政專業。 「鍾肇政」是誰?坦白講,全台灣對其「聞所未聞」者,絕非僅該議員一人;就算聽過,也多半不知鍾老做了什麼事、...
司法人權
施逸翔
12 月 10,2015
給下一任台灣總統的人權備忘錄
12月10日作為世界人權日,無非是為了讓世人記得,從二戰戰火中建立起來的聯合國,在67年前這一天正式通過《世界人權宣言》這份人權清單,宣示「使這些權利和自由在各會員國本身人民及在其管轄下領土的人民中得到普遍和有效的承認和遵行。」當時聯合國花了非常大的努力,由羅斯福夫人擔任人權委員會主席的,邀集了來自世界各國、不同背景與文化的神學家、法學家、教育家,也包括時任副主席的中華民國代表張彭春,...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余伯泉
12 月 09,2015
有關台灣地名標示華語羅馬拼音的回顧
有關台灣地名如何標示華語羅馬拼音的問題,1996年以前,台灣大抵採洋人Wade Thomas制訂的威托瑪式。但路牌與牌示基本上都是「漢字」,很少並列「羅馬拼音」(羅馬拼音的定義是以abc羅馬字母標示任何一種語言)。不懂漢字的外國人或第二代僑胞,在台灣旅行確實會有「行無路」的困擾,因為abc這26個羅馬字母才是全世界通用的字母符號,「漢字」對外國人或第二代僑胞而言,學習非常困難。...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林志都
12 月 09,2015
街道的名字,土地的名字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名者何物?吾人所謂玫瑰者,易其名,未能減其甜香」(筆者譯) ──〈羅密歐與茱麗葉〉,第二幕第二景,莎士比亞 在筆者曾經長年居住之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巴勒摩Palermo區中,...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徐子軒
12 月 09,2015
不進反退的台灣?
近來台灣香港中國新加坡四家機構,聯手推出一項《四地華人社會進步指標調查》,指標包括了政府施政、貧富分配等九個面向,方法是透過各地民眾自評以觀察其社會的滿意程度;同時,也透過各地民眾的互評以決定進步的排行。自評和互評的結果其實都不令人意外:中國、新加坡在九項自評上均高過五分,香港僅只一項超過五分,台灣則沒有一項。而就互評來看,新加坡以壓倒性優勢榮登首位,台灣敬陪末座。...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張書森、陳映燁
12 月 08,2015
禁用巴拉刈減少自殺:韓國能,中國能,台灣呢?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日前提出「五大心理健康行動」計畫,第一項就是制定國家級的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行動計畫,顯見防治自殺深受重視。然而,在所宣示的策略當中,似乎多數著重在高危險群,缺乏創造安全環境、效果普及所有國民的防治方法。 台灣在去年(2014)有超過三千五百人自殺身亡,是第11大死因,年齡標準化自殺率是11.8(每十萬人),稍高於全球平均值11.4,自殺防治仍有進步空間...
‹
…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