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灣小麥進行一場改變社會的運動:喜願共和國

友善列印版本

當社會企業概念在台灣風起雲湧之時,全國各地的小麥田裡早已透過喜願社區協力營生群組,建立起獨立自主營運、身心受限朋友受惠的喜願共合國,共同進行一場以公益價值連結商業營運的社會企業運動。

當初在1999年時,施明煌只是很單純的想透過做麵包的程序化製程,建立身心受限朋友自我存在的價值,進而保有一份自給自足的事業。因此,施明煌運用其管理專業,設計清楚的工作流程、透明的場區動線與空間配置,並改善設備,讓身心受限朋友在工作時可以順暢完成,確保麵包的品質。

身心受限朋友做出來的天然穀物麵包不花俏也不精巧,就是那樣的自然與簡單,恰好切出利基市場,避開與在地麵包店的直接競爭。當時針對一般消費者的銷售方法也很簡單,就只是在網站上提供Word與Excel的檔案,由客戶自行下載、列印,或以電子郵件、電話傳真訂購。顧客收到麵包後點檢數量、確認品質無誤後,再自行到郵局劃撥,或者ATM轉帳。既不必事先付款,也沒有事後檢核。完全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交易比例竟可以占每月營收的15%以上。到了2007年,從創立開始就堅持:不接受捐款、不申請補助、不向社會募款的三不政策,實現了獨立自主營運的事業體。

2007年政府對金融與糧食危機引發原物料大幅上漲的束手無策,讓施明煌直接意識到台灣面臨糧食危機的嚴重性。他發現,隨著國民飲食習慣的改變,台灣人的平均稻米消費量從1972年的133公斤下降到目前的45公斤,而小麥的平均消費量則從1972年的27公斤增加到36公斤。小麥每年進口量約在120萬噸上下,已大於台灣稻米生產量,稻米與小麥並駕齊驅的時代來臨。不過,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6%,休耕農地卻高達21萬公頃。這種奇怪的現象,讓施明煌決定自己種植台灣小麥,而開始了一場小麥尋根之旅。

從雲林麥寮、彰化麥厝等因在先民渡海墾殖種植小麥而留下地名的村落開始,到台灣總督府在1919年(大正8年)開始,從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沿海一帶推廣種植小麥的地方,他發現台灣並非沒有種小麥之處,尤其是日治時期的台中大雅就開始利用冬季種植小麥,是國內小麥生產的重要產地。來自溫帶的小麥,適合台灣的生長季節為秋末至春初,剛好在農民二期稻作收成、一期稻作未開始的空檔間。屬於粗放型雜作,約120天育成期,田間管理容易,共用稻穀收割機,無須添購採收機械。看到這些,施明煌就從大雅開始了麥田狂想曲的計畫,既可以從糧食自給的角度來發展自產自用的糧食體系,也可以透過與農友契作,不毒鳥、不用農藥及除草劑等耕作方式,達成友善環境的目標。

2011年9月,台灣規模最大的麵粉廠──聯華實業公司認同喜願共合國提高台灣糧食自給率的努力,決定協助喜願小麥的契作農民從小麥的生產、加工、儲存、運輸、與銷售上建構完整的產業鏈。準備突破500公噸台灣小麥的喜願共合國也因此擁有更強的社會行銷能量,藉由自創品牌、建構完整的五穀雜糧產品線來確保客源,建立農民、身心受限者、消費者之間,社區經濟合作的相互依存關係。

施明煌以喜願共合國來稱呼從麵包跨向生產小麥的喜願社區協力營生群組,這一群人既是歡喜甘願,鬥陣作伙,也共同合作,互助營生。他也用社會企業運動來形容從1999年創立喜願行跟身心受限朋友一起製作麵包,到一點一滴逐步完成生產、銷售、消費循環迴圈的喜願共合國。

社會企業強調實現社會、環境與經濟三重底線的核心價值,校長兼撞鐘的施明煌當成是與社會對話,改變社會現況、解決社會問題,永不止息的創業與經營過程。他回顧這一段從無到有的喜願共合國的建國歷程,並不是搞一場踽踽獨行的運動,而是實地現作的真實動員,解決自己的問題,也解決別人的問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