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讓陳光誠只記得握過哪些政治人士的手

友善列印版本

陳光誠先生頂著中國人權律師的美譽,應邀來台灣訪問18天。從陳光誠的發言,可以看出他來台訪問,是對民主制度的推崇。

這幾天以來,有關陳光誠在台灣要見誰?會見到誰?這些新聞充斥台灣社會,媒體報導或是邀請單位負責人的談話,都離不開這個話題,甚至有持續、主動炒作的跡象。

這個現象突顯出我們社會的涵養深度太淺。

台灣人民追求民主化已超過半個世紀,我們曾經受到專制統治,也曾經面臨為爭民主而爆發街頭流血抗爭;我們的媒體曾經只報導統治階層要人民知道的消息而捨棄台灣社會全貌的報導,也曾經只能有一個政黨;台灣人民曾經在1996年首次可以自己投票選舉國家元首,多年來也能夠批評時政和政府官員;我們遷徙、言論、集會等自由受到法律保障也與解嚴之前有極明顯的進步;儘管今天還有媒體對陳光誠要造訪的立法院仍有諸多亂象深感羞恥,但是國會制度畢竟和萬年國代時期有天壤之別。…

有人說,台灣民主化最好的展示場就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看看人民生活裡一舉一動,都是民主、自由體制下才能存在,而且是毫無掩飾的呈現。刻意安排到政治性高的場合,或是一味只講求安排那一位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會見到陳光誠,恕我直言,這些場合會有幾分真?會有那些場合或人物不會矯飾一番?特別是邀請單位都會公布給媒體採訪,在鎂光燈前,讓陳光誠體會到的,恐怕是台灣民主體制下一幅幅的假面具罷了。

要對台灣民主化有深刻的體會,18天是不夠的,我們還忍心要他花費許多時間在政治人士的送往迎來嗎?主辦單位還需要死抱着把政治人士見面人數當自己的績效嗎?

拜託,請不要再消費陳光誠了,只剩下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了,邀請單位有責任站在陳光誠的立場與需要,儘可能安排台灣追求民主化的過程、現狀及不足之處,以及台灣人民和朝野人士為追求更成熟的民主體制,正在做那些努力。台灣有責任讓陳光誠在離開台灣時,讓他體會到無數台灣人民在民主體制下的生活方式,以及台灣追求民主的過程,千萬不要讓他只記得在台灣18天到底握過幾個政治人士的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