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 北京當起馬外交救援投手 —外交休兵付的成本是主權(上)

友善列印版本

甘比亞14日無預警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府院全在狀況外,消息傳到國內,一時,輿論譁然,連《聯合報》都說「馬政府"零斷交"破功」,社論甚至進一步說「不可否認,甘比亞斷交對馬總統的"外交休兵"政策是一項打擊。休兵政策造成我駐外人員甚至陷於不知是戰是和,連陣地失守都不自知。」民進黨則説「兩岸外交戰開打了」,全力批評這完全是馬政府外交休兵造成外交休克的結果。

18日總統要求外交部必須痛定思痛、通盤檢討,避免類似情事發生。不過,中國馬上出手救授馬總統,表示目前不會考慮與甘比亞建交,同樣在1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説「大陸願與台灣共同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

於是,22日馬總統得理不饒人的口氣說,甘比亞和台灣斷交,「中國大陸沒介入。過去中華民國建交國曾達60多個,現在僅22個;到目前為止,除甘比亞,全因這些國家與中共建交,甘比亞是唯一的例外」,所以,「停止與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互相爭取對方邦交國的政策事實上還是有效,應繼續做下去。」

少了一個邦交國反而成了他宣揚自己政策英明的好例子,固然匪夷所思;但是,他也等於在反問,放棄外交休兵,外交會更好嗎?他這個問題,批評外交休兵的人的確得回答。

假使我們外交最核心的戰略目標是維持住現在剩下明22個國家的邦交的話,那麼,我們便得很誠實地回答馬總統的外交休兵的確是最好的策略。假使不採取這策略,不只甘比亜會斷交,另外搖擺不定的宏都拉斯、巴拿馬、聖露西亞等國,應該早已不在我邦交國之列,自2008年以來,中國已經拒絕了5個國家的建交請求。

但是一定要把維持22國的邦交當成台灣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嗎?這才是台灣真正應該嚴肅面對的問題。

如果維持22國的邦交對台灣那麼有利,是台灣最重要的戰略目標,為什麼甘比亞事件中,中共不只放台灣一馬,甚至還「主動」替台灣維持其他幾個國家的外交關係?這豈不稀奇?這豈不是很清楚地說明了中國根本並不把22目的外交爭奪戰當做他的戰略目標?

正是如此,中國的戰略目標另有有三個,一個是封殺台灣進入任何以主權國家為條件的國際政府組織成為會員國,一個是封殺台灣和中等以上重要國家建交,第三,維持兩岸關係是內政甚至是內戰關係或中央和地方的定位。

目前這22國,再加上甘比亜在內23國,人口總數才只有8630多萬只佔全球70億的1.23%;土地面積129萬,只佔全球0.25,在國際政治之中無足輕重,在協助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方面來說,不管是WTO會員或WHA、ICAO,這些邦交國發揮的影響力都相當有限。

過去,蔣氏政權時代,和這些國家的邦交,只是拿來向台灣內部宣稱中華民國仍然因為有國家承認,所以仍具備對內統治的合法性的微弱符號性功能用的。在李登輝總統時代這些國家則擔當向聯合國提案讓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以向外宣示中華民國存在的功能;在民進黨執政時則進一步擔當向聯合國提案讓台灣加入聯合國,以向國際社會宣佈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作用。這三項功能和中國的一中原則和兩岸統一的政策都嚴重衝突,都意味著兩岸仍處在「外交交鋒」的狀況。

到了馬總統當政,同樣是維持這22小國的邦交,但是在「外交休兵」政策之下,前面提到的三項功能全被放棄,和22國維持邦交的意義被根本性地轉變。

首先,不再透過22國提案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那便是放棄對台灣獨立主權的主張;其次,不提案重返聯合國便是放棄和北京進行中國合法代表權的爭執,甚至形同放棄一中各表;第三,兩岸不和同一個國家建交等於默認雙方仍處於「內戰狀態」;第四,中華民國不在22國之外爭取新的邦交國配合承認胡連公報台灣外交空間必須和北京協高的精神,接受由中國一年一審批的條件,成為WHA觀察員和ICAO賓客,等於開了一扇成為北京附庸國的門。

本來維護國家主權是外交,維持邦交的目的;現在維持邦交成了目的,為了邦交寧願以主權受損做代價,本末完全顛倒。這一來,外交休兵策略一步步愈走愈深,台灣主權就愈陷入岌岌可危的處境中。

由於台灣的代價就是北京的收益,也因此,北京自然樂於替馬政府維持22國甚至23國的邦交,馬總統為此而沾沾自喜,其實等於把自己賣掉還替人數鈔票。

因此,我們的確應該批判外交休兵;但是如果在批判外交休兵的時依據的論述也同樣是以維持22國的邦交當做台灣是最重要的戰略目標的話,那麼民進黨將來執政時陷入非常困窘的處境。

這樣說既不是表示22國的邦交可以輕易放棄,也不是主張台灣應該要回到扁政府時代慘烈的「烽火外交」的作法。

事實上兩蔣堅持漢賊不兩立立場以做為政權對內統治的正當性基礎而寧願退出聯合國之後,邦交國逐一失手就是必然之局了,這一點.是台灣必須覺悟到的。1990年代邦交國會略有增加,固然和李登輝總統務實外交的正確有關,也因當時台灣有形國力上升,民主化國際聲譽提昇及中國受到鎮壓六四事件等的條件的加乘產生的效應,等到稍後中國崛起的壓力來臨台灣的處境便又轉劣。

情境如此,所以烽火外交不只難以奏效,副作用還真不小,台灣不應重蹈履轍。

就在甘比亞事件一波未平時,東海中國擴大航空識別區的另一波又起,未來,台灣涉外關係註定愈加多事,台灣必須有心理準備。

22國的邦交我們當然不能輕易放棄;但是我們必須放棄把22國的邦交定位為國家最核心,最高目標的戰略。就這一一點來說,陳長文律師雖然在意識型態上、國家定位立場上和民進都南轅北轍,但是他的說法,「依據《蒙特維多關於國家權利與責任公約》,國家的要素固然包括與他國交往的能力,但此能力未必是以「邦交」來衡量,台灣的134個免簽證國家,就是與他國交往能力的最好證明。」仍然是不妨參考的建議。

未來涉外關係多事到底並不表示捨馬總統的外交休兵以保住22國的邦交外,台灣就沒有其他的機會和空間。在【華山論劍】香港記行之三中,我提到了東亞的國際政治局勢已經走到一個和過去包括藍綠在內的主流論述完都沒有預測到的方向。半年來,在港人被刼殺和台灣船長遇難兩事件中,菲律賓對待台灣和成為中國一部份的香港採取了迥然不同的待遇,正說明了在中國咄咄逼人的崛起中,台灣的空間並不是絶望地只會急速地一路被壓縮到最小的地步,相反的,台灣有新的機會。(林濁水【華山論劍】 梁振英馬英九PK吊車尾─香港記行之三

好好進一步探討這空間,適當地掌握東亜乃至全球新局面中的機會,謹慎地拿捏分寸提昇台灣地位,才真的是台灣的「活路外交」;而犧牲台灣主權尊嚴和主體性以保護22國邦交的外交休兵不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