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楊翠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楊翠
1 月 20,2013
魯冰花的生命風華──閱讀鍾肇政
1925年,台灣新文學初發之際,誕生了鍾肇政,有如某種歷史徵候。 在台灣文壇,鍾肇政是一種母性的存在,他以柔韌的生命能量,安靜、沉默、蟄伏、堅定前行,在最荒寒最荒謬的時代,為台灣匍匐出一張豐美的文學地圖。 初識鍾老師,他剛入壯年,我以童少的眼睛,尾隨至今,最愛看他燦爛的笑容,溫暖,而且散發童真,歷久不老。總覺得鍾肇政的生命姿態,一如他的小說,魯冰花,路邊花,性喜陽光,匍匐茶山...
楊翠
3 月 24,2014
給在行政院的學生及朋友們
給在行政院的學生及朋友們: 我是東華大學的楊翠老師。今晚,我看到你們攻入行政院,表達對行政權濫權擴大,干涉立法權,以及對江宜樺、馬英九執政團隊的憤怒。 (佔領行政院的學生領袖魏揚。圖:新頭殼) 我可以了解,我支持你們。既然行動了,就不必後悔。這項行動,一定會被全力抹黑,什麼樣的咒罵都會出現。也一定會有人,...
書評書介
楊翠
11 月 10,2015
【書評書介】永遠在路上:序《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
書名:《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 作者:鄧湘漪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9日 本書所敘說的,是關於一個流亡者,如何流亡到另一個流亡地,遭遇、聆聽、書寫另一群流亡者的故事。移動、跨界、混雜;流亡、生存、反抗,是這本書的幾個關鍵詞。 書題為《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拋出幾個重要訊息。「日日」,彰顯流亡者「永遠在路上」...
書評書介
楊翠
11 月 13,2018
自然紋理中的一道美麗皺摺——讀陳冠學《父女對話》
男性作家筆下常見父子對話,對話主題也多是家國大事、人情義理,而陳冠學的《父女對話》,卻以豐富的細節,編織父女生活現場,別有情韻。 《父女對話》的第一個特色是日常性豐盈。一般情況下,父系社會中的父親和兒女,一生中難得有幾場日常性的對話,然而,《父女對話》全書都是日常生活與對話細節,卻絲毫不見繁膩蕪贅,展現鮮活的現場感,有如一幕幕微電影,父女倆與天地萬物隨喜遭遇,在宇宙韻律中,聯袂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