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實習改善大學生失業率及提升產業技術

友善列印版本
依據教育部資料顯示,台灣在2009年有22.7萬大學生畢業,對照1999小學生的畢業人數約為31.7萬小學生畢業,此數據顯示在1999年小學畢業學生有將近71.5%在十年後獲得大學或科技大學畢業文憑。台灣需要71.5%的大學生?台灣市場真的能為這麼多的大學生提供就業機會?教育分配是否真實反應及配合國內產業的發展?
 
圖說:圖為國內某優秀科大的校園一景。圖片來源:維基圖庫(經模糊處理)。
 
以芬蘭的教育為例,芬蘭現有人口五百三十五萬人,現有大學及科技大學20所,其中有5所大學名列2011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前五百大(ARWU2013.html#),赫爾辛基大學名列為76名。芬蘭大學生人數亦約佔同年齡層的30%,約有20%的學生就讀科技大學。在芬蘭,大學的任務為科學研究及提供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大學及研究所教育,技職教育為職業導向的高等教育,訓練勞力市場所需的專門職業技術,促進區域發展。
 
教育的目的之一為建立將來的謀生能力與追求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台灣是否亦須考慮將教育與產業做一定的連結,以配合產業發展所需,使得受教者可獲得理想工作。由於大學生產量的急遽增加,已有大學畢業生為了生活所需不得不從事較低薪的工作,他(她)需要工作多少年才可把在大學四年的花費賺回來,以投資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項不符合成本的投資,也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
 
台灣自從將專科技職學校改制成科技大學後即失去技職人力的來源,主要原因為目前在科技大學與一般大學所學習的科目及教學內容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教學內容深淺與量多寡的差別。由於課程內容的安排與一般大學不具差異性,造成技職體系與一般大學畢業生在學習內容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且,無論是一般或技職體系大學畢業生在大學畢業後都在忙於考研究所,考上研究所後也不知道進入研究所的目的為何?學生在碩士學程是否能得到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已失去以往技職學院學生所具有的操作實務的能力,失去了這項技術人力的來源,這對台灣產業的發展將造成嚴重的影響。
 
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技職教育造就的人才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台灣目前的大學教育問題應該在於無法與台灣產業配合及量的過多,造成了產業找不到所需的人才,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困境。雖然爭取世界大學排名對於國家教育也算是重要的目標之一,然而不同的學校應該有不同的教育目標,有些學校以爭取學術排名為目標,有些學校則應以配合產業所需人才為其教育方向,人才訓練為主的學校若可訓練出展業所需的優秀人才,其對台灣的貢獻不低於爭取世界排名學校。
 
以人才訓練為主的學校應與在地產業結合,以建教合作的方式與產業共同訓練學生,使產業可以參與學生訓練,得到真正所需的人才,並可降低青年學生畢業後的失業率。政府宜在此制度下扮演學生仲介與學生實習安全保證的角色,並作不定時的稽查以防止學生被當成廉價勞工使用。藉由建教制度的建立,學生可以認識產業,產業可認識學生,實習期間相互磨合做為就業前的準備,等學生畢業後廠商與學生即可互相考慮彼此的適合性,可獲得即時就業的效果。
 
由於產業與學術界間慣用語言的不相同,常造成彼此間誤解,政府若能建立一個平台,做為產學溝通的媒介,學術界可更了解產業的需求,產業也可了解學術界能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可提供產業在技術升級上的助力。雖然目前國內已有部分的學校已做此工作,但仍未獲政府單位的推廣,學生無法獲得完整的保障,對於教育及產業的幫助有限。
 
台灣現有一百六十幾所大學中,以三十所爭取學術學術排名,其餘學校與在地產業結合發展產業技術及訓練個別產業所需的人才,相信台灣產業應可獲得相當大的助力,學生亦可畢業與就業「無縫接軌」。政府可考慮對於實習生的所需的經費做相對的補助,以提升企業配合的意願,聘用一位短期就業人員的經費就可補助超過五位的產業實習生,對於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率提升應有充分的幫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