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想想】花是奢侈品還是生活必需品?

友善列印版本

「戴洛維夫人說她會自己去買花。」英國的意識流小說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以這一句簡單的話開啟了小說《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的序章,以及主角戴洛維夫人為丈夫晚宴的準備。對戴洛維夫人這樣一個英國貴婦人來說,一天的生活就從出門買花開始。

花對歐洲人可以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不只英國人愛花,波蘭人更是生活中處處都能看到花的蹤跡。雖然波蘭的物價和台灣差不多,但在波蘭生活的這幾年裡,最讓我驚豔的莫過於超市裡那大把大把便宜到不行的鬱金香、玫瑰花跟康乃馨,而且幾乎一年四季都有鮮花供應,不用擔心買不到。如果去波蘭的連鎖超市晃個一圈,就會發現裡頭總是會有一區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鮮花或盆栽,而且價格都非常親民。例如,我就曾在小瓢蟲(Biedronka,波蘭的一家連鎖超市)買過一束七朵4.99茲羅提(約40塊台幣)的紫色鬱金香。

其實來波蘭以前,我並沒有買花的習慣,更沒有送別人花的習慣。印象中我在台灣只買過兩次花,一次是十幾年前(或可能更久,二十幾年前)在小七買的荷蘭進口紫色鬱金香,當時好像是一朵一百多塊台幣;另一次則是之後的某一年我們家淑合(我娘親)生日的時候,我到花店去挑了一朵向日葵給她當生日禮物,但淑合收到後並沒有露出高興的表情,反而說我「浪費錢」。但在波蘭,幾乎每一位波蘭媽媽都愛花,而且是愛到不行的那種!

隆金娜・卡奇瑪洛夫斯卡(Longina Kaczmarowska)老太太,今年76歲,和女兒、女婿雖然不住在一起,但都在比得哥什(Bydgoszcz)生活。她說她最喜歡收到的禮物就是花了。如果是送禮物給別人,她也會選擇送花給女性朋友,但給男性朋友的禮物則限於紅酒或書;紅酒是給一般朋友的正式禮物,書則是給關係比較親密的男性好友。

「因為波蘭的男人都不喜歡花,而且女人送花給男人也很奇怪。」隆金娜老太太繼續說道:「我覺得花對波蘭人來說真的很重要,而且還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例如,玫瑰花象徵愛情,百合花象徵純潔,蘭花則是優雅的代表。這些花當中,我最喜歡玫瑰花了!我先生還活著的時候很常送我玫瑰花,而且不一定只限於重大節日才送。例如,他年輕時常常得去別的城市工作,因為每次都得很早出門,不忍心吵醒我,他就把當天要送給我的玫瑰花掛在門外的手把上。我記得有一次鄰居的一個婦人看到後感動到不行,還哭著對我說:『妳先生也對妳太好了吧!』我想她當時應該是很羨慕我吧。(笑)」

「那您覺得花和波蘭的馬鈴薯一樣重要嗎?」我會這樣問是因為我認識的一個波蘭音樂家朋友到維也納去唸書,他就曾跟我說過他在維也納最想念的食物就是波蘭的馬鈴薯了,每次回到波蘭一定要吃上個幾盤才捨得再度離開波蘭。

「我覺得是耶,現在有的時候我也會給自己買花。你想想,在室內擺上各式各樣的花,看了讓人心曠神怡,這就是波蘭人的生活情趣啊!」隆金娜老太太笑容依舊燦爛。

「那您最喜歡到哪兒去買花呢?」我繼續問道。

「我習慣到傳統市場買花,因為那兒的花最便宜,也最新鮮。」隆金娜老太太補充說道:「我其實不太喜歡去花店買花,因為花店的花常常都放很久,而且價格也比較貴。」

因為曾在花店買過一、兩次花,真的發現價格明顯高了些,所以我接著問:「那您覺得花店在波蘭有存在的必要嗎?」

「當然,畢竟總會有人臨時需要買花的呀!」隆金娜老太太補充說道:「像許多重大節日我們都需要花,但是你知道的,波蘭的傳統市場並不是開一整天,或隨時都有在賣花。而且花在波蘭的婚禮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我們會用花來裝飾婚禮現場,而且客人也常常習慣送花給新人,但只有花店賣的花才可以幫你做特別的包裝。所以我覺得雖然花店的花比較貴,但絕對有存在的必要。」

那波蘭的年輕人對花又有什麼樣的感覺?為了知道答案,我問了幾個三年級的女學生:「妳們希望收到什麼樣的禮物?鮮花、紅酒、巧克力或其它禮物?」

喜歡宅在房間打電動的寶嫣第一個舉手:「老師,我不喜歡花,花放久了會『死』掉。(老師按:是「枯」掉吧!?)我也不喜歡紅酒,因為我不喝酒。巧克力我也沒特別喜歡,但巧克力蛋糕我可以接受。」寶嫣總是喜歡給一些很有自己想法的答案。

麗茶則覺得家裡的花太多了,多到讓她有點反感:「我沒有特別喜歡花,因為我媽媽很喜歡花,應該說,她太喜歡花了!她不但種花,也買花,所以我們家裡到處都是花。我真的覺得夠了,太多了,不要再送我花了。」

喜歡紅酒的晴佳也不喜歡花,她的理由和寶嫣的一樣,都是花會「死」掉。另一名同學星雅雖然喜歡花,但更愛紅酒和巧克力。而麗雅則三種禮物都喜歡,但最希望收到的禮物是花。她給了一個有趣的理由:「因為巧克力跟紅酒我可以自己買,但自己給自己買花很奇怪吧。」

「那妳們覺得送禮物給男生,可以送花嗎?」我問。

麗雅覺得送花給男生很奇怪:「我想,送給男生的禮物最好還是送吃的或喝的,因為他們喜歡,像紅酒、伏特加或巧克力都行。」大家都點頭如搗蒜,但其實麗雅的答案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我認識的幾個波蘭男生就明白說過他們不喜歡花。

我接著問:「如果是國際婦女節,妳們會希望收到花嗎?」我會這樣問是因為每年三月八號這一天,街頭的花店前一定擠滿了人。許多波蘭男士會趁著下午四、五點的下班時間,趕在回家前為太太或媽媽買上一束花。

「當然希望啊!」這個時候的晴佳突然覺得花比紅酒更有吸引力。

麗茶也覺得花是國際婦女節重要的象徵:「我想三月八號這一天應該每個女生都希望收到花,因為這是每個女性的節日。」

這時寶嫣插話了:「國際婦女節的時候我也不想收到花,我不喜歡花,拿到花好麻煩啊,還要想辦法丟掉!」

我故意看著寶嫣:「我知道妳不喜歡花,所以我沒問妳啊!」全班一陣爆笑,我繼續問:「那寶嫣,妳國際婦女節希望收到什麼禮物呢?是電玩之類的禮物嗎?」寶嫣眼神一亮:「很好,那個可以。」大家又是一陣爆笑。

我轉移話題:「華人認為開門七件事包括柴、米、油、鹽、醬、醋、茶,那對波蘭人來說,生活必需品該包括哪些東西呢?」

大家開始腦力激盪:「馬鈴薯、香腸、麵包、蛋糕、巧克力、紅酒、伏特加…」

「那花呢?」我突然插話。

「花不是吧?」麗雅雖然喜歡花,但覺得花不能算是生活必需品。

我根據我在波蘭的生活經驗提出我的看法:「可是我在波蘭的任何一家連鎖超市都可以買到很便宜的花耶,這樣不能算是生活必需品嗎?」

麗雅堅持她的看法:「我還是覺得不是,因為波蘭人是重要節日的時候才需要買花。」

「但是波蘭重要的節日太多了,會用到花的場合也非常多,再加上妳們的媽媽都在家裡面擺滿了花。這樣來看,花可以算是波蘭人的生活必需品了吧?」我說完,大家開始相視而笑。

相比之下,花在台灣可以算是一種奢侈品了。目前任教於高雄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的唐綺霞本身就有買花的習慣,家裡也經營傳統花店多年。她認為,和波蘭相比,台灣的花價普遍偏高,花絕對是一種奢侈品。雖然花可以怡情養性,也可以為住家增添幾分生活情趣,但大部份的台灣人其實不太會花上大筆的金錢買花。根據她在家裡花店幫忙的經驗,通常只有在每個月的初一、十五跟清明節才會出現買花的人潮,平時反而很少會有客人固定來買花裝飾住家。很顯然地,大部份的台灣人看重的是花的實用性。

位於台中市的派花理室(Pi Flower Lab)是一家都會型花店,擔任店長的林正岳也認為花在台灣是奢侈品。有別於傳統花店的經營模式,派花理室的主要收入來源除了來自於開幕、結婚、入厝或各個重大節日外,店內偶爾也提供民眾學習花藝手作課程。林正岳笑著說,他的業績其實受到農民曆的影響非常大,因為整個農曆七月很少有活動,所以客人對花的需求量降到最低。不過他進一步解釋,台灣的花價高居不下和物以稀為貴無關,畢竟台灣只有少數的花是仰賴進口的。因為地形及氣候的關係,台灣花店賣的花還是以國產花為主。但也因為國產花都是批發而來的,所以價格的高低跟需求量有關,例如情人節或母親節的花價就會特別高。另外,因為台灣人沒有買花的習慣,花的流通性低,這也間接造成了花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他更進一步指出,台灣人以食為天,如果買兩朵玫瑰花的錢就可以用來買一個便當,多數台灣人還是會先選擇吃飽、吃好比較重要。最明顯的就是,在辦婚宴的時候,台灣人會願意花大錢辦一場ㄧ桌三萬塊的婚禮,但只有少數新人會願意把錢拿來買花佈置婚禮現場,給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

在我來波蘭以前,我也覺得花是一種奢侈品。但來波蘭以後,我開始入境隨俗,偶爾也會給自己買上幾朵鬱金香,擺在室內除了看了讓人賞心悅目外,還可以因為心情變好而增加工作效率。我只是好奇,常常給自己買花的隆金娜老太太,如果生活在花價居高不下的台灣,還會不會每天給自己買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