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難倒自己的書單:師大人文經典閱讀的三大失格

友善列印版本

近日,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為提昇國人『人文素養』,並推廣閱讀習慣」,特地舉辦「2016全國高中生人文經典閱讀會考」,讓有意願的學校師生自由報名參加。會考開出指定閱讀書單,並欲仿照網路上熱議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哲學考題模式,分個人組以申論題答辯的方式進行競賽,以及團體組繳交書面報告與成果報告綜合演示進行評比。活動原本立意良善,卻不料經典書單不但引起各方對於高中生能否閱讀、理解經典的爭論,同時,對於經典閱讀與教學方法,以及台灣人文社科教育條件的討論也漸次開展。

然而,我認為師大反而是先被自己的這份經典書單難倒(只是不知道師大有沒有意識到)。暫時放下經典到底讀不讀得懂、怎麼讀的問題,這份書單背後一個更重要的警訊是:師大畢竟與一般大學不同,即使師資培育多元開放後,師大的重要性跟存在感降低,但社會終究對師大的專業有所期待,師大當前的師培、教育專業依舊是其高等教育的競爭力之一。因此,這份書單到底合不合乎師大本身的人文教育事業與專業,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也正因為師大的特性與屬性,這份書單引起的社會衝擊,以及事後師大的反應,似乎不能不討論。

問題一:「讀經典」不等於「跳級」

首先,東吳大學張君玫老師〈書單爭議,誰的「西方經典」?〉文章指出,這份給高中生的經典閱讀書單看似是一個獨立的子計畫,但其實是從師大校內推廣「經典70」計畫當中取出「世界思潮」系列的書單延伸到高中。由於目前查無「世界思潮」課程詳細的課程綱要,所以無從得知課程本身的閱讀範圍是否和高中生的參賽書單相同。但從書單與教學內容共用來看,主辦單位其實沒有要針對高中生或師大學生可能不同的先備知識做調整。換言之,在主辦單位眼中,要不是師大生跟高中生沒兩樣,就是預設了參賽的高中生具備跟師大學生相同的學力。當然如張老師所言:「閱讀能力和年紀和學歷沒有必然關係」,高中生確實也可以閱讀、討論經典,說不定還做得比大學生好。但從師大的教育專業出發,教育者並不能做如是想,因此對師大而言,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缺乏「因材施教」的低級失誤。

這個失誤的關鍵在於,師大如何想像可能參與這次競賽的「高中生們」?確實,在當前的高中體制中開始出現所謂的「人社(資優/實驗)班」以及相關營隊,這些班級或曾參加過營隊的學生,理論上可能具備更多閱讀、研討經典書單的先備知識和興趣,他們當然可以更貼近這個經典閱讀計畫原本預設的師大校內學生,但師大的競賽活動欠缺設計,便宜行事,讓「讀經典」等同於「跳級」,大大提高了門檻,也縮限了可能參與競賽的高中生範圍,這距離師大「提昇國人『人文素養』」的普遍理想,預設可以號召「全國高中生」的目標,是不是還太遠?從此次爭議引起的批評聲浪來看,這些書單明顯不在「一般高中課程」的涉獵範圍內,而我們一直追求的對照組,便是人人稱羨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將哲學考題的應答視為高中畢業必須具備的能力指標。不同的國情,不同的教育思維與資源,卻企圖達致一樣的目標與效果,這正是師大罔顧自身教育專業、缺乏誠意,因而招惹批評的原因之一。師大師生在險峻的現實之下,能不重視專業淪喪的問題嗎?

問題二:「知識普及」與「教育階級化」的矛盾

第二個問題,承接關於「跳級」、並未針對普遍高中生先備知識設計對應書單、輔助教材的討論,繼續展開師大如何想像「高中生人文素養」的問題。儘管參與競賽門檻頗高,但根據師大秘書室3/15的公告,依舊吸引了全國近40所學校送件,最後由文學院選出17組參與競賽。但究其實,如果不是人社班或老師願意補充,這些經典出現在當今高中教育一般課程當中的可能性很低,有可能組隊報名參與這個競賽的學校團隊,若非行有餘力、老師有心,不然就多少有明星優勢(壓力或參展心態)。也因此,師大這種對「全國高中生」參賽的想像,只是一種虛無。校方明知就現下的環境,根本不可能將理解經典視為所有高中生都具備的基本能力,所以,比起普遍推廣,這個經典閱讀比賽反而像是一次針對人文資優生的科展競賽,從校方的回應來看,這更像是師大對高中生以及中等教育現實一廂情願的華麗投射。

舉辦類似的競技比賽不是問題,但問題是,倘若沒有意識到這個競賽活動跟企圖讓經典成為普遍的讀物或教材、讓思辨成為高中生、大學生一般能力的目標相悖反,甚至沒有察覺這個競賽的性質就是高端的,其能力需求不是基本、平均的,只有具備更多機會與運氣的高中生才可能加入這場遊戲,那麼,所謂的「有教無類」,說穿了也不過是複製可能的階級跟精英文化而已。

再繼續追問,這場競賽可能的學習誘因在哪裡?除了入選的每校可獲得補助經費3萬元以外,另需推出至少10人參與會考,團體賽每校一隊為限,最多4人,冠軍獎金1萬元,個人賽冠軍6千元。說實話,經濟上的誘因不高,更多的誘因恐怕還是在於招生,藉由書單重新召喚一些關於「人文」的想像,但實際上是透過競賽直接從高中拉拔出「自己想要的學生」,或學生未來朝向相關科系甄選的資本。假如學生有興趣,參與這樣的活動並不是壞事,但這也反映出台灣當前人文教育理想與功利主義現實的嚴重斷裂──台灣,骨子裡真的很重視人文社科的教育嗎?表面上想仿效法國普考的制度,實務上卻可能導致一種非常封建的結果。沒有文化底蘊跟真正人文思維的環境,功利主義的閱讀誘導印證了多少失敗,已無須贅言。

問題三:「教學原理」與「教材教法」在哪裡?

第三個問題是較技術性的瑕疵,也是目前各方輿論中比較常被提出來質疑的一點。因為在當前的高中教育當中很難看到這些經典,即使是有課程導讀(勉強跟大學生一起共用)、透過老師指導,這份書單也確實需要一個企劃的「理由」。每一部經典,都有其時空背景的衍繹,在2016年的台灣,主辦單位希望這些經典可以架構出什麼大的圖像、脈絡或議題導向?雖然在競賽的實施細則中,主辦單位希望「從指定書籍的某些論述出發,結合生活經驗、社會脈動,在研讀討論中獲得的啟發、批判思考和思辨能力為主」,但這依舊是一個非常空泛、抽象的描述。如果沒有框架、沒有方向、沒有方法,很可能只是根據導讀老師的研究專長或參賽者分散的討論而已。換言之,這場競賽要如何評論參賽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的「思辨能力」與「人文素養」?這畢竟跟老師自己在課堂上實施教學、驗收成果不同。回過頭來說,以仿照法國哲學會考的模式而言,台灣目前關於哲學教育的教材教法仍在實驗、形成中,至少不普遍存在於高中教育的場所內,更何況今天只是一張書單,一次煙火般的便宜比賽。

簡而言之,即使這份書單最後要導向的只是「競賽」,但仍欠缺完整的企劃力、教材設計、教法實施,以及成果評鑑的機制。如果有修過教育學程的朋友,應該知道「教學原理」跟「教材教法」這些重要的概念。但顯然這份書單、這個競賽,並沒有顯現師大的教育專業。

總結來看,師大開出來的書單、競賽的方式,以及事後的反應,既不「因材施教」,也不「有教無類」,而且還缺乏「教育專業」。儘管貴為師範體系的龍頭,如今面對少子化的招生衝擊、由師大轉型為綜合大學轉型的艱困階段,當老師已經不是師大學生最主要的選擇,但至少教育專業仍舊是優勢所在,同時也是許多學生選讀師大的期待。而舉辦這次閱讀競賽,以及校園內實施的經典閱讀,也不能說師大沒有人文方面的想像與努力,但這次的風暴確實提供一個機會,讓師大好好想想,怎樣才能做好做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