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上)

友善列印版本

年輕人出國留學,過去幾十年在台灣魅力不減。而畢業後究竟要留在國外發展,還是歸台報效國家,是幾乎所有留學生都會碰到的問題。

由於問題依舊,很多文章如Mr.6的「為什麼我們要回亞細亞」,在留學生圈中流傳已經有五六年了。最近這篇文章又浮出檯面,讓敝人重新開始思考這問題。對於Mr.6,論年紀上算學長,而他這篇文章不無其道理。但是這篇文章似乎只探討了台灣留學生在外與別人格格不入的情況,卻沒有去研究選擇在外發展台灣學生的立場。

Mr.6的「為什麼我們要回亞細亞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1)文中提到國外畢竟不像家鄉,而並沒有提到台灣、甚至亞洲究竟哪裡好。如果不是因為是非對錯好壞,而是只因為「我生長在這個地方」而下結論,這似乎就是個先入為主的成見作祟,不是嗎?

(2)這篇文章的重點仍然放在自己的「母文化」是本位,而無法融入美國人的社會。請問今天你去國外留學的目的是甚麼?到底是要去別人國家宣揚台灣文化?還是去深入了解別人的文化呢?

(3)文中有一段提到台灣人在美國生根後,卻要求自己的女兒「不要交外國男朋友好嗎?」試想,移民美國想必是看中在美國這多元文化中不論人種都能享有同樣的憲法人權。如果你在這國家認為自己跟其他人種平等,為什麼你會要求小孩不要跟「外國人」交往呢?

(4)用詞上很詭異,今天若在美國工作甚至定居,請問誰是「外國人」?

在一個地方生長,自然對其有保存一種無可取代的記憶與思念。然而,記憶有甘有苦,在有些最後選擇在外發展的留學生看來,有時對台灣剩下的只有思念。

在外求學和工作,我前後認識了數以百計的台灣留學生。自己粗估,台灣留學生大致上分為幾種:第一種是因為認知國內的教育缺乏特定師資、設備、經費等,因此針對這幾點選擇國外學校進行重點進修,這種留學生比例不到10%;第二種是「認為」國內教育不好,另外又「聽說」某某國的教育比台灣好因此依知名度挑選幾家該國的高等學府進修,這種學生估計占了30%左右;剩下的第三種學生,出國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唯一的動機,就只是因為他們認為在拿國外學歷比較好在崇洋媚外的台灣就業市場中去壓本土畢業生。

我認識留美的台灣留學生中(指沒有綠卡或公民身分的台灣學生),可能5人中只有一人會留在國外發展。這只是我個人的觀察,但從中這經驗中我開始了解到為什麼。

以碩士班現在多為兩年內、甚至一年內就能畢業的情況看來,多數碩士生畢業時,英語還是無法跟人流利溝通。在這一兩年內,台灣留學生通常都會到該國各地去旅遊,該玩的應該都玩過了。而到了要找工作的時候,其實很多留學生想要留下來,但是一方面因為自己持有國際學生身分,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不理解當地的文化,找工作處處碰壁。

不可否認的是,留學確實不容易。要學習另一種語言、要習慣另一種文化,同時還得兼顧課業,沒有人認為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我們除了探討結果以外更應該思考原因。以在美國留過學的學生為例,相信以下的故事你不會感到陌生:開學前,你參加學校召開的國際學生說明會,會場每張都是「外國」面孔,或許因為英語不好,你選擇不說話。沒多久,在會場你聽到了孰悉的台灣腔國語;不,或許你學校台灣人很少,你聽到了京腔的國語,你總算鬆了口氣。你不由得上前:「你們是中國人嗎?」 就簡單這句話大家開始閒聊。不久,學生會的「阿多仔」志工前來問你是否有問題,你們都笑了笑,搖了搖頭。最後,你跟這群「同鄉」的朋友出去吃飯。開學後,你跟著這群朋友參加了台灣或中國學生會。平時一起去買菜、一起吃飯、一起打麻將、一起唱KTV。兩三個月後,大家已經形影不離。

慢慢地,走進教室你碰到了你認識的美國同學,他用英語問你「嗨,你好嗎?過去這周末做了些甚麼?」 而對此你可能都會回答 「噢,沒甚麼,就讀書而已,哈哈......」。不久,你的麻吉來了,坐下後用國語開了句 「這幾天在幹麼?」,你們卻開始聊著上個周末跟朋友開車去州立公園、去吃大餐、去看電影等,一直聊到上課。下課後走過校園,你看到了同班同學在草地上彈吉他,你跟他揮手打了個招呼後從容離去。或許是因為語言能力不好,或許是因為文化有差異,總而言之,跟外國人講太多話很彆扭。

有天,你跟同班同學做分組專題,同組可能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外國」同學。熬到了11點,可能一位白人同學站起來說「我好累,我們去隔壁的酒吧吃個宵夜喝點東西再回來吧?」你可能笑笑地說 「不用了,我還有事情要做」。語畢,整組人走了,丟下你跟你的麻吉。你跟你的麻吉認為事情沒做完不該浪費時間,但是其他人卻認為適度休息才能夠發揮最高的功效。或許是文化不同,或許語言上有障礙所以大家都懶得解釋,總而言之,你們都不想多說。

再過幾個月,明天的超級盃(美式橄欖球)為美國一年一度之運動盛事。你一樣選擇了和同鄉麻吉一起看比賽。或許你所在的城市球隊贏得了冠軍,被這氣氛感染麻吉們選擇到市中心去跟狂歡的人們湊熱鬧。到了市中心,有些人臉上塗滿圖騰、有些人裸著上半身在街上奔跑、有的人拿著點了火的樹枝在路上大喊「我們贏了!」。你跟麻吉們看了,被這些瘋狂的「外國人」逗笑了,但你們始終與他們沒有互動。

這一切只是部肥皂劇,日復一日。最後,你畢業了。

你開始為工作而面試。走進了一間日光燈通明的小房間,面試官第一句話問你 「你好嗎?過去這周末做了些甚麼?」為了這面試你把過去所有專題、講義都複習過了,但是這句話你卻沒準備應對,所以你依然回了「沒甚麼,就是看書」。你以為這樣會讓面試官覺得你很用功,但實際上,面試官看你反應冷漠,索性就開始面試。或許你在面試題目上表現地差強人意,但別忘了,其實你們同校同系的同學程度都不會差太多。

出了房間,你鬆了口氣。離開前,你聽到另一位面試官與同班的「外國」同學在聊吉他。畢竟這只是閒聊,你也不以為意,從容離去。

幾個月過去了,你依然沒有找到工作。你會覺得自己好像對答都得體,你開始覺得是因為面試官偏袒美國人。當你發現同班的印度人、巴西人也慢慢找到工作了,你得到的結論就是面試官歧視華人。一方面是氣憤、另一方面沮喪,你終於在你的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選擇性實習訓練簽證)過期後,返回台灣找工作了。

(待續)

關鍵字: 教育文化人才台灣留學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