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馨想想】從《當男人戀愛時》看陪伴青少年練習愛

友善列印版本

《當男人戀愛時》這部電影在上映時座無虛席,隨後Netflix上播出時,再度躍升為排行榜第一名。雖是翻拍自2014年的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在場景及情節經過在地化後,也被認為是接地氣又吸引人的「台式浪漫愛情劇本」;但在「性別意識」逐漸提升的現在,也有人提出劇情中對「恐怖情人」和「性別刻板印象」的過度美化。

當看完這部評價兩極的電影時,哭到眼睛紅腫的我,有些分不清自己是被看似浪漫的劇情感動,還是對女性在社會上和關係裡的狀態感到無力,於是在這些感覺沈澱以後,作為長年進行「親密關係」及「青少年情感教育」服務及宣導的社工師,我展開了將傳達「大眾文化」的電影作品,與自己工作經驗互相對照的反思。

《當男人戀愛時》確實反映了在父權社會中的現況,劇中人的互動在親暱關係裡看似真實,卻並非每個人心裡深處的需求和期待,也帶給我更多宣導情感教育的靈感和動力。所以,從娛樂性或教育性的角度,我都是真心推薦各位觀賞這部電影,也很期待將它使用於未來課程的討論媒材中。

一、校園的性教育和情感教育,核心理念和實務操作的落差

進入校園演講宣導,是青少年情感教育推展的重要一環,每一場分享都必須依不同學校的特性調整,不能一套走天下。雖然準備的過程費時,但能和老師、同學或家長直接對話,看見聽眾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或表達他們感到被支持、被同理的反應,都比收到滿意度問卷讓我更有成就感。

但我也曾聽到其他工作者覺得「校園專題講座」是一種成效不佳的倡議方式,起初我以為是倡議長年擔任講師的疲乏,經過這幾年的課程溝通經驗,我得承認在某些主題上,講者期待推廣的理念,和實際能談到的內容有所落差,確實會影響熱忱。例如「性平教育」相關宣導,有時會因為校方認為「內容看起來有爭議」而被刪減,著實讓人感到無力。

現行法規規範學校每學期至少辦理四小時的性平教育,在這些基礎時數裡,由講者和同學們分享性平觀念。但事前溝通課程內容時,校方往往期待講師能講述法律和醫療層面的「知識」,想要透過教條式的資訊,強化學生在情感關係上不要犯錯的警覺。

然而,性平教育中一項重要的核心理念,是培養社會性情感、提高情緒情感的自我調控能力,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使其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徵。但在實務上,校園裡短短的四小時性平教育,卻只能讓孩子們學到用最低的底線去了解愛的「形式」,過程中圍繞著:做什麼會觸法、懷孕了很麻煩,或傳遞出年紀多大才適合談戀愛等,卻還沒有機會學習並探索何為「愛與尊重」。

我相信,校方這樣的課程期待,絕不是大人希望剝奪孩子體驗愛的可能性,而是基於保護的立場,希望孩子降低受傷的痛,卻不知道延後了解和學習面對「感受」的危機。

《當男人戀愛時》的女主角皓婷,即使完成學業,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卻不知道面對男主角阿成的時候,那些感受裡有多少比例是「喜歡」、又有多少是「不舒服」。到最後阿成拼了命也要還錢給皓婷時,皓婷大喊:「你以為你欠我的是這個嗎?」時,彷彿具體呈現出教條式的性平教育,讓人誤解了表達愛的方法,看不見除了複製其他人展現愛的形式之外,其實可以更深處表達愛或其他的內涵。

二、陪伴家庭處理問題時,看見立場的異同之處和愛的核心

平時我在勵馨的服務族群是面臨「非預期懷孕」的青少年及其家庭,這個族群可能會被評價為「小孩養小孩」,是不成熟的代表,彷彿所有的問題皆因這個「不成熟」而起。但除了看見他們因為不成熟而產生的衝動和性知識不足等問題,我們能不能也看見交織在其中對「愛」的渴望;看見年輕人可能的性行為是一種對依附和親密關係的交換;家長的嚴格管束或干預決策,可能也是他們能想到用來保護和愛孩子的具體行為。

而身為助人工作者,也必須看見在現實環境的限制下,每個人如何呈現自己未被滿足的需要。當家庭中的青少年懷孕後,面對養育和生涯發展的抉擇,要如何在看見全家人表現出的立場差異,又要看見其中共同的對彼此的愛和愧疚,雖然看懂的瞬間非常感動,但必須承認這是一段不容易的歷程。

雖然在電影中並未提到非預期懷孕相關的情節,但卻將華人家庭裡「不說出口」的愛人習慣呈現得淋漓盡致,以忍耐和犧牲作為愛的基礎,看似有高度的包容性,卻很難讓人真實感受到滿足的愛,或甚至解讀這有遺憾的狀態就是愛的全貌,當愛的需求不被滿足,人的孤獨便不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往往是看起來「像愛」卻「不是愛」的替代品。

就像電影中阿成對家人沒說出口的愛,也對照出在家庭裡的孤獨,需要再三犧牲自己,以滿足其所理解的家人的需求,最終沒有得到正面的回應,甚至養成了這樣不被理解的愛人習慣,進而複製到和皓婷的關係裡,其實所有人最初渴望的都是自己和所愛之人可以幸福,但強調犧牲和忍耐的結果,卻是關係裡多人的孤獨。若是掌握了這個愛的核心,陪伴家庭面對孩子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是辛苦而甜美的。

三、影視作品對於教育和社會氛圍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有不少人認為《當男人戀愛時》的電影情節,會讓人錯將「恐怖情人」的行徑當成是浪漫的愛情,尤其當電影加入動人的「台灣元素」讓其達到「現象級」的國片程度時,不免讓人擔心「不習慣思考與討論」的讀者會進行粗糙的「本質仿造」。

確實影片中那些以「都是為你好」為基礎的情節,並不是好的愛人方式,包含強迫接受的追求和傷害自己身體的付出等,但若仔細回顧,我們無法確定真正讓皓婷感動的是什麼,而阿成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或許有很多方法需要修正,但這些來不及被修正的作法,不正是最適合作為和孩子們討論的題材嗎?這也是我猶豫了一陣子,還是決定以這部電影作為情感教育教材的原因,接下來將會以高中職男同學作為主要的教學對象嘗試這一個以電影為性平教育媒材的嘗試,真是令人期待!

事實上電影這樣具體且已經完成、難以修改的作品,正好和助人工作者習慣的對話形式互補,若能取得平衡,便能透過討論和對話,產生更好的影響力。許多助人工作者在和非同樣領域的人對話時,習慣性的使用專業詞彙,常讓人有距離感,想要舉例又擔心個案保密原則,這時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就是幫助我們「接地氣」的重要媒材,且時時提醒我們「被理解」的重要性,才不會讓性平教育、輔導與倡議工作變得孤芳自賞。

當我在理解羅蘭‧巴特提出「作者已死」的詮釋觀時,曾經偏執地以為創作者的權益絕對高於閱聽人的解讀。然而,身為助人工作者的我,卻又相信被解讀的訊息帶有一定的影響力,好比從小到大的閱讀測驗,我們對作品的詮釋,也決定了作品對我們的意義與影響,我認為作者已死所強調的應該是鼓勵「一起討論」,而非任由讀者隨意表達和猜測,畢竟斷章取義,往往比不讀書更危險。

在現在這個人人都有發話權的社會,作品的話語權更不僅限於作者,連同個人對話和讀者之間的交流,都是作品影響力的延伸。我們在擔心影響力無法被控制時,記得自己在一個自由的國家,只要不偷懶,每個人能有討論的權利。作為一個倡議者、一個社會工作者,我不認為只有創造「一言堂」才能「保護孩子」,我們必須不斷對話,才能有平衡各種的影響力的機會。

最後,回到我看完電影後豐富的感受,哭腫的雙眼提醒我,我和服務對象的關係是平等,卻也帶有責任和使命的,電影裡有讓我皺眉的場景,也有讓我想起遺憾和青春的故事;我也曾陷入社會對女性照顧者的期待,且在成為助人工作者以後,幾度影響我的私人關係;當我看見陷入不平等的親密關係,卻無法自拔的服務對象時,我能有力量陪伴卻保持警覺,因為在那一刻我是社工師,也是自己,是一位二十幾歲的平凡女性。

我那不完美的生命歷程,和服務對象的人生都是美麗的,「當男人戀愛時」也可以是「當我們學愛時」,願我們都能認真感受生命,學習愛並感受到愛帶來的滿足與喜樂。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