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珍珠奶茶,我們還可以期待什麼?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街上,尤其是平價的夜市或是學生商圈中,飲料店一間一間的開。隨著競爭愈趨激烈,價格跟精緻的程度也與日俱增。當初50嵐的「高價」現在已經成了平價。店面越來越精緻,原料越來越豐富:同樣一杯飲料,你可以選擇加紅豆、蘆薈、寒天、珍珠、布丁、椰果、仙草…等五花八門的配料。茶飲造成了我們生活中可以精挑細選的項目,一杯50元的飲料就可以紓解生活中的煩悶。
 
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龐大的飲料市場帶來了低消費族的小確幸,也創造了不少的就業人口。或許我們都樂觀的想著,台灣的餐飲服務業就是靠這樣的消費來促進經濟成長,但真是如此嗎?
 
從筆者到飲料店打工至今已屆一年。我待的飲料店標榜「現榨新鮮水果茶」。工作內容除了備料,更要求有效率的出杯(做好一杯飲料賣出去)。為了兼顧品質與出杯速度,配料管理就得下苦功。每天都要估算客人數量,來準備榨汁用的新鮮水果。比備料更重要的,是「準時備料」。為了「讓客人注意到店裡用的都是新鮮水果」,你不能太早準備果汁冰起來。但為了別讓客人等太久,你也不能太晚。
 
為了「隨時」有新鮮的果汁,店家就需要更多的人力,也就是工讀生。而這些工讀生,假日要上班,平日要上班,國定假日更要上班,因為「特殊節日的客人比平常多」。為了好一點的品質、多一點的產出、高一點的效率,精緻服務的需求創造了對應的勞動需求。過去的飲料店只要一兩位店員就可以運作,但現在許多飲料店卻需要四到五人同時運作。有效率又有品質的「即時」飲料,就要求更多的零碎勞動。但這樣的「零碎勞動」某種程度上只是一種低技術的「勞動展演」,讓客人「感覺」自己被服務了(嘿,你看,他為我當場作一杯果汁欸!)。
 
我們會聽到:「嘿!看我們的飲料店,原料豐富,有很多的產出,又不需要花(昂貴的)成本來訓練員工,這難道不是很棒的產業嗎?」
 
是嗎? 
 
這樣的勞動內容與職涯規劃,是正常的嗎?以員工來說,所受的訓練除了「按公司規定」來調飲料,就是總公司不會特別提的「待客服務」。在過度競爭的服務業市場中,「服務態度」常常會搶在「產品內容」前面,成為消費者選擇的第一條件。畢竟,有這麼多飲料店可以選,換一家的成本只是多走幾步路。
 
然而,這樣的產業無法蘊養更高質量的技術人力,而必須依賴高流動性的廉價工讀生來維持利潤。筆者自己待的店中,只有一位店長跟一位正職員工,其他八位都是工讀生。這讓我們無從想像,搖飲料的員工可以慢慢在店內接受培訓,訓練她的味覺、美感以及對於食物的態度。現實中,我們只是學習「速度」、「服務」或是「符合公司標準的程度」,但對產品本身卻是無法掌控也無法累積的。
 
換言之,我們無法進行「創造」。像魔術師一樣,在茶葉跟香料的雨林中尋寶,釀出一杯獨一無二的飲品。因為這樣的營運成本太高,台灣也真的沒有高消費的能力。在過度競爭的服務業環境底下,越來越多人低薪就業,低薪生活。當勞動者變成消費者時,我們也只求50元的「酸酸甜甜」「冰冰涼涼」就好。消費者沒有時間,沒有心情,也沒錢,去支付其中各種味道的細膩平衡與別出心裁的創意。
 
台灣的飲料產業,只需要跟客人互動,不需要跟產品互動。總公司都有專人為你想好流程跟原料表,你照做就行。這也是台灣沒有太多獨立開店飲料店的原因:為了要壓低成本跟其他同樣價位的店競爭,最低門檻的選擇是加盟,而非自創。
 
手搖飲料所衍生的產業,提供了許多平民階級的消費與工作選擇。但除了一般市民的小確幸,是否可以更往前看,而不只是往錢看?過剩的飲料市場讓每一間店增加外送的負擔與工讀生的消耗、更讓思考創作的時間空間消失不見,只剩量化的銷售策略。
 
在服務業市場中,我們沒有茶飲文化,也沒有多餘時間跟金錢的高消費族群來支撐服務業深化的可能。平價飲料店本來只是要服務勞動階層的人民,但當勞動階層沒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時候,高品味的職人就不會被創造,只會有數百家茶味相距不遠的珍珠奶茶。
 
我們只能疲累的慶幸:「今天的營利狀況不會讓肚子挨餓,也沒有得罪任何一位客人,非常好。」不會有一位調飲師懊惱的想:「剛剛靈光一閃,弄出一杯神好喝的飲料。可惜配方我忘了。」
 
親切的服務員變更多了,師傅不見了,也不需要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