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全球脈動
楊虔豪
4 月 13,2017
【首爾想想】盤點2017南韓總統大選候選人
「親信干政」案爆發後,南韓總統朴槿惠先後遭國會與憲法裁判所彈劾,最後以「否認所有指控」及「有滅證之虞」為由,被法院裁定收押。檢方對干政案的調查,預料將在這幾天收尾,移交法院審判。而接下來登場的,是將於5月9日舉行的總統大選。 原本南韓大選都在12月中下旬舉行,這次因朴槿惠遭彈劾下台,大選立刻被提前,而且選完隔天立刻上任,不存在交接準備期間。各黨也都先後完成初選,確定候選人,...
環境經濟
許又方
4 月 13,2017
一例一休不好嗎?──大腦放空,創意更多
一例一休上路後引發企業界一片譁然,業主咸認此舉將造成勞動成本增加,或者降低了勞動效能;勞工們也未必完全領情,有人認為這使得他們工時減少,收入也變少;尤有甚者,不少無良商家以此為由,紛紛調漲商品售價,遂使得這項原本立意良善的法案受到不少的批評。但是,從大腦科學研究的成果來看,多休息反而更有助於提昇競爭力。 長久以來,我們總被灌輸辛勤工作才是成功、乃至促進經濟繁榮的基石,...
社會安全
楊華美
4 月 13,2017
【女人想想】崖邊花朵 新住民女性的受暴處境
小花下班返家後沒多久,先生帶著酒意回家,一看見她便大聲辱罵:「妳這個大陸妹怎麼沒去討客兄?」小花不予理會,先生再罵:「妳給我滾回去大陸,以後不准妳待在這個家」,小花回嘴:「我不要,除非離婚我才出去!」 接著小花的手機響起,先生伸手搶走,要把手機摔壞,小花奮力想要拿回手機,但先生抓住她的頭髮瘋狂撞牆,致使小花額頭瘀血腫脹,先生不顧其傷勢,仍然咆哮著要她滾出去。小花的女兒目睹爸爸施暴過程,...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Jack Huang
4 月 12,2017
「台灣很棒,但對我們很不友善」 一位柬埔寨人這麼說
說起柬埔寨,除了遠近馳名的吳哥窟,還有近年不斷被媒體炒作的「投資機會」外,大抵多數國人對他的認知,恐怕都多少還帶著一些偏見。 偶然的機會,與一位在曼谷工作的柬埔寨人R聊天,他便憤憤不平的表示,世界上不只台灣,絕大多數的國家都瞧不起柬埔寨人,這很讓人受傷,也因為這樣的刻板印象,導致許多實際生活上的不方便,讓許多有能力在海外的柬埔寨人,處處遭受刁難與歧視。 「就說簽證吧,...
教育文化
秦靖
4 月 11,2017
回應王昱法同學指教─只看夢想,不看現實嗎?
欣見年輕學子對於教育重大議題有所反思,觀點思維本來就隨著個人所在的位置與視野而有所歧異,但是,王昱法同學「回應〈家長寧選私校棄公立〉一文:教育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關係」一文指責筆者這篇「家長寧選私校棄公立,教改問題在哪裡」的文章罵人力道有餘,眼光卻狹隘得難以忍受,這樣的論點缺乏理性辯證,更有人身攻擊之嫌。貶抑別人無法成就自己,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筆者在國中教學現場任教將近二十個年頭,...
社會安全
普陀山老熊精
4 月 11,2017
談勞資問題的突破口:當我們可以成為拯救彼此的辛德勒
近日台灣勞資糾紛問題不斷,除了之前爆出台中永采烘焙坊惡質壓榨實習生和廚師問題外,高雄荃聖老家非法雇用並軟禁外籍勞工,豐原的采神印度料理餐廳聘請印度主廚,資方欠薪不發長達近一年,令兩位印度主廚身心受創極大。一連串的勞資糾紛與資方惡意傷害勞工的行為,簡直讓人疑惑台灣是黑奴盛行的17世紀美國南方邦聯翻版。 更可怕的是除了新聞所報導的案例以外,還有無數藍領、白領台灣勞工,依舊面對著無薪加班、...
全球脈動
楊佳恬
4 月 10,2017
全球城市共同的挑戰以及渴望──參加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研討會有感
你知道世界上目前包括最多歐洲國家在內的組織叫什麼嗎?是歐盟(EU)嗎?不是。是北約(NATO)嗎?也不是。答案是: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英文為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簡稱OSCE。 對於我們台灣人來說,OSCE可能較為陌生。但它在國際舞台上,對於維繫歐洲、北美、亞洲之間的平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教育文化
王昱法
4 月 09,2017
回應〈家長寧選私校棄公立〉一文:教育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關係
秦靖於4月4日發表的〈家長寧選私校棄公立,教改問題在哪裡〉一文,左批教改專家活在象牙塔中,右打教改團體無限上綱個人自由。在文中,這些畫錯重點的教改主事者,是助長私校招生、強化分數主義,令學生飽受折磨的罪人。身為台師大教育所的學生,我無意替教改說話,但這篇文章罵人力道有餘,眼光卻狹隘得難以忍受。 首先,秦靖的教育視野太過狹隘,導致他無法看到教育與社會的關係。家長送小孩去讀私立中學的兩大主因,...
社會安全
李欣怡、陳貞樺
4 月 06,2017
【女人想想】我們都以為自己不會是報導中的主角—談無所不在的約會暴力
小惠與阿泰是人人稱羨的班對,尤其阿泰對小惠呵護至極,每天早晚的溫馨接送並早早安排好三餐要吃什麼,不管上下課,兩人總是形影不離的彷彿連體嬰相隨。 一開始小惠很享受公主被寵愛的感覺,但這樣細微不至的關照卻慢慢變了調。每天只要沒有上課,阿泰就會打電話問小惠現在在哪裡、和誰在一起、在做什麼事情,小惠沒接到電話,阿泰會一直打電話、一直傳LINE,直到小惠回應為止;當小惠受不了想躲起來獨處時,...
社會安全
楊憲勲
4 月 05,2017
何日偕行來時路──台灣道路設計再思考
父祖走過的路,現在繁榮起來了,車多了,道路拓寛了,可喜可賀!但是,可別攜兒帶孫的去緬懷祖上榮光,去回首來時路喔!因為那是找死,走在那裡被車撞死是自己的錯。台灣的道路90%是不考慮行人的,不只是郊外的幹線道路没有行人專用道,連人口密集的市區,也没有考慮行人。 在日本,很難找到没有人行道設計的路,即使是通往羽田空港的,幾乎没有人會去走的幹線道路也設有人行道。他們認為,道路的第一順位是給人走的,...
‹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