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 編輯推薦
  • 投稿
  • 連絡我們
  • 關於想想
  • 版權聲明
  • Thinking-Taiwan
  • 小英教育基金會
  • 合作媒體
icon-menu
首頁
icon-info
  • FB
  • contact
  • rss
  • 簡體
  • Thinking-Taiwan
  • 小英教育基金會
  • 合作媒體
  • 投稿
  • 聯絡我們
  • 關於想想
  • 版權聲明
  • 編輯推薦
  • 熱門文章
  • 政策想想
    •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司法人權
    • 媒體觀察
    • 休閒育樂
    •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 社會安全
  • 時事想想
  • 想想副刊
    •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 運動休閒
    • 電影戲劇
    • 音樂藝術
  • 漫談時事
  • 專欄作家
  •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1. 首頁
  2. 文章分類

玻璃心

教育文化 吳傳立 3 月 12,2017
關於歧視的批判、被批判與自我批判
我有時也會說一些歧視的話。比如說,我也曾在耍寶說蠢話的時候,學腦性麻痺者說話的腔調說話──意思是說自己說這些話很腦殘──而且不止一次。表面上我是在開自己的玩笑,然後確實也逗得同事朋友哈哈大笑,可是其實這樣的笑話是建立在他人的傷痛之上。 於是慢慢地我不再說這種笑話。但那也僅限於「我有意識到的」。另外還有一些,比如說「大陸妹」、「越南妹」這樣的用語──這些是不是一種歧視呢?很可能是,...

玻璃心熱門

吳傳立 3 月 12,2017
關於歧視的批判、被批判與自我批判

想想副刊

更多副刊文章
【國民黨的極權時代】員林事件:二...
【國民黨的極權時代】員林事件:二...
許峰鐘先生的台語導演夢:從阿文哥...
【聽那些女孩唱歌】勇於發聲的新世...
【新書介紹】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
  • Thinking-Taiwan
  • 小英教育基金會
  • facebook
  • Rss
  • mail
  • simp

cc授權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