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全球脈動
朱真一
12 月 27,2017
鐵票也會生鏽 阿拉巴馬州參議員選舉的啟示
民主(選舉)年代,少數人或弱勢者善加利用選票,關鍵少數可以左右選舉。不久前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參議員補選,可給少數族群、弱勢者以及政黨派別很好的啟示。「鐵票」會生鏽腐爛,所謂「鐵票區」並不可靠,少數族群及弱勢團體,靠好組織及努力基層運作,可以改變現狀。非裔在美國人佔總人口的12.7%,但是選舉的成功很值得探討學習。 這次阿拉巴馬州的參議員補選很受注目,這州是美國最「紅(共和黨勢力)」幾州之一,...
社會安全
張肇烜
12 月 26,2017
【人心人術】越南來的新住民 嫁給屏東原住民 她說:來台灣很值得
她從越南胡志明市而來,來台灣已經15年了,阮天莊嫁到屏東原住民部落,剛來到台灣時,連台灣字也看不懂;15年過去,有人問她:「付出值得嗎﹖」阮天莊說:「來台灣很值得!」 因緣際會下,我遇到越南來的台灣新住民阮天莊,聽了她來台的生命故事深受感動,我問她:「可以跟讀者分享嗎?」她一口答應。 「我是來自越南胡志明市的阮天莊,原來我是一位翻譯員⋯⋯」...
社會安全
李坤融
12 月 26,2017
視覺障礙者的工作選擇權:除了按摩,是不是別無選擇?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身心障礙者的工作是相當侷限的,不論是社會大眾或求職平台,會常態性的將固定障礙分類至某些工作職業上,像是我們會將肢體障礙媒合到配鎖店,將視覺障礙媒合到按摩店內。像是我們根據杞昭安(民國77年)調查台北啟明學校畢業視覺障礙者的工作職類,92位受訪者當中,從事按摩業者佔了七成,而從事的行業有演唱將近一成。可以看出過去三十年左右,我國對於視障者還是以按摩業居多。...
全球脈動
彭孟濤
12 月 24,2017
轉型正義在波蘭
波蘭自2015年由右翼的「法律與公正黨」(PiS)取得國會過半席次後,便積極推動去除共產主義遺緒的工作。繼2016年5月正式生效的「去共產主義法」,今年6月波蘭國會更進一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法律修正案,明訂地方當局與國家記憶研究院(IPN)共同商議,在法律生效後的一年內,清除境內跟共產主義有關的各種雕像與紀念碑;11月24日並表決通過決議,譴責共產主義意識型態,並向布爾什維克革命的受害者致敬...
社會安全
劉威良
12 月 24,2017
毛小孩的神秘力量:談失智與動物輔助治療
失智是否是疾病? 人身為人,會有抽象的思考,因為知道會死亡,所以害怕也不願面對死亡是自然的現象。人為的醫療,嘗試各種可能,目的就是克服與戰勝疾病,但往往忽略了死亡的自然現象。失智不論是一種病或是自然退化現象,它都讓患者與照顧者感到不安。因為它出現的症狀,無法讓人掌控。記憶的破碎凌亂與認知的障礙,讓患者自己失去控制,也讓旁人無法理解。因為人的害怕,就投入大量醫療去想要治療,希望可以療癒,...
媒體觀察
陳怡秀
12 月 20,2017
【日本想想】關於「迷妹」,我想說的是......
每一個生命的逝去、每一次不得不的分離,都是令人遺憾的。 南韓男子團體SHINee的成員鐘鉉,在日前選擇用輕生告別人世,在親朋好友、愛著他的粉絲們努力平復傷痛的同時,也有許多人開始討論起南韓的演藝圈制度,有人則是呼籲要正視憂鬱症。我並非鐘鉉的粉絲,也不熟韓國的娛樂界規則,但看見網路上出現了「有什麼好難過的?」「不都一樣嗎?」「換個人不就好了?」之類令人難過的評論,身為一介「迷妹」,...
全球脈動
中東流浪者
12 月 19,2017
背叛、欺騙及和談:以阿關係的冷和平
每次世界某一處一發生衝突或戰爭,就有人會開始祈求世界和平。彷彿世界大同是全人類的最終目標。 但對以色列人而言,他們倒不這麼奢求。在以色列人眼中,冷和,就是一種庇佑。 這種情緒源自於以阿之間的強烈不信任感。 宗教上的不信任 雖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稱,阿拉伯人或伊斯蘭教徒全都憎恨猶太人,亦不能二分法說,「所有的」猶太人都憎恨阿拉伯人和回教徒。但整體而言,...
政黨政治
許有爲
12 月 18,2017
罷昌案 罷出什麼憲政迷思?
對罷免案的檢討 欠缺制度性的考量 上週六,喧騰一時的「罷昌案」終於在投票率低落,贊成罷免票不達選罷法新制所規定最低門檻而以失敗告終。對於這個結果,有認為這是民進黨不惜與時代力量做對,堅持要在罷免制度設下最低門檻的舉措救了時代力量者;也有認為時代力量是因為堅持不被社會認同的價值,推動同性婚姻權而導致光環快速消退者;更有若干時代力量的支持者認為,這是因為罷免案設下最低門檻,...
教育文化
許又方
12 月 17,2017
【時事想想】縮短學童上課時數可行嗎?
最近有公民提出將學童上課時間縮短為上午九點至下午三點的構想,並且已經成案,教育部必須在明年一月回應。桃園市議員王浩宇曾調查各國學生上課時數,台灣學童平均每天上課時間長達9.5小時,名列全球第一;而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則僅6-6.5小時,中南美洲的巴西甚至只有5小時。看來台灣不只勞工「血汗」,連小學生也不例外。這個問題攸關學童健康與長遠的國家競爭力,政府恐怕不能輕忽看待。...
社會安全
黃靜怡
12 月 14,2017
【女人想想】收出養服務的美麗與哀愁──以理解作為指引,尋找生命的亮光
在收出養領域服務多年,深刻體會到不管對孩子、生母或收養父母來說,收出養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隱藏的價值觀、文化、意識形態和性別意識,在收出養歷程深深地牽動和影響著在當中每一個人的步伐。 父子騎驢的寓言故事,常被我們用來隱喻和描述出養人的處境,看似讓人哭笑不得,卻是反映許多孩子的生母在面對養育抉擇過程的真實寫照:一方面難以面對出養決定,一方面留養四處碰壁的兩難之中反覆掙扎...
‹
…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