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想想】數位時代下的親子教育解方

友善列印版本

數位時代來臨,我們的社會在三十年的時間經歷了大幅度的變革。原本的家用電話變成了手機,厚殼的螢幕變成了薄型液晶,過往的低解析度變成了高畫質,智慧型手機更是在短短十年內崛起,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物件。手機搭配網路幾乎是所向無敵,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就學就業環境及工作模式,更是影響我們溝通、結交朋友的方式。

美國教育家馬克·普倫斯基(Dr. Marc Prensky)以1980年作為分野,1980年以後出生的是「數位原生」,也就是「數位原住民」。數位原生出生在數位時代,他們從小就接觸電腦及網路,甚至2000年後的孩子們更是在手機的陪伴下成長。

數位原生習慣影像更勝於文字,他們在乎即時性,往往在社群媒體上可以秒讀秒回,因為資訊爆炸所以習慣一心多用,同時處理事情是他們的日常,而這樣的生活在1980年代以前出生的「數位移民」看來,是非常難以理解的。

數位移民們生活在網路還在發展的年代,習慣手寫、翻閱說明書、喜歡面對面的人群接觸,他們工作和學習方式與數位原生截然不同,他們對電腦和網路的理解方式帶著傳統思維,這也是為什麼數位時代的親子在手機與網路的使用上經常爆發衝突。

對數位原生來說,網路的世界跟現實生活沒有區別,但對數位移民來說,兩者是可以分開的,他們沒有辦法明白為什麼網路生活對數位原生如此重要,也因此當孩子面對新型態的性/性別暴力時,數位移民的父母往往難以同理孩子的處境。

當網路成為交朋友的媒介

「社工,凡凡又再網路交友了,我講好幾次她都不聽!」

凡凡媽一臉氣憤,從她緊皺的眉頭看得出來她十分煩惱。凡凡之所以進案,也是因為在未成年的她,交友軟體上面結識網友,在與網友相約見面的時候發生了性關係,在事件曝光後遭到通報。凡凡媽無法理解,為什麼凡凡在發生事件後依舊持續的結交網友。

凡凡就坐在媽媽旁邊,她臉色也很差,耳邊聽著媽媽的抱怨,眼珠不停往上翻。

身為社工,目睹親子衝突的第一現場幾乎是日常。「那凡凡媽媽,你是怎麼跟凡凡討論的呢?你有跟凡凡說妳的擔心嗎?」在華人的文化裡,責罵的背後往往是擔心,可惜的是孩子只聽見生氣而沒有聽見擔心。

聞言,凡凡媽直覺地回答:「哪需要跟她討論,我就直接沒收她的手機啊!」

「妳就是這樣,上次偷看我的手機就算了,後來又斷我網路,這次還直接沒收我手機,根本不尊重我!」憋不住的凡凡從沙發上一躍而起。

母女倆的衝突瞬間拉到了最高點,雙方怒目而視彼此發洩著對彼此的不滿,但卻始終無法搭上線。

當網路成為交朋友的媒介,數位移民與數位原生的反應截然不同。對數位移民來說,網路上處處是危機,虛擬之於現實,現實相對安全;而對數位原生來說,網路跟現實的生活幾乎連在一起,現實的朋友與網路的朋友沒有分別,只是現實的來自於學校、補習班,而網路的可能是透過現實朋友介紹,或是因為興趣喜好而聚在一起。對於不擅長經營現實人際關係的孩子,隔著螢幕的溝通方式對他們來說更加自在。

依據勵馨基金會宜蘭分事務所近三年的統計,18歲以下的性侵事件,相對人以現實生活接觸的人居多,像是男女朋友、朋友、同學等,而網友的比例僅佔案件中的一小部分。由此可見,危機並不僅存在於虛擬世界,現實生活的風險也不見得比網路來得低,與其把焦點放在網路交友,不如把重點放在「風險評估」與「危機辨識」。

新型態的數位性暴力

經過好幾次的親子會談,凡凡媽漸漸地能夠放下自己因為擔心而衍生的控制慾。

身為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在交友與戀愛的路上受傷。因為看到了可能的風險和危機,所以企圖告訴孩子,希望他們能夠避免透過負向的經驗來學習,這也是父母在教養的摸索上時常陷入兩難。

「凡凡最近新交了一個男朋友,是她的同學。」為了更貼近凡凡,凡凡爸也加入了會談。

凡凡媽有些焦躁地捏著手指,雖然她能夠理解凡凡跟她處於不同世代,相較於她,孩子可能更能夠處理在網路世界上碰到的危機。但過往凡凡遭遇的負向經驗仍是讓她焦心不已。「我發現她最近常常拿手機去浴室,她之前都不會這樣,有時候我去房間,她還會把手機反過來蓋在桌面⋯⋯」

「前陣子她表姐來家裡玩,凡凡有跟她說她跟男朋友好像會視訊裸聊,我們該怎麼辦?」凡凡爸直接了當地拋出了讓他們近期十分煩惱的問題。

依據行政院公告的數位/網路性別暴力之定義、類型及其內涵說明中提到,數位性暴力是指「透過網路或數位方式,基於性別之暴力行為。即針對性別而施加他人之暴力或不成比例地影響他人,包括身體、心理或性之傷害、痛苦、施加威脅、壓制和剝奪其他行動自由等。」

數位性暴力包含網路跟蹤、惡意或未經同意散佈與性/性別有關個人私密資料、網路性騷擾、基於性別貶抑或仇恨之言論或行為、性勒索、人肉搜索、基於性別偏見所為之強暴與死亡威脅、招募引誘、非法侵入或竊取他人資料及偽造或冒用身分等十種類型,其中,18歲以下的兒少最常碰到便是網路性騷擾和裸照散佈。

數位時代下影像紀錄既直覺又方便,在我們的服務經驗中,發現兒少裸照拍攝的情境大多分成三類:一是朋友、同學之間的玩鬧,在畢業旅行或團體比賽的場合偷拍別人洗澡;二是男女朋友之間自願拍攝;三是被誘騙。有沒有發現?我們過往想像的誘騙反倒不是多數,大多數的情境反而是在缺乏敏感度和自願的狀況下發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該如何協助孩子辨識危機?

建立界線的重要性

後來,凡凡跟男朋友分手了。

兩人分得很不愉快,凡凡的男朋友在兩人分手後,把之前凡凡跟他裸聊的視訊截圖丟到限時動態,雖然很快就刪除了,但仍有不少共同好友看過,凡凡的私訊裡頓時湧入無數則不堪入目的騷擾內容還有性邀約。凡凡為此傷心欲絕,好幾天都沒辦法好好吃飯睡覺。

「我真的很喜歡他。」凡凡在談到為什麼答應對方裸聊時淚如雨下,「他是我男朋友,雖然我覺得裸聊很怪,我也不是很想,可是他一直盧我,說我不愛他才會拒絕⋯⋯。」

凡凡為了維持關係的存續,答應了對方的要求,即便是在她不願意的狀況下。在一段關係裡,拒絕並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當關係中疊加許多因素時,人往往會選擇妥協。拒絕的能力可以培養,但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先練習「設立界線」。

界線是什麼?界線就好比一個圓,把你圈在裡面。在這個圓裡你可以很安心、舒服、自在,但要是別人要是跨進來你,可能會覺得焦躁不安。在設立界線之前,你必須花時間了解自己,透過與不同的人事物互動去觀察自己的底限。以戀愛為例,有人可以接受開放式關係,但有些人不行;有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為,有些人不行。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界線範圍,越清楚便能越明白自己的感受,也越能夠表達自己的意願及想法。

給家長的建議

  1. 陪著兒少一起探索自身的界線:界線概念越小培養效果越好,一般我們會從「身體界線」談起。什麼地方可以觸碰?什麼地方不可以觸碰?什麼地方親近的人可以觸碰?什麼地方連親近的人都不能觸碰?被碰觸的感受如何?兒少可以怎麼應對等等。界線會因為對象、情境跟場合有所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故事或情境去強化兒少對於界線的概念。
     
  2. 建立手機及網路的使用規則:在給予兒少手機前,花點時間跟孩子建立使用規則,並同時告知網路上可能存在的風險。父母的底線在哪裡?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範圍在哪裡?可不可以有彈性調整的空間?網路的特殊性、匿名性,碰到不知如何處理的事件時,可能的應對方式等等。如果想要針對不同的事件,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情境練習。如:在網路上遇到性邀約該怎麼辦?
     
  3. 避免用憤怒表達你的擔心:華人社會習慣用憤怒包裝不同情緒,即便擔心,脫口而出的話語也都是責備。試著換種說法向兒少傳達你的焦慮與擔心,這樣親子之間才有對話的可能。

結案前,原本劍拔弩張的凡凡和凡凡媽,經過多次練習終於能夠心平氣和的溝通。

「社工,我那天把手機忘在家,我還以為我媽又會偷看我手機了!結果她居然沒有!」凡凡很驚喜的告訴我凡凡媽的改變。聞言,凡凡媽有些不好意思地撇撇嘴。

「妳不是要我相信妳嗎?」

「相信我,然後我遇到事情一定馬上跟妳說啦!」凡凡笑著拍拍胸脯。

親子教育沒有秘訣,看見彼此的需求,接住彼此的需求,而陪伴就是最佳解方。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