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賴天恆
五月 03,2016
古書,道德的假萬靈丹
日前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女士宣稱,「現在社會上價值混淆、是非不分,應從小學習古書,讓大家更能認識做人做事的道理。」事實上,社會上一直不乏這類的言論,比方說目前還沒下台的總統馬英九先生時不時提倡讀經,嘴巴上說的理由就是「讀經具有道德教養的效果」。每逢大型考試「國文科」有所變動,以及每年五月四日就會跳出來開記者會的「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更指控不讀古書導致年輕人「無禮、無義、無廉、無恥」、「沒有認同、...
社會安全
蔡榮裕
五月 02,2016
恐懼和無力感殺死隨機殺人犯的故事
最近一篇報導湯姆熊殺童案犯罪者的文章〈血是怎麼冷卻的:一個隨機殺人犯的世界〉,寫出了強烈強力卻令人無力的故事。我們如何看待這種故事呢?這是寫實報導或是小說呢? 其實我是希望它只是小說,到底它是真實故事或是小說會比較讓人們思考呢?我試著談論記憶的課題,尤其是如果記憶涉及法律課題,以及有法律責任的歸因時,這種故事裡涉及的記憶問題就需要更多角度的思考。 以下的論述是一種通論,...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Mattel
五月 02,2016
【島嶼邊緣】數字台灣:漠視交通安全不守規則的代價是3.1%的GDP
拜行車紀錄器之賜,台灣不上進的電子媒體與網路媒體有了便利的新聞題材來源,台灣人不守交通規的窘態在網路上與媒體上廣為流傳。看到相關交通違規影像的網友無不咒罵聲連連;然而,又有多少人在咒罵之餘,要求自己與周遭的親朋好友務必遵守交通規則? 過去數年來,台灣人最喜歡以「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自傲;然而,台灣「最醜陋的風景也是人」。除了台灣人製造台灣醜陋的地景之外,台灣人在道路的行為更是可怕,...
全球脈動
陳怡秀
4 月 29,2016
【日本想想】 台灣人穿和服「歹看」? 美學教育就在體驗之間
知名作家兼政論家楊照日前在臉書上貼了一篇感嘆文,提到他這陣子去京都的經驗不太美好,原因之一就出在許多台灣人想穿著和服體驗文化卻缺乏美學教育,成為賞花畫面中最糟的破壞,引起熱議。我同意楊照老師在文中提到的一些關於日本的花見傳統之美學講究,也感慨於景點中為了防堵、提醒觀光客設下的柵欄成為景色中的突兀存在,但對觀光客的文化體驗以如此嚴苛的標準看待,倒覺得有些矯枉過正。 和服,「和」之「服...
社會安全
呂欣潔
4 月 27,2016
【欣潔想想】 「照顧」的真諦:讓身障者得以自立!
幾週前我有幸參與一場「長照服務法照得住嗎?以身心障礙者的需求出發」座談會,因過去十年長期照顧以服務65歲以上老人為主,至於有照顧需求的身心障礙者,則以50歲以上為主,排除了50歲以下的身心障礙者,初步估計有五十萬人以上的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完全無法享受到長期照顧相關的福利。 因此,在台灣的長期照顧服務相關討論如火如荼展開之際,...
中國問題
曾昭明
4 月 26,2016
帝國是如何失敗的?──習近平與「中華型帝國過度擴張」
為何諸多發展中國家會在經濟發展上失敗而非走向普遍的富裕?最近流行的的見解是:因為這些國家具有榨取性(extractive)而非包容性的(inclusive)的制度架構。其實,倒轉這種觀察視角,人們或許也可以追問另一個對台灣迫近的問題:為何有些已發展或發展中的大國,會走向惡性的帝國擴張,而淪為世人眼中的「流氓國家」,卻非國際社會上的「公共財」供給者? 帝國是如何失敗的?這個問題,...
政黨政治
許恩恩
4 月 26,2016
見微知著:張景森以及未來的新政府
張景森代表著「開發派」官員,過去在都市及土地的制度和事件中惹出不少爭議,與倡議合理制度、公平分配及人權保障的民間團體大相逕庭,因此,許多反迫遷團體和訴求居住正義的社運參與者對張景森本無好感;然而,從這次臉書的惡質發言風波裡面,更可以看出這個人除了發展價值與治理概念以外,在姿態上有多麼不適合當政。 郝龍斌時期台北市政府喊著「台北好好看」政策,在缺乏整體性規劃和治理圖像的狀況下,...
教育文化
謝宇程
4 月 26,2016
【學與業壯遊】 大學門牆應該拆掉,安裝「蟲洞」──大學的藝術之三十
曾經參加一個關於大學改革的研討會,其中有一個大學主管舉手發問:請問您覺得,什麼叫做一個「國際化大學」? 我身旁的講者,以學術研究的眼界高度為切入點回答了這個問題。雖然這個問題一開始不是問我,但我還是接過話頭,從教學面切入: 「我有一個想像,國際化的大學可不可能是這個樣子:當我到某個教室上課的時候,是一個瑞士老師透過網路影音即時授課,同時,有墨西哥、英國、俄羅斯、香港等各地的學生在聽課...
司法人權
法官改革司法連線
4 月 25,2016
量刑怎樣行大家講分明──幾位基層法官的現身說法
近日由於肯亞事件中海外臺灣詐騙集團之司法管轄權問題,意外引起各界議論臺灣司法是否量刑過輕,以致屢屢輕縱詐騙集團。針對外界的聲音,身為第一線實務工作的法官,我們認為有必要就實務上常見的量刑慣例說分明,並提出我們的呼籲,以供各界思考。 我們初步歸納司法的量刑實務,有四個主要傾向:1.量刑從法定最低度刑開始加;2.存在從重量刑因子及加重其刑事由刑度都加很少,...
歷史書寫
,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Mattel
4 月 24,2016
【島嶼邊緣】綠色警總、綠色恐怖?陳文成命案告訴台灣人何謂警總與恐怖!
為了推動轉型正義,民進黨提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並於2016年4月15日首度在立法院進行表決。想當然耳,國民黨不想被台灣人知道當年國民黨戕害台灣人民的黑幕歷史,所以極力反對。國民黨除了抗議外,也高舉「轉型不是抄家、追殺不是正義」、「多數暴力何來正義」、「民粹加霸凌、轉型不正義」等標語,並高喊「反對多數暴力」強力杯葛《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條例)。 由於國民黨反對《促進轉型正義條例》,...
‹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