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比賽學生組優選作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大學部學生。
一畦畦水田如鏡子,天光雲影共徘徊。耕種了一輩子的農人牽著同樣耕種了一輩子的老牛一步一步拖著犁踏在濕濘的土地上,同樣的步伐持續了一輩子。優雅的白鷺鷥跳著輕快的舞步,或單腳顧盼,或騰空跳躍,一陣風起,一行白鷺上青天,他們飛過田野中蹲伏如龜的小丘;飛過一排凌亂而整齊的老房,道旁的樹太茂密,你看不見樹的根生自紅磚房的斷垣殘瓦中;飛過那高高的「大煙囪」,它的外表太斑駁,它的表面佈滿彈孔,它的口徑又太粗。親愛的你太年輕,甚至太年幼,你不知道那高高的煙囪不是煙囪,而是砲塔。高砲塔聳立在建國二村,建國二村同鄰近的一村三村四村是曾經一時熱鬧風光的空軍眷村,緊鄰著不遠的空軍基地。錯落有致的磚房住著一戶戶軍人眷屬,女人切著菜,孩子追著跑,屋外有炊煙裊裊升起,圍籬上漆著豔紅的大字「照顧軍眷,擁護政府」。書上的歷史在這裡生動上演,也在這裡褪色發黃,這裡是建國里,這裡,是歷史湮沒的角落。
驅車來此,你可能會有些膽怯,蒼翠蓊鬱的隧道彷彿會通向另一個世界,像是神隱少女一樣。觸目所及是殘破的房,磚頭外露,白漆斑駁,還有那大大小小的防空洞,如同千年的老龜沉睡在此。點點陽光自葉的縫隙灑下點點金光,一切是如此靜謐,靜謐的不可思議,彷彿千尋誤闖的神祕國度,晚上應該遠比白天熱鬧。以為我在嚇唬人嗎?不蓋你,幾年前過世的趙老先生一直堅稱他晚上會看見日本兵踢正步。再來到二村,有越來越多東西你看不懂。窄小僅容一人的小亭,那是以前衛兵的站崗亭,佇立在道上的精神標物,上頭寫著節約儲蓄、安民樂利,以及那隨處可見的神秘的數字編碼出現在牆上樹上籬笆上,有點掉漆的藍和白。
人稱虎尾有三寶,糖廠、空軍、布袋戲。由此可知空軍與虎尾密不可分,實際上虎尾的興起與繁榮更是與空軍息息相關。有千餘人居住的建國里底下分成四村,這四村的居民閒暇之餘就會到虎尾街上看看戲、逛逛街,為虎尾注入一股活力,那時的日子平凡快樂,當然,除卻戰爭之外。中日戰爭、美軍來襲、國共內戰,知道嗎?那你聽過參與了這些戰爭不可忽視的特種部隊──黑蝙蝠中隊嗎?
虎尾的空軍基地就是黑蝙蝠中隊的訓練地,原因無他,因為虎尾是離大陸距離最近又最好的地方。對親愛的你來說,這或許是你們這個世代從未知曉的記憶,但對上個世代來說,那是太疼的傷口,太深的憂傷,太殘酷的殘酷。身為最優秀的空軍部隊,他們也是犧牲最慘烈的部隊,繼第一個犧牲的葉拯民葉先生(後成立拯民國小)後有多少年輕的靈魂一去不回,殞落在遠方天與海之際?大大小小的防空洞現在是孩子們遊戲的地方,但那個世代,是他們唯一得以避難的所在,有多少無辜的農人在彎腰插秧時無端被空襲殃及?有多少可憐的母親在警報響起時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又有多少孩子必須提早成熟學習接受這個不完美的世界?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了。可是到了這個世代,千餘人的大眷村只剩三分之一,在眷村改造計畫中,年輕人幾乎都到了外地,只剩那些耆老守著一輩子的家默默凋零,機場跑道成了農田,道路不斷拓寬,平地的磚房成了拔高而起的樓房,連防空洞也被樹藤覆蓋,綠油油的,遠遠看像一座座小丘。
你說,那樣疼的傷口適合用時間來遺忘。請原諒我忍不住微笑,因為此話一出證明你還太年輕,遺忘不過是種假裝,是種漠然,傷口依舊存在,歷史依舊活著。比起陌生,遺忘更是可惜,因為了解歷史的傷口往往讓人更珍惜現在的擁有。望著彷彿被時間遺忘幽靜的眷村,旁人可能覺得不以為然,但在我眼中這是一座被巫女下了百年詛咒的城堡,在等待一個甦醒的時機。
二O一O年,我們成立了眷村再造協會,塵封已久的老房子掛上鮮艷的紅布條,像黑夜中點燃一株火苗,微弱卻耀眼,吸引有志一同的人們前來,一點一點,擰做一股繩拉動整座村莊向前。曾幾何時,令人望之卻步的老眷村如今煥然一新。陽光自樹隙灑下,在蓊鬱翠綠的芒果樹大道上舞動,跳躍在老房的屋瓦上,石做的防空洞上,你伸出手掂了掂重量,那是一部歷史的厚重感。有越來越多人或來這裡散步、騎車,或慕名自遠方。當小巴在這裡停下時,我們有熱心的導覽志工在此迎接,為來客掀起歷史的面紗,細數當年在這裡發生的一個又一個壯烈精采的故事。假日時,我們也會舉辦小農市集推銷好吃又健康的蔬果,藉由這樣的活動幫助小農生計的同時也能夠吸引人潮,繼而發現建國眷村這樣美麗的存在。我們做了什麼?其實我們只是撣去灰塵,讓歷史說自己的故事,也透過各種方式說給更多人聽。
二OO九年,我們邀請當時就讀於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的一年級學生陳小雅透過漫畫這樣貼近人心的方式敘說當年發生在建國眷村的歷史。將當地耆老津津樂道的種種故事化為美麗的圖畫讓更多人了解那些曾經發生在這裡的事竟是如此豐富有趣。
然而,這樣就足夠了嗎?
不,這只是一個起點。
我們期盼有更多人來到這裡,甚至入住這裡。往昔千餘人的大眷村如今只剩寥寥兩百二十戶,其中很多是住了幾近一輩子的老人家,年輕人多半已外流到大都市,因為人來而繁華的建國眷村也因人去而沒落,我們深知「人」是唯一能夠延續眷村榮景的解藥。
為此,我們打算利用建國里正好在虎尾鎮的兩大都市計劃區中間的絕佳地理位置打造成具人文歷史的新型住宅社區。北為高鐵虎尾站特定計畫區,南為虎尾鎮中心,東有台大醫院虎尾分院及布袋戲傳藝中心,在這之中的建國里無非是年輕人和小家庭夢寐以求的理想居住地。圍繞著綠油油的稻田,品沏最真實的大自然,對受夠都市烏煙瘴氣的人們來說,這裡就是遺世而獨立的桃花源。同時我們也計畫採用租佃制的方式吸引年輕人回鄉耕作,如此一來,年邁的老農可以得到休息,不用時時為了田地無人耕作而掛念,年輕小農不僅可以用便宜的租金租得土地種植,甚至可以得到老農的經驗傳承並佐以自身的創新想法,找到一種既經濟又能和大自然和平共存的方法。
而要如何吸引人們來此,除了和政府合作改革制度補貼農地以外,我們建國里本身也要進行改造。方法有二,其一是借鏡鄰近的貓村。我們計劃邀請附近虎尾科技大學和雲林科技大學設計相關科系的同學,以村莊為畫布,彩繪出獨一無二的新風景,為荒廢的老屋斷牆柱入新生命,打造出屬於建國眷村的特色。其二是在現在建國二村的隧道種植木棉花,一村已有名聞遐邇的芒果樹大道,二村也不應該落人之後。二村的隧道通往高砲塔和防空洞等各式古蹟,極具歷史價值,然而卻因為長年荒煙蔓草導致無人敢靠近甚至謠傳著陰森的傳說,讓人更是避之唯恐不及。於是我們想起日本箱根的櫻花林,僅僅只是一片櫻花林但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旅客前往賞櫻。
台灣平地的氣候炎熱並不適合種植櫻花,此時我們想起比櫻花更適合的植物──木棉花。木棉花的枝幹筆直,橘紅色耀眼的花像一碗紅麴酒斟在粗陶碗裡,通常長的極高,枝椏奮力的伸向天空,好似在渴望撕抓一點什麼一樣,這樣的樹還有一個封號叫做「英雄樹」,我想以此來紀念在天空折翼的英雄魂再適合不過了。試想:一整排的木棉花在三月時節開滿橘紅色美麗的花,那會是怎樣燦爛的景致?
夢想的藍圖已成,建國眷村正在蛻變中,我們努力划著槳往更美好的未來前進。親愛的你,願不願意來這裡喝一杯茶欣賞歷史的演出?願不願意來這裡度假享受農家樂的生活?更或,願不願意來這裡longstay看眷村的蛻變與重生?
我是建國里的里長,誠摯的歡迎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