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哪電影院】當BAT統治中國電影

友善列印版本

2000年剛去中國時,有點像是街頭偵探那樣,到處晃晃發現有趣的事物。有一陣子,我最喜歡找的是政令宣傳,大概以前對「翻兩番」那種很白話的宣傳口號印象太過深刻。當時我對街頭上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特別感興趣。

中國的網路世界

中國喜歡用「機遇」這個詞,中國確實也因網路時代與世界同步甚至創造機遇。在此之前,中國的媒介發展總落後時代,1980年代電視機才開始普遍、同時期流行的錄影機在中國也僅是少數人才擁有,一直到網路時代,中國才與世界同步。 

中國的網路世界很特別,統治者運用管制權力把網路世界區分為牆內牆外、有技術外加有理想的人,早在90年代末期就創建了文學平台,例如「榕樹下」1997年就已成立,而後,類似的平台陸續出現,也孕育了網路文學。當然,網路世界也是一個產業,伴隨資本的發展也造就了B(百度)A(阿里巴巴)T(騰訊)三巨頭。

青春印鈔機

而今,BAT將統治中國電影,這是危言聳聽嗎﹖

先說網路與電影之間的關聯吧。

自2013年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來,中國的青春類型電影成為大片時代一道獨特的標記,之所以說獨特,就因為《致青春》紅了之後,各種青春題材一窩蜂出現,品質良莠不齊甚至爛片一堆,不過,讓人訝異的是,很多爛片票房其實不錯。

為什麼?這是讀者變成觀眾的煉金術。2009年,中國政府鼓勵公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鼓勵金融業成立投資文化產業的基金,現今大約有三十多種投資影視作品的基金。對這些基金來說,最穩固的投資就是發掘IP,幾部翻拍為電影的作品例如《何以笙蕭默》(2005)、《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2007)與《匆匆那年》(2008)等早已擁有非常多的年輕讀者。至於中國網路小說類別不少,為什麼青春題材特別受青睞﹖如果按《2014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90後觀眾已經占了年度票房三成多的比例,「青春」是筆大生意。

這是個大數據時代,挖掘潛在觀眾群量身訂做。

當BAT統治中國電影

《致青春》之所以值得注意,除了引發青春電影熱潮之外,馬雲也是《致青春》的投資方。不過隔一年,2014年BAT全數進軍電影市場。這一年,阿里巴巴收購文化中國股份成立阿里影業,百度與騰訊宣布電影投資計畫。有趣的是,BAT很快就在電影市場裡開殺,標的是購票平台的競逐。中國式的競爭往往是先搶市占率,先搶先贏,設法淘汰別人,競爭過程中自己就算半死但也還是活著。

依2013年統計,電影購票平臺約有40億人民幣的市場,BAT三巨頭都擁有購票平臺,這個購票平臺不但可以購票甚至線上就可選擇電影院座位。對消費者來說,最具吸引力的莫過於透過BAT所屬購票平臺的低票價。

中國電影票價近五年來大致維持在35元人民幣上下,這個算法是把當年度票房除以觀影人次而來,僅是概括的算法,在這裡列出是把這個數字當作一個參考。三家巨頭相互競爭低價電影票,有的促銷9.9元電影票,有的在婦女節推出3.8元電影票。票價之能夠如此便宜,其實也是三家巨頭燒錢補電影票的差價(用平均票價35原來算,BAT一張票得倒貼20多甚至30多元)將消費者導引到自己的網站或APP當中,這種現象也被中國媒體稱為「賠錢賺吆喝,燒錢圈市場」,這也是中國式競爭的縮影。

電影審查還是中國電影的難關

BAT網路購票的版圖越大,對傳統發行的衝擊就越大,因為這些BAT都辦得到而且規模更大效果也許更好。

票價競爭之後,BAT不約而同競爭網路劇,百度有愛奇藝、阿里巴巴有優酷。網路劇製作成本相較傳統電視劇低,而且BAT本身就是個擁有千萬網民的平台,預估收看人數也將超越電視。對有志於電影市場的BAT來說,網路劇平台也是培育年輕導演與演員的好空間。

博納影業總裁于冬,以電影發行起家,他在兩三年前有個著名的觀點:「未來中國所有電影公司都將給BAT打工」。按現今的趨勢,BAT統治中國電影確有可能,這看起來像是一個類似產業革命變革的壯舉,只是,可預見的是,不變的還是嚴格的電影審查﹗

關鍵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