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時事想想
時事想想
環境經濟
,
政黨政治
,
社會安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X Scoot Comic Studio
3 月 09,2013
【看圖想想】2013 終結核四,重新思考零核電!
這份資訊圖表(infographic)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與Scott Comic Studio合作,為3/9全台廢核大遊行提供的資訊,原始數據來自台電、原能會與國際能源總署。讀者可以以圖表為主要閱讀對象,並視情形閱讀圖表下方之文字內容作為資訊的輔助。 本資訊圖表告訴你核四的問題、用電零成長的重要與廢核解決方案比較。 本次資訊圖表設計者為先前參與插畫家反核串聯、...
環境經濟
蕭文婷
3 月 05,2013
姊姊妹妹站出來─向反核的女權天使致敬
1913年3月3日,美國華盛頓特區,一個年方27的年輕女孩 Inez Milholland,披著象徵正義的聖女貞德白袍,騎著白馬,率領5000人從國會沿著賓夕法尼亞大道,前往白宮。她們遊行的訴求是為爭取婦女投票權,海倫凱勒也在遊行隊伍中。 沿途,她們受到許多要參加隔天威爾遜總統就職典禮的男性叫囂、騷擾,連應該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竟然也加入擾亂者的行列。當時有數百人因而受傷,...
環境經濟
吳易澄
3 月 04,2013
一位精神科醫師的反核告白
約莫一年多前,一位從日本福島逃出並打算移居台灣的女生來到診間,希望我能為她開立證明,因為無法再面對絲毫的輻射暴露。由於移民需要完整的身體健康檢查,包括胸部X光,行醫者皆知,X光檢查的輻射劑量微乎其微,當然不至於造成身體傷害,但是加上福島核災帶來的恐懼加成,即使是聽到輻射,核電的資訊,也能讓人驚恐萬分,輾轉難眠。 在開立「創傷後壓力疾患」診斷證明時,我深知這樣的診斷根本不足以精準對應她的處境...
王立柔
3 月 04,2013
春城何處不飛花─談談我與二二八
常常聽見,但我不想直接反擊「談二二八就是在炒作啦」這個說法,因為我也曾經這麼認為。不如來講點故事,畢竟開始感到哀傷,是一連串的過程。 小時候就隱約知道「族群隔閡」這玩意兒。我是外省囝仔,第三代的,小學五年級被同班男生叫罵「大陸妹」、「外省豬」,後面一串難聽的形容詞(以及動詞),導因是我不會說台語。 國中有個老師整我,故意在全班面前大驚失色地質問我「立柔妳不會說『母─語─』啊?」...
林靖堂
3 月 02,2013
處理傳媒危機 石世豪學龍應台
同樣留學德國,同為台灣傳媒產業與影視文化主管機關首長,上任首要事情恰好同要面對前任或前機關所遺留的政策與決策爭議,也恰好同樣一到任就必須面對來自社會訴求媒體改革的輿論聲浪與政黨政治壓力。然而,文化部長龍應台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石世豪,面對接踵而至的前朝爛攤與民間聲浪,卻有截然不同的態度與做法。 過去一年台灣面臨傳播產業重大變遷,包括旺中併購有線系統案、壹傳媒交易案,...
環境經濟
楊斯棓
2 月 24,2013
三月九日,知識分子來當滋事分子!
讀我這篇時,請搭配這段影片:http://youtu.be/eHmbMOhIQC0 (Look Down,天可憐見) 我開始關心核能問題,已經是二十年前了。 為了反核千里苦行 當時全台灣大概只有林義雄老師一個人用持續而微弱的火把在照亮這個問題,他進行了數次的核四公投環島苦行。妳看過那個紀錄片嗎,真的很苦,穿著簡單的白長袖衣服,頂著烈日,林老師規定沿途要嚴肅靜默...
Yuming
2 月 23,2013
反媒體壟斷如何回應反對者
站在反媒體壟斷的歷史現場,我們聽到了眾聲喧嘩。台灣市民社會的活力與對多元價值的尊重,在此時此刻一覽無遺。論述與立場競爭的當下,所謂的「反-反媒體壟斷」亦因為「禮貌事件」與「喬姆斯基事件」應運而生。關於禮貌的問題,理論前輩吳乃德先生已經於〈民主不需要禮節嗎?〉一文有了相當精湛的分析。扣除了禮貌問題,這些反對的聲音大多以「它種產業類比」、「妖魔化中國(喬姆斯基事件的主要爭議點)」、「換人壟斷?...
張榮豐
2 月 14,2013
【時事想想】習八條 vs. 蔣十項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八項規定,通稱「習八條」。 40年前,1972年,蔣經國也曾頒佈了「十項革新」的規定,俗稱「蔣十項」。 如果將二者對比,發現兩岸威權時代的領導人,思惟竟然這般雷同。以下用「習八條」的順序為主軸,比對二者之異同。 一、改進調查研究:輕車簡從、簡化接待、不張貼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
李柏毅
2 月 14,2013
禮貌、公職、22K
前些日子,你我的臉書上可能都出現像是下列的報導: 清大校方拒絕收回道歉聲明,理由是企業觀感不佳。 施振榮:如果年輕人認為,當公務人員能對世界有貢獻,而不是只為捧鐵飯碗過舒適的生活,那就去做。 前飛利浦副總裁:畢業領22K,需要檢討的是學生、校方。 事實上,這些事件與問題,指向的核心是,我們要的是什麼樣的大學教育,「教」些什麼,「育」...
德菟 Dot Tw
2 月 12,2013
養路養心
上次回台灣的時候,坐著車在彰化縣的縣道上,道路施工。話說道路施工也沒什麼奇特的,可是我著實嚇了一跳⋯⋯ 怎能不被嚇到?替代道路基本上沒規劃,連三角錐都捨不得放,瀝青車,壓路車,怪手,全部都在狹小的道路上擠成一團,更與用路人搶奪狹小的通車空間。交通阻塞不說, 危險程度也是爆表。 有沒有搞錯!?這種公共建設,從一開始建設規劃的時候就讓人感覺到不用心,又怎麼能奢求施工品質?也因此,...
‹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