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循環經濟
環境經濟
地瓜周
五月 27,2019
氣候變遷下 人類得靠循環經濟華麗轉身
你想過用租牛仔褲,取代買牛仔褲嗎?你知道荷蘭史基普國際機場的燈泡是跟飛利浦租的,而不是買的嗎?這些打破傳統經濟模式的做法,正是要解決地球資源有限性的新經濟典範──「循環經濟」。 談到「循環經濟」,你會想到什麼?劉李俊達向演講台下的聽眾們拋出這個問題。「大概就是資源回收再利用吧!」其中一位聽眾如此回應,其他聽眾點點頭表示同意。聽眾的反應顯然在劉李俊達的意料之內,但他肯定地表示:「...
Kiki Wu
8 月 15,2018
【荷事生非】在荷蘭遇見永續時尚:歐洲時尚產業的循環經濟發展趨勢和台灣紡織產業的契機
隨著「快(速)時尚」在全球蔚為風潮,許多快時尚知名品牌如H&M、ZARA、Forever21、Uniqlo,在近幾年大舉進軍台灣購物商圈的各精華地段。殊不知,當我們享受快速時尚帶來的平價購物樂趣和常穿新衣的滿足感時,背後卻隱藏許多巨大的環境危機和問題。 例如,血汗紡織成衣廠負面消息頻傳,顯示這些平價衣物是用許多亞洲工廠的廉價勞工沒日沒夜工作卻領著極低薪換來的。同時,...
環境經濟
理查
7 月 24,2018
【荷事生非】解讀荷蘭政府眼中的循環經濟
伴隨人口成長以及新興國家對於原物料需求不斷增高,全球面對未來發展的壓力逐漸白熱化,讓早在20世紀末期就被提出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概念,逐漸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近來在台灣,循環經濟也成為重要的發展主軸。而在眾多推動循環理念的歐洲國家中,荷蘭經常被台灣視為學習對象。它的成功除了蓬勃發展的民間組織、商業創新與公民力量以外,政府在背後所扮演的支持與推動角色,...
書評書介
黃育徵
2 月 13,2017
【書摘】循環經濟
書名:循環經濟 作者:黃育徵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7/01/19 第一章 循環經濟:台灣再出發 前言 沒有一個國家,比台灣更迫切需要採行循環再生的經濟發展思維。 過去半世紀來,台灣九○%以上的能源、肥料、飼料,以及六○%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持續倚賴進口大量能源、原物料,再加工生產外銷,而製造過程的廢棄物則隨意棄置,任由環境被污染破壞...
環境經濟
王行篤
五月 04,2015
【政策想想】 新觀念「循環經濟」:今日產品就是明日的資源
工業革命歷經近250年,歐美國家「循環經濟」的概念正在形成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聯手轉變其傳統製造,走向「循環經濟」的新模式。 循環經濟的概念是透過區域系統性的合作,優化配置資源,儘可能地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使生產過程中減少投入,減少排放,達成利潤的創造。「循環經濟」雖然看來不是個新有的名詞,但其中帶有更新的作為,與傳統經濟有實際的區隔。在歐洲,循環經濟超越了環保道德上的永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