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總統的高等教育改革:韓國的「修能」考試(下)

友善列印版本

往前閱讀:文在寅總統的高等教育改革:韓國的大學入學「修能」考試(上)


關於韓國目前實行的修能制度,簡單介紹如下:

隨時考,根據學生生活記錄簿總合、議論文和實際技能等3個項目來決定是否錄取。大約9月中旬開始接受申請,12月中公布結果。每個學生最多可以申請6所大學,每所大學的選拔標準各自不同。有些大學在3個項目當中只採用一個項目,有些大學選擇兩個項目。對修能等級也是一樣,有的大學指定等級的標準,有的大學不看等級。

韓國的高中教育課程為3年,要修13門課。修能只考6門課:國文、數學、英文、韓國歷史,探究(地理/科學中選一門)以及第二外語/漢文(選一門),滿分為450分。從早上8點開始,考到下午5點,一天就結束。

11月中考完修能,過三、四個禮拜就可以收到成績單。其實這個等級制度還是議論紛紛,好比說有的學生分數本來足夠得到第一等級的,可偏偏那門課目滿分學生特別多,因此才零點幾分的差而拿到第二等級。每年修能結果出來,不難發現為自己的等級喊怨的考生。修能的成績出來就申請大學,這個叫做定時考。

隨時考已經拿走70%的名額,定時的名額只剩30%。定時最多只能申請3所大學,而且重考生的加入,讓競爭率更為激烈。隨時考和定時考錄取比率的落差太大,目前引起很多的爭議。定時考從1月初開始接受申請,2月中發表結果,每年反覆的大學入學戰役就此告一段落。從隨時算起,假如有一個考生運氣不好,隨時考都沒被錄取,經過修能等到放榜,算一算考期整整6個月了,多漫長的考期!

韓國的修能制度的確很複雜,凡是太複雜的制度,必然引起不少問題。先從「隨時」說起吧,在「2」中已經敘述學生生活記錄簿綜合的內容,其中被批評得最嚴重的部分是內申。所謂內申就是指學業成績,內申和修能考試一樣,用等級來代替分數,為了拿最高的等級,每到期中考和期末考拼命準備,可是名額是有限的,修能都還沒考,為了內申等級有些學生提前放棄前途。因為有些大學指定等級標準,達不到等級標準,申請了也沒指望。有些學生執意申請某所大學,而內申上發生差錯時,就失去讀書的動機。

為了拿到第一等級,家長和學生自然會另有圖謀不擇手段。議論文也不例外,在高中整個課程當中根本沒有寫議論文的課程,學生必須另有準備。寫自傳也要下一番工夫,需要潤筆的過程。總之,學校提供的公共教育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學生自然會找私人輔導的辦法。

對修能制度,韓國的教育部歷來只求一樣東西,就是讓公共教育正常運行。可現行的隨時制度是與這種理念剛好背道而馳的。修能考試的出題方式也引人爭議。拿數學來做例子,有教育部指定的課本,課程為3年。修能數學題一共35題,單以課本為主準備考試的話,頂多答對7題,其他題難得碰都不能碰。按理說認真讀課本,考試順利過關才對,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不只數學課如此,其他課目也大同小異。事已至此,大家吵著上補習班,家長認為扎實基礎更重要,念小學就開始送上補習班。根據統計處資料,2017年度的課外輔導開支總額已達韓幣18萬億(台幣45億),小學/中學/高中生人均每月支出平均為27萬1千韓幣(約台幣7,400元), 70.5%的學生在接受私人教育,每周平均花費6個小時,私人教育的開支每年都在增加。

從教育部的立場看,公共教育的正常運行是不可放棄的。但是如果著重公共教育課程,考題變簡單,大家都考得不錯,修能就無法發揮選拔人才的鑑別功能。萬一維持現狀,韓國教育部要主導的公共教育的正常運行會被課外教育市場埋沒,在兩者之間真的是左右為難。

在這種情況下,去年5月選總統時,文在寅總統提出關於改善修能制度的公約,要實行修能絕對評價體系。該公約當時備受矚目,教育部本來去年8月要公布改正修能的方案,但是以處理得太匆促為理由引起反彈。

為了研究修能的新方向,2017年9月正式組織直屬總統的「國家教育會議」,是和教育部分離的獨立機關,該機構專門審查有關教育改革,培養人才等事宜,今年8月3日公布2022年度開始實行的修能試案。至於細節尚待研究,大致上的方向如此:

1.注重修能,縮小隨時:廢掉隨時的要求已經持續好幾年了,但是反駁的聲音也不小。教育部保持保守的態度,基本上著重修能,隨時和修能的名額比率要大幅調整。教育部向國家教育會議提請反映教育部的立場。由此看來隨時制度會縮小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真的廢掉隨時,就再次回到2002年以前的考試制度。

2.運用修能絕對評價體系:修能成績單上提供原始分數,把整個考試科目轉為絕對評價體制。和等級制同步進行與否,現在還未定案。如果採取這種方式,將是回到過去學歷考試時期。

3.統合申請大學期間:把隨時和修能考期調整為同一的期間,一併申請大學。

雖然是初步的試案,該公布引起了很多的爭議,找不到所期待的新的方向,反而好像要回到過去的錯覺。而且教育部和國家教育會議的見解也不是很一致的,看來還有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韓國已經歷過十幾次的考試制度的變化,應該明白完美的制度少之又少,也許問題不在於制度本身,而在於對待制度的態度。

在日本殖民時期,帶領韓國臨時政府的金九先生寫過一篇文章,叫『我的願望』,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我希望我的國家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國家,…我只希望我的國家擁有強大文化力量,有了文化力量,才會讓自己幸福,進一步可以造福人類,把弘益人間的理念擴展到整個世界。只有通過教育,才能達到這個理想,在這裡我想強調教育是多麼重要的。」

這段話至今在韓國人的心裡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認同金九先生的這段話指引我們教育該走的方向。金九先生對教育的理念,提醒我們該回到教育的出發點。儘管修能制度變化無常,爭論不斷,只要記得出發點,就可以不斷摸索,互相切磋,為我們的後生修個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