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全球脈動
Taiwan Echo
11 月 15,2012
歐巴馬的秘密武器:數值分析中心
歐巴馬連任的關鍵,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高科技數值分析團隊」。今年初,這個團隊發現:在美國西岸找明星 George Clooney 參加募款,有助於讓中年婦女慷慨解囊。他們進一步分析資料,藉此在東岸以和著名演員 Sarah Jessica Parker 一起晚餐競標,果然幫歐巴馬募得巨款。 這不是歐巴馬陣營突發奇想,而是根據資料分析發現的選民特徵來設計的。他們早就決定要『測量』...
中國問題
慕慧能
11 月 14,2012
胡錦濤對台作半套,習近平有機會作全套?
中共在十一月八日舉行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已揭開了下一代領導團隊掌權執政的序曲,在今年的兩岸關係話題裡,不少台灣的評論者紛紛探究:習近平是「知台派」、「親台派」抑或「友台派」? 筆者以為,這種討論是過於簡化的貼標籤作法,就像過去台灣學界有人喜歡針對個別的中國官員或中共高幹貼上「鷹派」、「鴿派」標籤一樣,結果對我們實際幫助不大。所以討論習近平究竟屬於「那種派別」,只有標題化的段期效果,...
司法人權
吳小可
11 月 13,2012
讓雞蛋飛
10月27日,台灣有第10屆同志大遊行,28日則有「政府混蛋、人民完蛋」大遊行。擠在同一個周末,對於我們這群關懷社會議題的夥伴來說,真的很耗體力。而人生,就是在不停的選擇下度過。因為很多朋友們都表態參與同志大遊行了,我則選擇參加讓雞蛋飛。 這一次的遊行跟以往很不一樣,是一場「非嘉年華」式的遊行。在出發之前,很多朋友都蠻擔心的,擔心現場會有激烈衝突、...
社會安全
許璋瑤
11 月 13,2012
社會保險改革才能永續經營
近日社會保險議題引起社會各界討論,起因於勞委會增訂勞保財務最終責任由政府承擔的規定,但一個財務不健全的制度,即使政府作再多的保證也是枉然,只有積極推動改革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影響社會保險的財務狀況,主要因素包括:投保費率、所得替代率、基金收益率,以及支領退休給付年齡與國民平均餘命等,必須依據詳實資料精算才能確保財務的穩健。我國社會保險費率一向偏低、所得替代率偏高,基金營運收益率不佳,...
財政金融
陳振東
11 月 10,2012
建立『面對台灣財政危機』的共識 (下)
事實六:台灣受雇人員薪資並未偏低,只是產業創新不足(這是老板懶惰守成或國內產學資源未整合成功造成的)或是接製造業空洞化的服務業未快速升級,以致受雇人員受困淺攤,薪資成長停頓。 因此,請不要用台灣受雇人員薪資偏低這個理由,阻止改革公務人員偏高的待遇。某位退休教授引用美國勞工局數據指出,過去十五年來,台灣單位勞動力成本持續在下降,跌幅將近一半,但生產力卻持續大幅上升,因此推論,...
全球脈動
董思齊
11 月 10,2012
安哲秀的「政治實驗」:韓國獨立候選人的美麗與哀愁
(編按:安哲秀在11月23日晚間宣布退選,進步勢力整合成功,安哲秀的政治實驗告一段落。) 跟美國一樣,獨立總統候選人在韓國相當辛苦。南韓自1986年盧泰愚發表民主化宣言之後,從1987年第十三屆南韓總統選舉起,連續五次的總統大選中,真正有份量,並且並非出於既有政黨政治體系的獨立參選人只有一位:鄭周永。他是已故的前現代集團總裁,在1992年與金泳三、金大中、李鐘讚一起爭取總統大位。...
財政金融
林全
11 月 10,2012
只改革公保 救不了勞保危機
近來勞保破產危機引發的社會焦慮,有逐漸轉移為改革公保退休制度的呼籲。這種趨勢對公保退休制度合理化,以及改善政府的公保財務負擔,的確可能帶來正面影響。但無助於解決當前勞保財務危機,只是讓勞保問題失焦而已。 公保退休制度的部分優渥給付,如果重新檢討或改正,或可避免公保財務失衡,自然能減輕政府的財務負擔。但即使如此,不表示勞保財務得以因而改善,甚至不表示政府因為公保財務負擔減輕,...
財政金融
陳振東
11 月 09,2012
建立『面對台灣財政危機』的共識 (上)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要解決問題,要先認真弄清楚問題的本質,不然只會徒然無功。就我個人觀察,台灣社會對於現在的財政危機沒有共識,不同階層各說各話,甚至情緒漫罵。這對問題解決是很不利的。歐盟問題國家的債務是長期累積下來的,那些國家難道沒有鄂鄂之士,早在多年前就大聲疾呼一定要儘速改革?然而,最終問題還是演變到不堪的地步。台灣應該學到教訓。 我們沒有多少時間蹉跎,危機不儘速週延解決,...
中國問題
慕慧能
11 月 08,2012
習近平肯定會比馬英九更有政績
為什麼說得這般「肯定」?筆者願意提出以下分析,拋磚引玉,和各界一起討論。 首先,中共以黨領政的體制依舊未變,黨內雖然長其存在派系,但是他們的紀律遠比國民黨嚴明,而且自江澤民以來就是集體領導,也就是決策講求內部各派系的同意與妥協。在這種決策環境下,習近平當家是出任集體領導的主持人,決策必需聽取其他六位集體領導團隊的意見,決策既定,就是集體的意見,比起國民黨更能一致對外。...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陳博志
11 月 06,2012
解析我國經濟成長的困境(二)
不計其數的中小企業,寥寥可數的企業家 我國真正很有經濟學上所謂企業家精神的人——也就是能將生產要素做創新組合而創造新價值的人——並不多,而近年又大量外流、或者被不良的政策與社會風氣吸引,去從事投機炒作及爭取特權的活動。因而,我國有大量資金和人才得不到被適當運用或就業的機會,而國家的新投資、新產業和新成長的動力則嚴重不足。 很多人看到我國有大量中小企業,而以為我國有豐富的企業家。...
‹
…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