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8 月 14,2014
李振宇
台灣大學四年級生,一個有自我認同障礙的天龍人。在象牙塔學的是人體,在生活中的處處發現最難了解的是人心。於是重新學習如何思考,開始作文。
8 月 14,2014
劉惠中
作者為飲料店工讀生
8 月 14,2014
侯腦
我是侯腦,女性主義者,痛恨父權社會的宰制。大一那年奉社會之感召,而走入人群,常在社運場合流淚。突破自我盲點後,開始在不同以往的愛情裡尋求完整,卻在五度空間裡迷失自我。目前擔任東海大學人間工作坊之社團好朋友。
8 月 14,2014
湯志傑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8 月 14,2014
陳牧謙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雙主修歷史、阿拉伯文。國立臺灣博物館「伊斯蘭:文化與生活特展」策展團隊成員。
8 月 14,2014
黃俊堯
在天龍國營生。
8 月 14,2014
李維倫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8 月 14,2014
林彥
本文作者是台大政治系學生,試圖在理論與現實間找到方法解釋一切荒誕不真的現象。對於時事有「不談不痛快」的壞毛病,說不明白的只好寫了。
8 月 14,2014
陳師孟
前總統府秘書長,現為台大經濟系教授。青年時期留美回台後,受外省知識分子傅正影響,參與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並推動廢除刑法一百條。發起「綠色逗陣工作室」,致力於民主運動與台灣獨立理念。
8 月 14,2014
邱翊
本文作者:大稻埕出生長大,現任拾樂文化執行長、圓環文化工作室義工,長期關注大稻埕議題,定期舉辦中英日語導覽、在地行動,並策劃時光市集、產業民俗講座等活動,期待更多人走進大稻埕,認識台北最重要的歷史街廓。《邱董的老台北家鄉味》
‹
…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