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亟需教育部為高教所的事:三件事不要管

友善列印版本

「不讓子女長大」,是父母對子女可以造成的各種損害之中,最糟的一種。

不讓子女長大,意味著在繼續給予資源(供吃供穿供住)與保護的同時,卻限制兒女的自由,禁止兒女自己安排選擇,也沒有為自己負責的機會。說簡單來說,就是用養豬哲學養兒女,只差沒有殺了吃肉。

在教育體系中最可悲的一樁慘害,情況相似:教育部不讓大學長大。

不讓大學長大,意味著意味著在繼續給予資源(給地給錢)與制度保障的同時,卻限制大學的自由,禁止大學獨立安排選擇,不為自己的營運成效負責,也不向社會大眾與學生負責。說簡單來說,就是用經營小學的思維經營大學,只是校地與學生的年齡比較大。

確實,教育部對大學的控管,從戒嚴解除以來已略有減少,但距離合理的大學自主,仍有幾光年的距離。要見到高教從豬變人,或是從幼兒變成人,我們需要教育部採取的作為,就是減少作為——減少控管、減少制約——尤其是以下三件事:

第一件事:學校財務與會計制度

動物是野生還是畜養,端看牠是否會自己找食物。一個人長大有許多特徵,必然的要項之一就是財務獨立。大學也一樣。

當大學還仰賴教育部的奶水,念茲在茲要爭取教育部的經費、申請國科會計畫,當然就把教育部的官員當天皇老子般侍奉,看著教育部一顰一笑而牽動心靈。至於改善教學,至於貢獻社會,那些事…只好等有空的時候再來想想辦法。

喝教育部的奶水的代價,不只讓大學的經營方針偏歪,而且造成大學運作殘廢。大學的經費既來自教育部,就需受教育部審核規範,而教育部為精密監督,避免任何貪瀆濫用,訂出麻煩至極的財務規範。學校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在符合規範上,而且效果大打折扣。

任何大學,應該要有勇氣,甚至比所有的機構組織都要更有勇氣,提出自己的價值與貢獻,要求從大學受者者提供回饋──從社會要求捐獻,或是從學生收取學費。提供優質教育,則收取高額學費,是理所當然。而一所經營得法的學校,當然可以有些財務資源,用於資助貧困弱勢學生──哈佛就是這麼做。

第二件事:教授資格與待遇升遷

小孩還沒長大的另一個另一個徵兆,乃是父母干預他對人的判斷──能和誰交朋友,能和誰一起玩,爸媽要幫你審核、定條件。而大學還處於嬰兒狀態的症狀之一是:誰是教授,不能自己判斷。

誰有資格當戲劇系的教授、英文系的教授、資訊系的教授…誰真正了解?當然是這個學校之中,每天接觸學生、了解學生特質、知道科系教育方針的教師;尤其是該科系和該學院的教授。《大學法》之中,對教授該有什麼資格,需要有什麼經歷,都加以規定,圈上一個箍,其實大可不必。

教授的待遇就更是如此。任何人的待遇,應該依據他的能力、貢獻來定。教育部給教授們學定公務人員式的聘僱條件和薪酬格式,讓大學缺少資源爭取高手,而劣等的教職員也無法淘汰,學校怎麼會經營得好呢?

第三件事:課程架構與學分內容

小孩和父母關係之中的第三個特徵,就是父母指示孩子做什麼、不做什麼,孩子不能自己決定。而大學嬰兒症的第三症狀,就體現在教育部對於課程架構、學分規範之上。

至今,大學要給學生多少學分,共同必修、通識學分、軍訓和體育…都不能獨立判斷,更改調整,或是開創地設計。學分太多,學分架構設計錯誤,造成學生浪費大量的時間,沒有學到真正該學的東西。

教育部也許以為,規範課程和學分是幫助了學生,避免該學的沒學到 -- 殊不知,這是大幫倒忙。學習的重點就是在於做判斷,當一切都規定死之後,學校不必判斷,學生也不必判斷,沒有比較、沒有開創。唯有當自由出現的時候,學校可以不斷改良,可以說服學生它的課程規劃好在哪裡,才會出現良性競爭。

在扼死大學之前,教育部,把你的手拿開!

最差的大學,就是幼稚的嬰兒式大學——無法決定自己要教和不要教什麼課,無法決定教師的特質,也無法決定財務的收支用度。簡直可悲。

這樣的大學,無法對自己負責,無法對學生負責,也無法向社會負責。其心靈格局,其實不如私立幼兒園。私立幼兒園還獨立自主,頂天立地;大學卻在教育部的澎澎裙下喝奶水。

為了治好大學的幼稚病,教育部,請把手拿開吧,不管那隻手是餵奶的手,還是鎖喉的手,請拿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