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台語片:《愛情無全順》,愛國大工程

友善列印版本

她就跟大部分年輕人一樣,只要端出辛亥革命、國父,就能把她唬得一愣一愣的。

──藍弋豐,《愛情無全順電影小說》, 2013

本系列文No.34〈台灣次文化「中國風」〉提到,新世紀台灣電影復甦兩大脈絡,2008年《海角七號》開啟的「新台語片」大傳統,2013年由《大尾鱸鰻》和《總舖師》接續下來(兩片與仍在院線的《看見台灣》全台票房總計近10億,很是驚人),而《不能說的秘密》(2007)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所建立的「台式情意」小傳統,去年則後繼無著。

此文於去年11月初發表時,《不能說的秘密》特效指導賴俊羽(獲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導演的《愛情無全順》尚未上映,因為這部頗受歡迎的大學校園愛情片,以上評論必須修正,將此片列入2013年「台式情意」傳統的繼位者。

這裡的繼位,不只在電影風格的精神意涵,更在故事鋪陳的實際手法上,兩段蒙太奇剪接效果,結合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導演九把刀引用自己小說語彙稱為「居爾一拳」(力量強大的絕招)的片尾回憶MV,以及《不能說的秘密》後段啟動劇情懸疑轉折的關鍵線索回顧。

不少讚許《愛情無全順》的評論,批評其轉折與結局安排,指其「刻意」、「突兀」、「換檔不順」、「虎頭蛇尾」、「欠缺說服力」,甚至「精神錯亂」、「充滿殘念」等等。

不知道這些影評是怎麼回事,喜歡一部片卻喜歡不到那部片的骨子裡去,那也只是泛泛的喜歡,因為《愛情無全順》後段的轉折,才是此片靈魂,否則不過又一部流暢風趣的校園愛情片而已。

賴俊羽導演和蘇照彬監製接受訪談都表示,想拍一部和台灣同類型作品不一樣的校園電影;在題材上,台片裡的學生故事大都在中學階段,如《藍色大門》(2002)、《不能說的秘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寶米恰恰》(2012)、《志氣》(2013)等都是,於是《愛情無全順》便鎖定台片尚無太多發揮的大學生活素材。

電影女主角是「東寧大學」校花,故事從她的室友拿出一張新台幣百元「國父」鈔票開始,鋪陳一段「菊湖傳說」,神秘的命定戀情傳奇橫跨中國「武漢大學」及來台復校的「東寧大學」,上溯武昌革命男女義士情緣,乍看以為又是「我們國父,首創革命」老梗,觀眾跟學生時代的女主角一樣,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沒想到劇情後段驚天逆轉,原來一切都是虛構,都是宅男為了追求校花而精心設計的「愛情大工程」。

「菊湖傳說」所編織的一中一台雙校背景,呼應的現實是,台灣有幾所大學跟著輸掉內戰的中國國民黨流亡政府號稱來台「復校」,包括新竹那兩間具有「整頓交通」、「踩死青蛙」優良對抗傳統的理工名校,2011年蛙大更上演「兩岸共慶」百年校慶戲碼,兩校高層與師生們互訪同歡,矢言攜手帶動中華民族智力的偉大復興,好不熱鬧。

當年329「青年節」,蛙大百歲系列活動更邀請熱血綠卡青年代表馬英九,以及青年閃婚典範王力宏,於大禮堂對談勉勵青年學子「緬懷先烈」、「關懷社會」、「勇於逐夢」雲雲。

青年節所紀念的1911辛亥年廣州「黃花崗起義」,《愛情無全順電影小說》作者藍弋豐於其(2013年)金鼎獎著作《橡皮推翻了滿清》裡指出,本質上是「書生造反」的自殺式攻擊,「烈士」們死得毫無意義,只換來「精神上的勝利」,孫文宣稱「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自我安慰一番。

這段台灣學子琅琅上口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其中的孫文精神勝利法,正是《愛情無全順》裡愛情工程的核心骨幹。宅男瞎掰唬爛「菊湖傳說」,靠的是一連串刻意製造的「巧合」,校史館、圖書館裡偽造的文獻資料,以及圍繞在校花探訪校史過程中的臨時演員等等,堆造起兩岸一衣帶水共譜校園奇情的「鐵證如山」。

「東寧大學」的校花女主角,「每天只顧打扮,最多只看探索頻道,從來不關心校史,也不關心歷史」,對大學前身為日本時代設立的高等工業學校、校名「東寧」取自台灣歷史上的鄭氏王朝渾然不知,才會被虛構的武昌起義和復校神話唬團團轉,這個歷史文盲形象,指涉的其實是許許多多被中國國民黨編造歷史的「愛國大工程」唬得團團轉的台灣人。

「菊湖傳說」那一池被抽乾的菊湖水,「辛亥傳說」那一個個被掏空在地歷史的台灣心靈,強烈的枯竭意象(全片最重要的視覺特效)形成《愛情無全順》的核心價值所在,電影不避俗有個快樂的結局,對偽歷史的嘲諷則使其超越了一般校園電影的格局,值得品味。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