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想想】國會怪談系列四:幫老農津貼的「反改革者」講兩句話

友善列印版本

人們在政治上有不同立場,各自為信念辯護,是政治的常態。但我平生最討厭一種人,就是為了要為某些特定立場辯護,是非黑白都顛倒說的人。像是任性的政論節目主持人就算再沒知識,應該也知道臉書是一種「偏誤的動員」,如果用「偏誤的動員」投票,可以測出真實的結果,那麼以我的臉書來講,現在台北市長應該是蘇貞昌、總統應該是蔡英文,核四廠早被夷為平地,而多元成家也早就實現了。是以,敢拿著「偏誤的動員」測試結果,在電視節目上自導自演的人,不是無知到一個極限、就是無恥到一個極限。當然,後者的可能性一般比較高。

上週三,立法院審查的老農津貼暫行條例第三條修正案,提案支持修改的一方,也是這種「內行人說外行話」的典型。就像「證所稅」或者「二代健保」等馬英九所有名之為「改革」的方案一樣,這些被稱作「改革」的方案,最後往往沒有朝解決問題的方向前去,反而成為製造問題的新源頭。

老農津貼制度應該改革,當然是社會共識,但行政院這次提出的方案,根本沒辦法解決他們想解決的問題。為了包裝所推出的「改革方案」,農委會先是製造了一個沒有定義的「假農民」稱號,接著就是以各式各樣不知道怎麼算出來的數據,來汙名化領取老農津貼的國民,比如「台灣有54萬農民,卻有145萬人加入農保,一年領走國家270億的津貼」,好像差距的90萬人都是「假農民」。

其實查詢農委會的數據,所謂54萬,是指有從事實際耕作的農業從業人口。但台灣大多數農民都是兼業農,農業統計指出101年有77萬戶農民,戶內共有293萬人口。以此計算,有145萬農保被保險人,相較之下豈有不合理之處?甚且,隨意汙名化農家戶內眷口是「假農民」,誣指他們濫領津貼,又在國會詢答時全部推給媒體,豈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有的態度?(雖然他們一向不知責任為何物)

此外,既然說是要打假,那不免得問,農委會的改革方案真的有打到假嗎?政院版的改革方案,是將現有入保期間從六個月,調整為15年,美名為「照顧長期從農者」。但長期加入一個月才79元的農保被保險人,難道全部都是「長期從農者」嗎?有沒有可能會出現加保15年,但是都沒有從農的「假農民」?當然有可能。那麼,這些加保未滿15年,但是年滿65歲,也沒有實際從農的農委會所謂「假農民」,依照改革方案,必須改領半額,3500元津貼,直到他們參加保險滿15年,才可以領到全額。

先不論法律上的「信賴保護原則」,農委會的方案揚言要解決「假農民」的問題,但實際上,只是讓其所謂沒有實際從農的「假農民」從原來領走的七千元變成減半領取。是以此番「改革」的真相,就是所謂「假農民」不可以領七千元,但是可以領三千五。這算是哪門子「改革」的方法?它的邏輯又到底是什麼?

其實要處理農委會所謂的「假農民」問題,根本不需要修法,只要加強請領仁事前、事後的稽核,就可以解決。像某報紙舉例的八十歲老人在代書、看護攙扶下到農會登記。依照現有農會法規定的會員資格認定,就應該要被直接排除,他被認定為農民,是農會和農委會稽核上的疏失。農委會宣稱去年因為事後稽核,排除了574位「假農民」,號稱可以為國庫省下8.1億元,並以此沾沾自喜,只證明了兩件事。第一,農委會有能力找到他們認為的「假農民」;第二,農委會過去並沒有認真在事後勾稽「假農民」,所以在勾稽以前國庫不知道浪費了多少錢。這種事情沒有被每天沒事幹的監察院彈劾已經要偷笑,農委會還敢發新聞稿大吹大擂,真的是內行人講外行話。

老農津貼一開始就是一個福利制度,它之所以存在,是為了對國家長期以來忽視農業,甚至以打壓農業來成就工業的政策,導致農業收入偏低、農村人口外流問題所做的補償。和農保掛勾,是因為沒有適當的相關法律可以做為老年農民認定的基礎,只好暫且以農會法和農民健康保險條例作為認定基準,這並不意味著老農津貼可以被視為農保的老年年金給付,因為這個制度從來都不是以保險危規劃設計。簡而言之,政府的加保十五年改革方案,是將福利的問題當作保險來處理,而不是根本性的想要解決老農年金保險的制度性缺口。

想要改革老農津貼,根本性的作法是擴大農保保險範圍,建立農民年金制度,或者讓農民回歸現有的國民年金制度。因為農民為數不多,母體太小,成立單獨年金制度有其先天不足之處,是以後者的可行性較高。2007年,民進黨執政時確實提出過合併農保和國保的改革方案,並承諾在制度落日線前,兩種保險的保費差價由政府補貼,但當時在野的國民黨四處宣傳民進黨要「消滅農業」、「廢除老農津貼」,最後民進黨在08年敗選,班師回朝的農委會前主委陳武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農保與國保脫鉤。

前幾天,農委會現任主委陳保基公開承認當年農保與國保脫鉤的政策,正是今日老農津貼無法回歸年金制度的關鍵,並為此表示遺憾。現在每天喊改革的執政團隊,和幫忙圍事的多數黨立委,當年許多也都是這個讓現任主委表示遺憾的鬥爭幫兇。這些人喊著「改革」口號,提出一個邏輯不通的改革方案,還有媒體可以拿著不知所以然的數據在旁邊搖旗吶喊,和電視上那個拿著自己臉書民調(那可以稱做民調嗎?)吹牛兩小時的任性主持人一樣,要不然就是笨、要不然就是壞,偏偏舉國媒體官場,充滿這一類說外行話的內行人,社稷傾頹,不問可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