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馬英九為何抗拒國是會議?

友善列印版本

馬英九執政,台灣前途茫茫,國事如麻痺的麻。2012年11月,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與蔡英文就要求馬英九針對台灣沉屙的國家問題舉辦國是會議,但馬英九只想要寡頭政治摸頭式的自創「國政諮詢會談」。2013年1月,民進黨再度提出國是會議的要求,馬英九依然想要摸頭會談。

最近,包含洪仲丘事件、大埔、核四、財經、服貿等諸多問題,促使蔡英文與多位民進黨、台聯立委在今日(8月9日)再度呼籲馬英九召開國是會議,並希望國防、核四、兩岸、國民年金及修《公投法》等7項列為國是會議優先議題,不過,馬英九依然只要寡頭政治型態的摸頭「國政諮詢會談」,只想邀請幾個在野黨大頭泡泡茶、聊聊天。

「國是會議」(National Affairs Conference)在台灣扮演過極重要的角色,國是會議成員涵蓋了各界的代表,不是只有政黨的代表,民意基礎與代表意見更是超越了國會的層次。1990年的國是會議,為台灣民主政治奠定了穩固的改革基礎。

1980年代末期,台灣經歷解嚴、解除報禁與黨禁,台灣政治社會活力奔放。但是,1990年初,國民黨發生改革派與保守派的主流與非主流之爭;3月13日,萬年國代還自行通過「臨時條款修正案」,將1986年選出的增額代表任期延長為9年,被嘲諷為「山中傳奇」。緊接著,成千上萬的學生群集中正廟廣場要求政治改革,呼籲召開國是會議。於是,國是會議就此誕生。

1990年6月28日至7月4日,150位來自各界的代表區分為5組,在圓山飯店召開國是會議。當時,被美國新聞週刊譽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指定馬英九擔任國是會議籌備會副執行長,國是會議期間,馬英九也名列國是會議第5組成員。

1990年國是會議達成了廢止動員戡亂、修憲、國會改革、總統由公民選出等共識,在總統選舉方法方面,因為有「直選」與「間接」兩意見,所以沒有做出總統直選的共識決議。事實上,與會的代表多數主張總統直選,以中國時報在1990年12月對國民黨34位代表、民進黨7位代表、無黨派17位代表、其他政黨1位代表的調查為例,多數的代表贊成總統公民直選。至於馬英九,從頭到尾都是反對總統公民直選。以1990年6月29日國是會議第5組會議為例,多數人主張總統直選、廢除監察院,反對這兩項主張的第5組成員馬英九在當時的「表情凝重」。

無視於國是會議代表多數主張總統公民直選,國是會議後,馬英九依然繼續推銷他的總統「委任直選」;1991年、1992年,馬英九不在乎多數民意要求總統「公民直選」,馬一直強推「委任」選總統,堅持「委任」和「公民直選」沒有不同,一直到「公民直選」塵埃落定,公民直選的民意才狠很甩了馬英九一巴掌。

馬英九如同他自己所言「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始終與民意為敵。當1991年討論是否廢除思想叛亂罪,還給人民言論自由的刑法一百條修正案,馬英九就是站在反對修法立場。當1992年,王作榮與民意都要求廢除特權的「甲等特考」時,「甲等特考」狀元馬英九依然持反對廢除的態度。2003年,當民意要求「公投」時,他說公投像中國在搞文革。現在,當大家反核四時,他堅持要核四;當民意反服貿時,他說服貿很好。

現在,在野黨希望召開國是會議,但由於國是會議必須涵蓋各界代表的意見,而不是只有馬英九小圈圈的意見。習慣與民意唱反調的馬英九,習慣玩小圈圈決策政治的馬英九,到現在還是不習慣民主。因此,一向反民主的馬英九,不接受全民舉派代表共商國是的國是會議,只想要寡頭政治的國政諮詢會談,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因為這就是馬英九啊!!

[新聞] 馬英九拒絕國是會議!邀蔡蘇 國政諮詢會談

[新聞] 國是會議 蔡英文:聚焦七大議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