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筆者在前鎮獅甲地區成長,從小就深深體驗到高雄是個「工業城市」。天空總是灰灰的,夜空是橘色的。出門一趟尤其是騎機車,回家鼻孔一定像礦坑一樣,衣服、頭髮則沾滿塵垢還帶有廢氣的味道。印象中,空氣總是充滿不知名的化學氣味。
以筆者成長的地區來說,目前雖然周圍有夢時代、Ikea、好市多等大型商場,但在我成長過程中卻是工廠林立,包括早期的臺鋁、復興木業,運作到80年代的硫酸錏、中石化、目前即將遷廠的南亞、以及現在還在營運的臺電南部發電廠、中美嘉吉、205兵工廠等,都近在咫尺。每當有工廠排放廢氣時,臭氣薰人,居民苦不堪言。如果有到訪過高雄夢時代購物商場,站在時代大道與成功路口都還可以明顯聞到中美嘉吉濃厚的飼料味。家姊就讀的獅甲國中離遷廠前的高雄硫酸錏工廠特別近,求學過程中常覺得噁心想吐。這不是特例,是這個區域成長的孩子共同的寫照。
居民對廠商污染的情緒相當複雜,夾雜著生活環境的痛苦與社區的人情世故。民國80年高雄硫酸錏尾氣塔排放二氧化硫過量,造成學生以及附近20多名居民身體不適就醫,味道久散不去,導致附近學校提早放學。民國82年,高硫再度發生氨氣外洩事件,原本就有遷廠計畫的高硫被勒令停工。但即使周圍工廠常常出現類似意外,同學之間也不會罵得太大聲,因為同一屆的同學一定有人父親在那家工廠上班。居民因為經濟與人情等因素,對工廠就保留著這樣複雜的情緒,養成自求多福的習慣。除非有重大工安意外,面對工廠公然排放廢氣、廢水,雖然知道可能對身體有危害,但只要算準風向和時間適時地關窗戶就好,不得已經過廠區則記得要練習閉氣。
在這個背景下,頻繁的工安事件對前鎮人而言已經習以為常,甚至有點無感。筆者在7月31當晚見前鎮瓦斯外洩新聞,起初也不以為意,因為這在成長歷程中太過普遍,直到氣爆後親友紛紛捎訊慰問才知這次事件的嚴重性。面對這些生活中的風險,許多高雄人都抱持一種犧牲的心態,認為為了國家經濟發展,必須承受這些污染與意外,所要求的只是對這種犧牲的承認與尊重。
筆者的碩士論文探討紅毛港的遷村過程;儘管紅毛港是一個中央政府不負責任的計劃所造成的歷史難題,但筆者訪問參加紅毛港遷村抗爭的居民,有一位村民的回答令我相當震撼,他說:「為了國家的經濟發展,遷村這點犧牲沒有關係,但是就是看不慣逼我們搬家的搬遷補助竟然名為『救濟金』!居民並不可憐,反而很偉大!為什麼叫做『救濟』!」儘管「救濟」好像只是一個方便的法律名詞不影響實際物質上的補償,但這位受訪者所講求的是國家對待這些犧牲的態度,而不只是財產損失。這也凸顯出很多高雄人對國家經濟發展的期望與無奈。
民國90年代前鎮的空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前鎮地區的石化中下游產業開始外移戶或是關廠,空出了大片的土地,高雄的重工業更進一步集中到小港、林園一帶,而政黨輪替之後從前鎮區靠市中心的地帶開始出現政府、財團為首所推動的仕紳化,百貨公司、大賣場、嶄新住宅區取代工廠惡鄰。整個空氣污染情形明顯改善,加上精心設計的空間、地景,前鎮地區的景觀有巨幅的改變,外縣市造訪的親朋好友開始會說高雄變美了,身為高雄人開始有了小小的驕傲。
高雄人近十年的美夢在7月31日這天半夜驚醒,石化工業在高雄依然殘留著難以根除的癌細胞,造成30人死亡,314人受傷的巨大災害。直到現在才發現,原來遠離工廠的住宅、商業區也不安全,難以想像的是小時候以為高雄可以免於工業污染以及災害的區域,地下竟也藏著年久失修的石化管線,每年運輸數以萬噸級的危險石化原料。明年年底五輕即將除役,也將面臨前鎮類似的問題,包括充滿污染的土地以及危險的管線。這次爆炸凸顯出這些問題的處理都不能掉以輕心,否則也難保意外再度發生。
高雄的去工業化道路仍然十分艱困。一方面高雄從1970年代以來國家計畫的重工業起家,發展成今日的大都市,不管石化、鋼鐵這些重度污染的工業,都是國家經濟發展計劃所規畫出來,背負臺灣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國家整體的政治、經濟問題,唯有通盤的方案才能解決。在這次氣爆之後,高雄石化的難題更加凸顯;許多過去的便宜行事,帶來今日無法處理的後果,不管是綿延在住宅區的地下管線,或是包夾在巨型工廠間的社區,都需要龐大的經費與曠日廢時的協調,而一夕之間要強求石化業離開高雄可能性也不高,可見的未來將是巨大的風暴,也無怪乎經濟部長張家祝要閃電辭職以避免這個燙手山竽。
筆者從務實的角度來看,如果現階段不能排除與重工業為鄰,不能取消石化管線的設置,當務之急就是讓資訊透明,讓市民得到充分資訊,讓廠商以及政府負起應負的責任。儘管官員與大老闆們總在鼓吹產業發展時信誓旦旦沒有安全問題,但一旦發生意外又雙手一攤不關自己的事。以往臺灣人總是相信真正的專家的存在,相信經濟專家洞燭先機規劃產業發展,帶領臺灣經濟「起飛」;從沒思考過沒有國家規畫臺灣是否也能「起飛」。就像是相信專家告訴我們工廠廢氣排放都符合標準,即便居民都聞到廢氣臭味很難過了。事實是,現代工業及科技產生的災害不管時間、地點及規模都難以預測的,並且每一次的災害都是無前例可循的全新災害。當每個專家其實只懂得一部分細節,應對這類成因複雜、時間緊迫的災害就是個複雜的難題。
前鎮氣爆事件是一場不意外的意外。筆者認為真正問題在於資訊不透明與缺少監督,而不是缺少更多SOP。換言之現在對黃金三小時的討論明顯失焦。在石化業中,廠區的消防是由各廠自主消防隊負責,地方政府消防隊通常並不在第一線處理,因此當石化意外發生在市街上時,就構成了處理上的死角。市區消防隊沒有資料可以得知管線內容物,也不知道丙烯外洩如何處理;石化廠區內的消防人員,也不可能知道廠區外的石化災害要如何做。如果這些問題不做根本解決,依靠後見之明盲目地建立更複雜的消防SOP,恐怕會帶來更嚴重的錯誤。
另一方面,資訊不透明才是真正的災害遠因。當管線的分布與狀態的資訊沒有公開的時候,民眾就無法產生足夠的監督壓力,各級政府也就各行其是,無論資訊的彙整以及協調管理都付之闕如,這些危險設施的使用與保養就處在無人監督的狀態,終究導致今日的悲劇。因此,要讓悲劇不再發生,就要確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各家廠商公開所有有可能產生危險的資訊,能讓外界充分監督,否則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風險不斷地讓弱勢的第一線消防員、無辜的居民承擔,民眾的恐慌也會蔓延產生更大的影響。
前鎮人長久以來對於居住環境、生命財產的犧牲已經沉默數十年,好不容易因工廠遠離、商場進駐有了持續改善的生活環境,但高雄前鎮氣爆事件讓前鎮居民從天堂掉到地獄,對政府的信任消耗殆盡。希望臺灣人能夠覺醒,要求政府公開全台石化管線圖資讓公民監督,否則將永遠置無辜的民眾於危險之中,國家安全亦不可能達到;莫再讓高雄人犧牲。祈求島嶼天光,遮蔽港都豔陽的塵埃退去;天佑高雄,天佑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