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台灣稻米
歷史書寫
江昺崙
4 月 17,2017
嘉南大圳與台灣農民
要評價八田與一,最好的方式就是直面嘉南大圳與台灣農民的關係。 要理解嘉南大圳,應該要先理解興建大圳的背景:日本在1918年爆發「米騷動」,就是因為當時日軍出兵西伯利亞對抗蘇共及商人囤積糧食等等事件,導致糧價居高不下,百姓沒有飯吃,引發了大規模的流血抗爭。這場事件日本政府共逮捕了25000多人,有8000多人遭到有罪判刑。 這場暴動震驚了日本政府,為了讓稻穀供應穩定,...
文化研究
,
環境經濟
江昺崙
10 月 02,2015
關於台灣的稻米文化──從叱吒75年的大同電鍋談起
關於煮飯,台灣目前大多數的家庭仍然使用「大同電鍋」作為煮飯工具。 但其實大同電鍋可以說是台灣家電的「意外發明」。原本大同電鍋的原型(其實後來也沒改良多少),是1940年代東芝研發的煮飯鍋,當時所有家庭都還在用大灶跟柴燒,所以電鍋是很時髦的科技,但是1950年代之後台灣家電工廠就出現大量仿冒的設計,其中大同電鍋因為有了國家的保護,所以率先和東芝「技術合作」,生產了大同電鍋原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