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柯文哲現象

友善列印版本

到處都在談「柯文哲現象」,資訊快速傳播的世界中最麻煩的問題之一就是,從一開始幾個人講,變成一堆人講,它就彷彿真的存在。這個現象是否存在?它是什麼?指涉的又是什麼?

柯文哲現象說穿了其實應該是「賭爛民進黨現象」,柯文哲這三個字是可以替代的。換句話說,因為剛好柯P目前站在這個位置上。但話說回來,如果以柯P目前的民調數字,就可以稱為「現象」,那麼2008年之前馬英九的民調,應該可以稱為「馬英九神蹟」了;當年的神蹟,如今又怎麼樣?

當然,也不是阿貓阿狗都可以站上這個位置的。柯文哲因為長期是綠營支持者,有著台灣人最為崇敬的醫師位置,加上毫無政黨牽絆,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所以備受綠營支持者期待。

檢視泛綠營的北市參選者,大概就是長年從政者與所謂政治素人兩個族群的角力。和每一次、每一個國家的選舉相同,反正有經驗的人就會強調經驗,初次參選就是強調活力、改變、打破建制。到頭來,其實都是賭博,兩種人都可能騙人,也可能作得好,端看選民功課作得好不好,運氣好不好。

被歸類為現象,就很可能涉及政治偶像的塑造,同樣的,馬英九是很好的例子。柯文哲現象被談論至今,公眾焦點都在於民進黨是不是要讓柯文哲入黨,是不是要讓他獨立參選,對柯文哲本身條件的檢視反而很少,感覺是大家為了促成柯文哲成為參選人乃至勝選,暫且將這個步驟擱下不談。

雖然台灣選舉有很大的成分就是在塑造並圈選偶像,但這可能犯下一個大錯誤。幾年前的蔡英文,也有蔡英文現象,也號稱另類政治人物,大家為了包容她,期待她拉下國民黨,許多話該說未說(也有可能是說了也沒用),許多憂慮放在心裡,結果最後關頭陣腳大亂,還是被KMT和中國、美國聯手打敗。

支持柯文哲,純粹是因為他在北市有勝選機會?(Are you guys serious?)是因為他罵民進黨和馬英九罵得鞭辟入裡、大快人心?是因為我們相信一個知名台大醫師,一定會是一個好市長?還是因為他可以代替我們滿足我們對素人政治的想望?搞定入黨或是在野大聯盟就必勝了?

所有政治人物應該具備的能力,應該作好的準備,我們都給了柯P該有的檢驗嗎?還是說,只要他在這期間每天餵養我們一句one-liner,只要他勇於吐槽蘇貞昌,只要他的參選能讓這場選舉「很好看、很精彩」就好?

平心而論,我覺得柯P到目前為止,作為一個參選人的「外部能力」,包括最簡單的應對進退、口頭呈現,都還是不太足夠。其他參選人姑且不論,顧立雄這方面還比柯P好很多,只是他的人氣比柯文哲差很多。呂後因為已經瀕臨抓狂邊緣,所以口不擇言,但她說的某些話,是有思考空間。

但是我不討厭柯文哲,他很可能 as good as advertised,和廣告上說的一樣好,我也希望他真是The chosen one,就像他自己說的能夠「重新定義台灣政治」。怕的,是他自認為是全台灣最聰明的人,其他人都是笨蛋,把政治想得太簡單;是因為大家太受不了國民黨執政,先拱一個人上去再說。

這樣說好了,如果以高中生棄學進入NBA來比對素人進入政治場域,這些高中生有可能是LeBron James或Kobe Bryant,但更有可能是Kwame Brown或Sebastian Telfair。

近年來台灣人對於神化政治人物所作的努力,都已經以失敗收場,如果還要再神化柯文哲,我們只能怪自己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