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環境經濟
Mattel
7 月 18,2016
【島嶼邊緣】遊戲的產值:台灣抓到神奇寶貝沒?
「Pokémon」(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神奇寶貝)從1996年在任天堂Game Boy登場以來,就在全球創下了歷久不衰的佳績,雖然官方在2010年將中國地區的譯名訂為「精靈寶可夢」,2016年更進一步將中文統一譯名確認為「精靈寶可夢」,此命名讓台灣神奇寶貝迷崩潰,但依然不影響神奇寶貝迷的熱情。 神奇寶貝 全球瘋狂 2016年7月6日開始,神奇寶貝手機遊戲「Pokémon GO...
中國問題
林原
6 月 07,2016
【中國想想】中共的反腐不同於清除腐敗
去年在山西省太原市乘坐計程車時,司機對我痛陳這個「腐敗大省」(近年已有多位副省級幹部落馬)的官員貪腐問題。我半開玩笑說:「習、王真想治理腐敗,派巡視組沒什麼用,讓軍人們拿機槍到政府大院掃射就行了。」他聽後哈哈大笑。我補充一句:「應該沒有冤枉的。」他忽然不笑了,而是沉默起來。 後來我對大陸高校一位法學教師說過類似的話,他沒有笑,而是思考了一下,然後說:「這是清除腐敗,不是反腐。...
環境經濟
林士清
6 月 06,2016
高雄要展現新南向政策商貿基地的雄心壯志
蔡英文政府在總統府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及國家級「東協與南亞研究智庫」,希冀以人為核心的五年期對外經貿新戰略,積極推動與東協及南亞地區之人才、產業、投資、教育、文化、觀光、農業等發展密切的雙向交流及合作。是以,新南向政策企圖將台灣最擅長的資通訊科技、金融產業、智慧機械,甚至物聯網發展脈絡等都納入之,而地方政府在新南向的政策網絡中有很大的發揮機會,尤其高雄具有物產、運輸、工業等優勢,...
司法人權
賴天恆
五月 25,2016
拒絕膜拜政治符號是基本權利
日前服役中的知名學運人士陳為廷拒絕向「國父遺像」行禮,引起一些爭論。舉例來說,「蘋果論壇」〈為何不罰陳為廷〉一文,[1]批評部隊「不懲處」陳為廷的決議,認為即使向「遺像」行禮不合理,在規定更改之前,部隊仍應貫徹規定,以免在未來「不知如何帶兵」。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一方面是因為在陳為廷服役的單位,當時確實沒有相關規定,而沒有規定就懲處有違法治精神。(部隊事後急著新增向「遺像」...
教育文化
余杰
五月 16,2016
我在台灣遇到的陸生(上)
首先,需要釐清「陸生」這個概念,「陸生」是對那些到台灣讀書的中國學生約定俗成的稱呼,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當是「中生」。我在這裡所説的「陸生」,還包括部分在台灣的大學和學術機構的中國訪問學者。 我自從2012年逃離中國、流亡美國之後,每年都到台灣訪問數月,也應邀到台灣各大學、公民團體、獨立書店、教會演講和座談。因此,有機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陸生,不同背景和立場的陸生,不可一概而論。...
中國問題
曾昭明
4 月 26,2016
帝國是如何失敗的?──習近平與「中華型帝國過度擴張」
為何諸多發展中國家會在經濟發展上失敗而非走向普遍的富裕?最近流行的的見解是:因為這些國家具有榨取性(extractive)而非包容性的(inclusive)的制度架構。其實,倒轉這種觀察視角,人們或許也可以追問另一個對台灣迫近的問題:為何有些已發展或發展中的大國,會走向惡性的帝國擴張,而淪為世人眼中的「流氓國家」,卻非國際社會上的「公共財」供給者? 帝國是如何失敗的?這個問題,...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Mattel
4 月 24,2016
【島嶼邊緣】綠色警總、綠色恐怖?陳文成命案告訴台灣人何謂警總與恐怖!
為了推動轉型正義,民進黨提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並於2016年4月15日首度在立法院進行表決。想當然耳,國民黨不想被台灣人知道當年國民黨戕害台灣人民的黑幕歷史,所以極力反對。國民黨除了抗議外,也高舉「轉型不是抄家、追殺不是正義」、「多數暴力何來正義」、「民粹加霸凌、轉型不正義」等標語,並高喊「反對多數暴力」強力杯葛《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條例)。 由於國民黨反對《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司法人權
蔡榮裕
4 月 19,2016
〈自己錯了還怪人〉背後的恐懼不安
其實,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都是受害者,需要時間一起走過。 卻在最近發生的肯亞事件裡,讓「受害者」這個令人傷感的名詞,所代表的意含出現了弔詭用法。因為爭議裡的多方都說要替受害者著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誰是什麼事的受害者?卻在這時都冒出來,替別人說話或替自己說話?這種社會力裡隱含什麼心理力量呢? 依然採取從事件發生後,社會所呈現的部分後續反應,來臆測和想像事件本身隱含的深度心理學。...
社會安全
吳作樂
4 月 18,2016
如何看貧富差距?官員與學者的爭論
貧富差距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然而打開新聞盡是些似是而非、而且觸碰不到核心的言論,以〈誰偷走了貧富差距?〉一文來說,裡面的基本統計概念錯誤層出不窮。在此必須說明到底如何觀察貧富差距,以及該文的統計問題錯誤何在。 已有母體資料,為何需要抽樣? 該文提到主計處採用一萬六千戶的樣本數,這在統計而言就是荒謬。之所以要做抽樣是因我們無法或不便獲得全體資料(母體資料)才使用的統計方法,...
環境經濟
,
休閒育樂
漂流木
4 月 11,2016
【時事想想】 陸客不來,台灣觀光業者哀嚎;10家五星級旅館卻在台南拔地而起
陽光明媚,南台灣的豔陽催生了甫過冬的綠樹枝芽。父母親們鋪著野餐墊,看著天真無邪的孩子,盡情在綠草地嬉戲。 誰能想像,4月初正式啟用的「新營文化藝術園區」, 9個月前,只是一片荒蕪、堆積著廢棄鋼鐵建物,雜亂無章,連新營本地人都不想接近的嘉南水圳邊的小荒地? 不到一年時間,小荒地重生了。 復活,並非重新讓一座新樂園拔地而起,而是保留原有的廢棄鋼鐵建物,如生鏽鐵塔、鋼廊、攀岩場,...
‹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