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四年級
前陣子聽了統一企業儲備幹部的徵才說明會,人資部主管希望能夠在校園中找到具有特色的人才栽培並訓練成獨當一面的領導者。當主管提及個人特殊經驗,我想到的便是曾經至日本當交換學生,數度至日本自助旅行卻無法流利地與人溝通,因此希望能夠提昇日文能力,並且學會獨立生活,另外,我想要藉此機會尋找自己未來要從事哪方面的工作,又有甚麼工作需要我這樣個人特質的人。
主管說個人特質是很重要的,於是他表示全台有太多人出去交換,那你要如何從中表現出你獨到的一面呢?在這趟旅程中你所收穫的一定比這個交換學生的頭銜來的更多更有感觸。於是,對於這趟旅程,我訂下了很多問題來反問自己,其中一項是對於即將畢業的我在各大企業的說明會中最常聽到的應該具備的要素:國際觀。但是,怎麼樣才算是有國際觀呢?交換學生真的具有國際觀嗎?
想像著去日本交換,大家一定會說你很會講日文吧,再去想像身在國際化的東北大學中,你的腦海裡大概是一群西方與東方人用英語交流的畫面。在課堂的文化交流過程中,確實我們討論著東西方的不同、討論著各種文化的手勢差異、看著統計資料,特別是課本上的內容,大部分都在探討「亞洲」及「西方」的不同,我和韓國朋友總覺得這堂課似乎只在訴說著兩種對立文化,卻未深入比較韓國與日本、台灣與日本的差異,換言之,我們將一個群體均質化了,總是將文化區分為西方或者東方,並植入刻板印象,如西方人比較大方、願意分享等等,但從群體活動中可明顯看出西方人並不是大家認知的那麼開放,群聚現象無論在哪個國家都依然存在,令人難過的是,有些同學在聊天時更表現出文化的優越感,相較之下,台灣學生對於文化的包容與接受度的確相當的高。
另外,課堂上老師希望我們能夠彼此分享,卻在我們道出真正內心的想法同時,被打斷被否定,制式化的問答分享使互相摸索的我們停駐不前。舉例來說,在討論婚姻的那一堂課,老師提及自身經驗表示曾經一段異國婚姻被家族不認可,最後離婚收場與日本人再婚,當我們提出一個問題:是因為家族不認可而改變自身決定的嗎?老師的回答是:「我們應該尊重多元文化的背景,這種事應該考慮當下的情況,因地制宜。」當時,我困惑的是,尊重多元文化與因地制宜是相互矛盾的,更驚訝的是老師採取的作法居然沒有正面回應。畢竟文化討論的意義就在於彼此分享,互相磨合,以文化差異來回應,那此堂課是否就此被打住了呢?
回到國際觀的問題上,為甚麼我會想去探討這個專有名詞,因為大家不覺得它被濫用了嗎?例如,英文多益成績破900分的人就比較有國際觀嗎?擁有外國朋友的人就有國際觀嗎?時常以英文交談的人就有國際觀嗎?身為交換學生就能夠增進國際觀嗎?
來到日本,我深刻的體會,英語能力好也不代表能夠安然的在各國溝通無礙,就算在發展程度很高的日本也一樣。我去反思我學外語曾經就只為了培養大家一天到晚強調的「國際觀」,卻不是為了與人溝通、不是為了讓視野開闊。在東北大學中的GLOBAL CAFÉ裡,身為國際學生的我們志願教導母語給日本人,我才發現這世上,還有許許多多的語言,影響力不見得比英語小,藉此機會認識英語之外的語言;有時候從語言的交流中可以得到更多的認識與收穫,像是日本人的細膩不只表現在守時、拘謹之外,曾經我和一位日本朋友剛認識聊天時,用日文與他交談,而他總是そうですね這樣的回應,直到我們越來越熟後,才知道原來他只是在表示有再聆聽,卻時常聽不懂我所表達的事物;另外,日本人以日文或英文溝通,所表達的意義相同但感覺是相形甚遠,日文常會有隱晦的涵義、有趣的是他們用英文溝通時卻非常的直來直往。
我認為我們應該多去討論真實生活上如何與不同國籍的人相處、語言上用字遣詞的不同、又或者去探討企業文化的差異,而非停留在統計的數字海裡。並且認知到生活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人,說著不同的語言、信著不同的宗教、更重要的是每一個獨特的人都有自己的見解,時時持有好奇心,瞭解並尊重他們的想法。有一個英文單字’’Assume’’意思是假設,不要在不了解的狀況下,去設想其他人的想法,When you assume someone is like put an ass between you and me.(當你去設想一個人的時候,就像是把屁股放在我和你之間一樣),我想表達的市與人多相處,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下作出評價,如此所謂的國際觀便自然而然建立起來了。
你問我:這趟交換學生的旅程真的能夠增進國際觀嗎?
我會告訴你:無論是甚麼身分,不要把自己的路走窄了,抱著好奇心願意走向世界各地的人就是最具有國際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