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腔為什麼這麼娘?〉的語言意識形態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中國網路上一篇由鄭子寧所寫的〈台灣腔為什麼這麼娘?〉廣為流傳,由於文章帶有明顯的口音歧視,使得台灣網友簡直無法忍受文章論調,但這些歷時性的資料爬梳,看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不過作者直接忽略日本留下的殖民遺緒,而選擇將台灣腔的「陰柔」歸諸於儒家傳承,洩漏出作者玩弄語言意識形態的矛盾之處,在希望扣合中國法統的同時,卻是讓儒家扣連上了「娘」的帽子。簡單來說,〈台灣腔為什麼這麼娘?〉是在書寫語言的語域化(enregisterment)過程,也就是一種語言的樣貌是怎麼樣隨著時間,漸漸成為特定場合中被接受甚至推崇的語言樣貌。

然而,鄭子寧選擇性地只書寫片段的語域化過程,以符合他要說的台灣腔很娘的結論,我們可以如何破解?

首先,如果我們假定南方語言聽起來較「軟」是個事實,那麼我們頂多只能說到這個程度,再後頭對於「軟」的社會意義,基本上全部都是仰賴語言意識形態的途徑建構出來。「軟」可以是正面的「柔軟」,是舒服;也可以是負面的「陰柔」(陰柔本身不負面),是委靡不振。要嫁接上哪個詮釋,完全看詮釋者的生命經驗,譬如我現在在新加坡讀書認識的中國人,以女性居多,她們大多看過或迷過台灣偶像劇,當我初次見面一開口時,她們連忙驚呼我的聲音像是台劇男主角,「好好聽」,這時候台腔的「軟」結合上的是台劇的浪漫愛情。當英文網站討論起為何會是台灣領導華語音樂產業時,中國網友也搬出「軟」,他們說因為台灣腔比較「軟」,所以唱起歌來比較好聽,比較舒服。這個時候,「軟」是要服務他們合理化台灣音樂產業壯盛的現象,是因為台腔「軟」,而不是台灣有實力。

那麼台灣腔什麼時候變「娘」了?我們發現,在我者與他者間的刻板化描述中,如果要將對方描述成積弱不振或是沒有幾兩重時,就會將對方「陰性化」,陰性化後的台灣,變成需要強壯陽剛中國來保護帶領的灣娘,傳統上代表陽剛力量的男性也因為說著台灣腔而被陰性化,整個台灣島上的人,就變成只剩下溫良恭儉讓、等著陽剛中國擁入懷抱的童養媳。尤其在中國網路上幾個男性模仿各地華語口音的影片,模仿到台灣腔時的嘲諷,因為需要消去台灣的能量,所以「軟」就結合上了「娘」。

但鄭子寧不知是不知道,或避而不談的,便是「娘」也有力量。正因為圍繞著「軟」而來的評價,都是不穩定而不斷因應說話者目的而被重新說明的,因此「娘」與「溫柔」的轉換成為台灣腔進攻中國的力量。這也是語域化,台灣腔正逐漸進入中國某些語域而被常態化,但鄭子寧卻避而不談,因為如此一來,偌大中國就落入了「崇尚陰柔」的吳儂軟語之中。2005年語言人類學者Qing Zhang的研究[1]指出,北京的外資企業出現一群雅痞專業人士,相較於國家企業的專業人士而言,外企因為更容易接觸到來自台灣、香港以及英語世界的白領人士,使得這群雅痞覺得自己應該是世界性的(cosmopolitan),為了要把自己與國家企業的那些沒有世界觀的白領人士切割,或做出區別,當雅痞們與Qing Zhang討論到工作上的事時,他們會很明顯地展現出相當多的台灣腔特徵,包括用完整的聲調取代因為重音問題而變成輕聲的發音,舉我自己的例子,我說「狐狸」(ㄏㄨˊㄌㄧˊ),我的中國同學聽不懂我在說什麼,因為他們說「狐狸」(ㄏㄨˊㄌㄧ˙)。外企的雅痞透過台灣腔來連結一個不本地、很世界的專業形象,並且脫離了中國華語的特色,顯示這些外企雅痞對資本主義市場的認同與追求。

另外一個台灣腔進入中國的語域化過程,很大部分是透過《康熙來了》。徐熙娣和蔡康永的華語,成為中國年輕人模仿的對象,就我的中國朋友表示,過去她的家鄉不這麼說話的,但看了台綜後,開始學起台灣藝人說話,甚至到了她前往北京讀書時,連北京的年輕人都開始模仿台灣腔,台灣腔變成一種很潮的流行文化,他們會模仿小S罵「你真的很賤欸!」

無論是雅痞還是台綜的模仿,台灣腔的「軟」到了中國社會的某些領域,連結上了台灣的流行、活力與開放,中國年輕人心目中的「寶島」給了台灣腔新的語言意識形態,並且台灣腔又再次反過來培力(empower)台灣,雖然陰柔,但是聽起來很舒服,「特別有氣質」。這些絕對不是鄭子寧的文章想達到的目的,當然我無法得知鄭子寧支不支持台灣是獨立國家,然而以「睪丸酮滿滿的大陸人」來對比說台灣人「娘砲」,可想而之鄭子寧並不對台灣友善,因此在他的語域化書寫中,不會出現台灣腔的能量,更不可能出現台灣腔受中國人模仿來企圖與中國產生斷裂的故事,將「軟」意識形態地連到「娘」,再選擇性地只書寫「娘」的積弱不振與病態形象,而不寫「娘」的力量,就連中國女性也被概括化成「睪丸酮滿滿」(或是他在他眼裡女人不是大陸人),套一句中國女性好友教我的,鄭子寧一定是「直男癌」,中國用法,夠有力量了吧?

 


[1] Zhang, Qing. (2005). A Chinese yuppie in Beijing: Phonological vari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professional identity. Language in Society 34, 431–466.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