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社區營造是一盤炒麵

友善列印版本

難得在家的晚上當然要窩在沙發上進行日本美食電波之旅,這次是介紹北海道一個以前很少人去玩的地方叫做北見市,節目開始三分鐘內就出現了滿是海鮮的鹽味炒麵與達人大叔,到這裡為止都還只是普通的真希望能馬上吃到的日本美食節目。

故事從頭說起。北見市是個小城,不到十五萬的人口數即使在地處偏遠的北海道也只排在第八,用臺灣的行政區劃標準來看,還算不上縣轄市而只是小鄉鎮。在觀光客絡繹不絕的北海道處於相當邊陲的地位,被戲稱為有兩百萬名遊客過門不入的地方。

於是這個地方的人就得想辦法來把經過的遊客留下來。他們想出的方法是創造一個新美食,並且原則是要極盡可能地採用在地食材。北見生產的食材主要有全日本最多的洋蔥,以及過去曾經佔全世界七成產量的薄荷,此外還有菊花。這樣的農特產組合無論怎麼排列打散顯然都很難符合一般觀光客對於北海道美食的想像。(順帶一提我事後上網一查才知道原來現在薄荷已經逐漸改為以石油化學合成,因而我們平常吃到的薄荷未必都是想像中的天然長成的綠色葉片)

事情的轉捩點要等到跟附近兩個鄉鎮合併之後,北見市才真正有了自己的海港,於是觀光客所期待的海鮮終於可以被納入在地食材的範疇。這時,包含農民、廚師、加工食品廠商、餐廳經營者等等,橫跨不同產業的上下游業者團結起來組成開發團隊,成功開發出節目一開始就端出的誘人美食--「北見鹽味炒麵」。

在嚴格的製作規定之下,現在有23間店加入販售這項產品。(詳細規定可見http://ppt.cc/c7fl,不只限定在地食材,甚至連免洗筷產區也要用當地的)

節目的下半段是介紹北見市青年協會舉辦了在地食譜徵選活動。達人大叔選出了咖哩白醬焗烤海鮮義大利麵(據說咖哩和白醬很少放在一起,這是來自一般素人的創意),卻又將義大利麵改為糯米,鏡頭接著帶到綠油油的稻田,達人大叔說因為當地的水田都是種糯米。

節目的最後理所當然的是嘉年華般的發表會,市民來了兩千多人,又一項在地食材名產誕生了。上網一查,北見觀光協會網頁居然日英韓中(繁簡都有)。

整體而言,我的感想是,「北見鹽味炒麵」的開發過程,豈不就是縣市合併如何有助於地方發展具體而微的日常展現,同時,如果說所謂的自由民主深植人心,就是表現在這個社群擁有自我治理的行動能力,那麼我想行動的展現除了可以是人權規範的辯論與肯認,或者過往歷史遺緒的反省與承繼,也可以是處於不同位置的眾人有意識地團結起來,運用在地的人才與食材,所共同創造出的、能夠重新給地方帶來活力的嶄新在地美食。

近年來,縣市不斷升格合併改制的臺灣、民主不斷遭遇危機的臺灣,如果要從基層做起,從根本來重新恢復我們這個社群的活力,那麼社區營造除了樣板老街與跳tone藝術村之外,結合在地人才與食材的美食打造,或許是繞過政治僵局與資本壟斷的封鎖,重新發現社群由下而上、自我治理的行動可能的庶民之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