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全球脈動熱門
全球脈動
劉彥甫
10 月 02,2017
歐洲右翼民粹政黨即將邁入執政?
德國極右派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今年九月在德國大選一舉拿下近13%選票,成功挺進國會,多國評論皆對結果表達吃驚與感到背脊發涼;右翼民粹政黨不斷地在歐洲地區成長茁壯,有機會正式邁向執政。 荷蘭右翼民粹自由黨(PVV)領導人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在發文祝賀「德國另類選擇黨」選舉成果的同時,列出歐洲主要的反移民政黨在各國的支持率排名:「自由黨是荷蘭第2大黨,...
全球脈動
梅格
10 月 01,2017
【荷事生非】阿姆斯特丹媽媽們(偶爾還有爸爸)
一輩子總是會經歷個幾次身份轉換的挑戰,好比第一次申請學校出國、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談戀愛、第一次自己搬到全新的地方。這些對事過境遷的老手來說只是必然發生的過程,在第一手青澀的體驗者心中,卻是帶著冒險犯難又混著新鮮的想像,這時候大家通常會積極廣納各方訊息、汲取過來人經驗。我當年在荷蘭要成為外籍新手媽媽的時候,大抵就是這樣突然地陷入一種資訊焦慮的恐慌。 知道懷孕那當時,...
全球脈動
劉彥甫
9月 18,2017
愛恨交織的德國大選選前微觀
德國聯邦議院大選即將進入倒數階段,現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及所代表的聯盟黨(CDU/CSU),目前仍於民調領先代表社會民主黨的(SPD)前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儘管梅克爾暫時擺脫接納大量難民與開放邊境的批評聲浪,預料將在大選中脫穎而出,連任聯邦總理;然而在聯邦議員選舉上,唯二的非洲裔聯邦議員,恐因個人因素及難敵崛起的極右翼勢力擴張,...
全球脈動
張進逸
9月 04,2017
前原誠司能否開啟日本民進黨新局?
2017年9月1日,日本的民進黨進行了黨魁改選,前原誠司在中央、地方、黨員票數上都全面勝過了枝野幸男,當選了新任民進黨的黨魁。日本的民進黨,與台灣不同之處在於它並非簡稱而是全名,來自於2016年時民主黨與維新黨合併而成。但經過一年多之後,原先被期待作為與自民黨相抗衡的最大在野黨,即使選出了與台灣淵源頗深,當時民望也不差的蓮舫擔任黨魁,聲勢卻仍如江河日下,在今年的東京都議會選舉遭遇毀滅性慘敗,...
全球脈動
黃建龍
8 月 31,2017
《加泰隆尼亞的建國之路系列一》加泰隆尼亞反叛的歷史因子
日前巴塞隆納發生震驚全球的恐怖攻擊事件,一輛廂型貨車自加泰隆尼亞廣場(Plaça de Catalunya)衝入知名的徒步區蘭布拉(La Rambla)大道,造成了十餘名各國觀光客的罹難。加泰隆尼亞廣場,是巴塞隆納最重要的集會廣場,也是觀光往來重要的交通樞紐,這次的事件嚴重地影響當地的觀光,對於已焦頭爛額準備10月獨立公投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無疑是更大的衝擊。...
全球脈動
楊虔豪
8 月 31,2017
【首爾想想】情治單位干預大選⋯⋯韓版「五毛」真面目
在一些對中國具批判意見的網頁或報導,還有中國民運人士臉書帳戶上,時常能見到一些網友以簡體字留言或貼文擁護中國體制或反向攻擊不同意見者;這些人有部分是由中國政府組織僱用,專門在網上傳播對中共正面友善的觀點,來營造一股導向特定立場的輿論氣氛,我們一般稱作「五毛」。 這樣的「五毛」軍團,幾年前也在南韓社會上出現,在2012年大選,當朴槿惠對上文在寅時,行蹤更為猖狂。網路討論區和推特上,...
全球脈動
許有爲
8 月 02,2017
法國半總統制這一課,我們學到什麼?──2017法國國會大選與其後的憲政運作(下)
因此,檢視今年法國國會大選過程與結果,與其之間與之後的憲政運作,我們可以得到怎樣的學習心得? 第一,台灣一般人長年以來一直有個錯誤觀念,認為半總統制(雙首長制)總統必須依靠國會多數意願任命總理(行政院長)進行組閣。這個說法不攻自破。馬克宏總統的兩次組閣根本早在國會改選完成前就已經進行。 第二,決定國家大政方針的就是承載全民意志的總統。...
全球脈動
邱陽
7 月 19,2017
劉曉波之死,宣告中國法西斯主義復興
中國首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罹患肝癌末期,於本月經過中國瀋陽市司法局證實於(13)日辭世,享壽61歲。其晚年遭到國家禁止領獎並軟禁至死的命運。2010年奧斯陸舉辦的頒獎典禮上,劉曉波由一張空椅子代表的經典照片,讓外界開始將21世紀的中國與1930年代的德國相比較。顯然與納粹德國時期的諾貝爾和平得獎主奧希特斯基(Carl von Ossietzky)命運如出一轍,...
全球脈動
楊智元
7 月 18,2017
英國人也不善「共享」單車嗎?
英國衛報斗大的標題:英國人不懂「共享」單車,引發筆者的興趣。近來在臺灣媒體上熱議的共享單車,英國人是怎樣看待的?本文做一簡短的介紹與比較。可能又有很多臺灣人會說,「共享」單車在「先進的」英國一定大成功。但這篇文章恐怕要說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首先,這種標榜「隨騎隨停」的「共享」單車,在英國之前是沒有的。筆者居住的Manchester是中國Mobike的第一個測試地點。...
全球脈動
吳傳立
7 月 16,2017
產業的前進,還是文明的崩壞?談Uber的失敗,與滴滴打車的勝利
關於中國的滴滴打車擊退了Uber這件事情,最近有篇評論是這麼說的:「一向對中國保持謹慎的《經濟學人》,也在此次合併後發表封面文章指出,『滴滴對優步的中國勝利,並非個案,這背後是整個中國科技公司崛起的縮影』中國互聯網人戴了二十多年『東亞病夫』帽子,終於能摘掉了。」 其實,這樣的論述是很有爭議的。 文明的基礎 如果你玩的是「一個人打怪」的遊戲,遊戲規則是最原始的「弱肉強食...
‹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