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給馬英九雪中送炭

友善列印版本

數日前總統馬英九與立院院長王金平為了柯案關說疑雲,展開了一場許久未見的政爭。此事迅速蔓延,不只佔據了台灣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同時亦為國際媒體所關心報導。

當然,對於台灣很有興趣的中國也引起了一些討論,不過基於台灣政治的敏感性,官媒並沒有做甚麼渲染,僅有少數官方色彩濃郁者提出國民黨分裂的可能性,會嚴重打亂兩岸政策,不利於兩岸交流之類雲雲。反倒是民間較為熱烈反應。從中國新浪網的一份線上調查(見下圖,調查中有三個問題,至9/17共有14000多人投票),可以代表部份中國人民對於台灣政治的想像,這些想像型塑了實質的差距,包括民主政治的觀點、人治與法治的分野等。

相較於這份非正式的調查,台灣的一些機構也做了民調。與這份民調問題較為相關的有:「關於馬總統召開記者會指責立法院長關說司法案件」,台灣指標的調查結果是,51.7%認為是馬總統為了政治鬥爭介入司法,22.7%認為馬總統是基於維護正義展現魄力,25.6%未明確表態;而TVBS就類似問題的結果也顯示,有29%民眾認為馬總統的處理是進行政治鬥爭,15%認為馬總統是為了維護民主法治,35%則認為兩者皆是,22%未表示意見。

另外就特偵組的角色而言,先將案情先向馬總統報告,卻未訊問當事人的做法,台灣智庫的調查結果顯示,有72.6%認為傷害司法公正性,認為沒傷害只有9.2%;而關於馬英九是否遵守「任內絕不作政治偵防與非法監聽」的承諾,有70.3%認為他沒有遵守承諾,只有10.7%認為有遵守。

從以上的結果,不難看出中國人民對於馬英九的偏好,剛好與台灣成為強烈的對比。由於台灣的新聞一般無法在中國合法播送,中國人民若想了解台灣,主要透過官媒與網路。在官媒公信力不高的情況下,網路變成更重要的管道,但卻也因此會出現一些具有特定政治意圖的言論,像是王金平在尚未回國前,知名台灣媒體人物便於其微博上表示:「消息稱,他將在機場宣佈辭職,並發動罷免馬英九,南部已集結五萬人準備聲援」。透過這些宣傳,久而久之馬英九遂被賦予「中國」道德政治的形象,更對兩岸和解有著極大貢獻,因此擋在他前面的都是屬於舊時代、有礙於統一的石頭,必須移除。

此外,中國人民固然堅持追求司法正義,卻尚未能釐清程序正義和實質正義,依照調查的結果顯示,中國人民大多仍接受王金平事件中的監聽證據,卻忽略了非法證據排除原則,因為這個原則中國政府在2012年才正式寫入其刑事訴訟法。

是故,對於王金平關說事件中的特偵組,中國人民大多還是有著該辦、嚴辦的想法,罕有顧及現代法治社會不能未審先判的原則。同時,在中國政法一體的觀念裡,大多數人也無法理解司法怎麼可以凌駕政治與政黨,介入王金平的黨籍保留案,而多以「家務事」看待之,不解行政權侵入立法權所可能引發的憲政危機。凡此總總,都突顯了台灣民主政治之於中國的陌生與歧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