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該降不該漲!

友善列印版本

無能的政府又準備將大學學費調漲了!

今年三月才經學團抗議而凍漲的學費,沒想到這次政府想要藉由「常態性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方案專案小組」(註1)的背書來調漲學費。但光看這個小組的組成,各校大學代表/校長和官方代表就佔了1/2以上,明顯地已經預設了調漲學費的結果。而且,還要在學生期中考時舉辦公聽會(註2),擺明了就不想要讓學生們參與,讓人不得不懷疑政府想要廣納民意的誠意何在?

另外,可惡的是無能政府公聽會手冊(註3)中所述,表現卻的是那一付不知人間疾苦,枉顧社會現實,堅持要調漲學費的姿態,實在令人看不下去!

政府不願說的社會現實:高學費、公務員調薪3%、油電雙漲

政府口口聲聲說比起國外,我國的大學學費已相當低廉,但實際上呢?根據高師大教育系教授陳麗珠在2009年發表的《我國大學學雜費之分析與研議》指出,一名大學生,一年為了就學所要付出的成本(含住宿、生活費等),平均就達23萬元。每個家庭為了讓1個孩子念大學4年,就得付出80-100萬之多,遑論再加上2~3年研究所的求學費用。且台灣依家戶所得切割為五等分,其中所得為後20%的家庭,每年僅有31萬餘元的收入;後20%到40%,每年收入平均也僅有57萬。

從數據來看,光一位大學生的學費就佔了後段家庭年收入的4~7成,且能再說台灣學費很便宜?難怪台灣就學貸款的申貸人數和總金額不停地創新高,不是沒有原因。

再者,隨著政府逐年減少教育經費和公務人員調薪3%,以及油電雙漲的情況下,就如國立政治大學去年10月24日,在調漲雜費和資訊設備費的公聽會時清楚表明:「教育部逐漸對國立大學的補助每一年減少1%,減了一千七百萬,今年又預告明年又要再減1%…加上公務人員調薪3%,但政府只會補助其60%,另外40%要學校另外設法,所以學校算下來大概今年會有將近四千萬的缺口。」

從此來看學費的調漲,反映的僅是貼補財務漏洞,以及政府不願擴大教育經費,根本並非政府所謂「提升教育品質」云云。

解決之道:教育是權利,明確要求課徵資本利得稅以擴大教育經費

也許會有人說高等教育不是義務教育,但我會告訴你,「受教育是我們的權利!」正如台灣政府簽署具有國內法效力的二公約之一「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其中的第13條第2項第3款明白表示:「締約國政府應採取適當方式(特別是透過免費教育的逐步引進),讓所有具有能力的國民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機會。」

然而政府公布的公聽會手冊中明述,若以我國100年度各公私立大學的學雜費收入進行推估,欲達成高等教育免學雜費目標,政府每年至少需額外負擔約992億元的支出,以目前的賦稅負擔率,要立即達成高等教育公共化並無可能。

但大家還記得前幾日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訊息指出,我國人的平均薪資退回14年前的水準,但是企業的獲利卻從2.5兆元增加到近5兆元嗎?(註4)以及大學畢業起薪比13年前還不如嗎?(註5)

這下大家明白了吧?正當政府一面哭窮沒有稅收時,一面又祭出許多的減稅優惠措施給企業資本家們。而當資本家用大學畢業以上的高素質人力賺飽錢後,卻沒有如實地反映在苦勞大眾們的薪資上,反使薪資節節倒退。

接著,政府卻用「虛偽的社會正義」,錯把「重分配」的焦點放在「後端的使用者」,如公立大學的學生家庭普遍較好,所以公立大學學費就該漲,以逐漸縮小公私立大專學雜費收費差距。但是,這樣的作法豈不讓教育做為「公共財」的本質盪然無存?若依此來看,以後有錢人坐公車、油價、水電價不就要比一般人還貴?

因此,我們認為應該是要回歸到公平稅制,利用課資本利得稅來重分配,並且逐步降低大學學費!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

 

註:

1、學費原來這樣漲:教育部的學費調整機制

2、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方案(草案)公聽會

3、常態性學費調整方案公聽會手冊

4、1028 蛋洗總統府宣言

5、大學生比13年前不值錢 起薪倒退885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