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限水休耕:一面農業的照妖鏡

友善列印版本

就在聖誕節那天,經濟部宣布了2015年度一期稻作的限水休耕方案,範圍擴及西部六縣市,面積廣達41500公頃,消息既出,各界譁然。糧商醞釀漲價,學者專家和民意代表紛紛跳出來為農民請命,許多民眾也開始擔憂缺糧,但是在我們農業從業人員的眼中,他們根本都沒搞清楚狀況。

依據農委會一期稻作休耕補助發放的規定:「一期稻作乾旱休耕並轉作綠肥者,補貼地主或簽約承租戶每公頃85000元」,實質上稻米的生產收益約為七到八萬元,亦即對於自己有地的農民而言並無損失。真正因限水休耕政策遭受衝擊的,是負責稻秧培育的秧苗業者,負責整地、插秧、施肥、噴藥和收割的代耕業者,以及絕大多數用口頭承諾並無契約立案,承租土地實質耕作的農民,他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至於民眾擔心的缺糧更是不會發生,農委會存有87萬公噸的公糧存放,加上一年14萬公噸的WTO進口米,足以應付台灣民眾近乎一年的食用量,更遑論許多沒有因為限水而休耕的地區依舊有稻米產出,以及二期稻作的收成。因此,以現況看來,缺糧斷糧的危機並不會發生。

既然稻米的供應不虞匱乏,為何糧商要調漲米價呢?

原來,台灣的稻米產量遠超過國人需求量,政府為了穩定農村選票,推行了休耕、轉作、肥料等各式各樣的補貼,並以「公糧收購」的方式維持米價不至於崩盤。台灣的稻米因成本過高和品種不符而無法外銷,政府花了一筆錢向農民收購稻米,花了一筆錢儲存放置,又花了一筆錢請米廠和糧商幫忙消化掉,這些堆滿倉庫即將過期的公糧。這個每年花費數十億,且令人匪夷所思的公糧收購制度,讓政府相關部門失去了監督糧商的力道,進而發生糧商將進口米混國產米販售圖利,遭撤銷執照但又能迅速恢復的食安亂象。

今天,水資源分配、休耕補貼、食品安全等問題只是表徵,真正的問題根源是「公糧收購制度」,政府相關部會能否提出解決的方案,而社會各界是否能正視台灣稻米過剩的問題,這些才是值得關注的所在。

關鍵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