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社會安全
莊侃穎
6 月 20,2019
【女人想想】當未成年的女兒發生合意性行為...
母親雖然對女兒生氣,也曾動手打孩子,但在社工與家長共同努力,改善溝通方式後,漸漸能夠跳脫情緒,分析孩子的需求,希望能從物質的滿足,讓女兒了解家人對她的關愛。情緒的收放不容易,但她卻耐心與冷靜地等候孩子歸來。這位母親淡淡闡述著這段經歷,令人非常動容。在她身上,能看見對孩子的愛與不放棄。 筆者目前從事「性侵害被害人後續服務」工作,服務對象包含合意性行為的「兩小無猜」案件。在服務的個案中...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秦璋辛
6 月 19,2019
美國「知中派」已對中共幻滅
美國聯邦參議院院會在6月13日以94票贊成、3票反對通過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的人事案,結束國務院長達近一年無人主責亞太事務的窘境。今年三月,史達偉在參院外委會提名聽證會書面聲明中曾表示,中國應停止對台施壓或脅迫,並恢復與台灣民主政府對話。 美國空軍准將退役的史達偉曾經擔任駐中國武官,精通中文,對亞太事務十分熟稔。但作為一個「...
中國問題
陳康寧
6 月 16,2019
法律、警察、暴力與正義的思索:從香港包圍立法會的警民衝突談起
香港「反送中」的遊行活動近來成為國際的焦點,在6月12日這天,為了阻止《逃犯條例》修正草案的二讀辯論,數萬名人民包圍立法會和政府總部,雖然暫時拖延了這起修正草案的二讀,卻引發了警民的衝突。據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在接見記者時所言,為了驅趕群眾,警察動用了警棍、橡膠子彈、催淚彈、手擲催淚彈、胡椒噴劑及布袋彈。 看到這些武器,相信很多民眾第一時間的反應是,警察的職責不是保護人民的性命嗎?...
教育文化
,
司法人權
楊佳恬
6 月 16,2019
在柏林巷口裡的小學 遇見最溫暖有力的轉型正義
施納柏格區(Schöneberg)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西邊,在東西德分裂時期,這裡曾是西柏林的行政中心。在冷戰時期,美國總統甘迺迪拜訪西柏林,他站在施納柏格市政廳的陽台上,發表了一場歷史性的演講。其中許多段落成為名言,如「自由有許多困難,而民主亦非完美」(Freedom has many difficulties and democracy is not perfect)、...
社會安全
洪意涵
6 月 13,2019
【女人想想】向日葵小屋 陪伴目睹兒度過風暴
小廷在國小三年級前,父母親常發生爭吵,大打出手,小廷總是偷偷躲在門縫,擔憂父母吵架的情形。後來小廷的父母親訴訟離婚,媽媽獨自一人帶著自己與弟弟,每個月定期與父親會面,然而… 小廷曾面帶愁容跟社工小聲地說:「我真的不想要看到爸爸。」 社工關心地問:「為什麼呢?」 小廷說:「因為我不希望媽媽對我感到失望,也不想讓媽媽不開心。」 在台灣,...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邱陽
6 月 13,2019
「這不是我們的戰爭」 中國與俄羅斯的貌合神離
六四事件後隔天,習近平主席6月5日搭乘專機離開中國北京,對俄羅斯進行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並出席「第二十三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其中包括一系列的俄中商業合作計畫。在美中貿易戰不斷升溫之際,中國做出此舉動值得令人玩味,而且是否有要「鞏固後防」意味,避免在貿易戰中遭受腹背受敵,及為窮途末路的華為找尋出路? 自從5月美國重啟經濟戰後,中國股市經濟出現斷崖的下滑並讓中國人行緊急信心喊話,...
媒體觀察
陳冠甫
6 月 12,2019
NCC九合一大選調查告訴我們的事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日前公布,針對去年九合一大選期間電視新聞報導的觀察和統計結果。從11家電視台於107年11/10-11/23報導時間,前五名候選人為韓國瑜、陳其邁、柯文哲、侯友宜及姚文智,各頻道報導比例圖觀之,不難發現中視、東森、中天、TVBS等新聞電視台,在有關於韓國瑜相關新聞的報導秒數,都呈現較高的佔比。而其中又有程度不同的差異,中天、中視等新聞頻道,不管是則數或報導時間的秒數皆直接過半,...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邱陽
6 月 12,2019
一國兩制徹底失敗 香港「反送中」最後一戰
在民主女神像的注視下,世界各地悼念六四事件所帶來舉世震驚的鎮壓、血腥手段及那天爭取民主失敗而逝去的生命,更對中國政府當局宣告「我們永不遺忘天安門母親們仍在長夜哭泣」。在受難日五天後,6月9日當天香港爆發出憤怒的人群走上街頭,排山倒海高呼反送中遊行讓香港警方估計破三十萬,實際上更可能破百萬,遠隔海峽另一邊的台灣也高呼聲援香港人對抗惡法,守護自己的民主。為什麼政治冷感的香港人會站出來...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秦璋辛
6 月 11,2019
美國堅守的「一中政策」正發生化學變化
美國國防部6月1日發布2019年的《印太戰略報告》,將台灣稱之為「國家」,這是美國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稱台灣為國家,並表示將持續與台灣維持國防上的緊密關係。 這引發了國際媒體關注,指出美國向來認可的「一個中國」政策,已經出現轉變。南韓「東亞日報」即稱,美國向來認可的「一個中國」政策出現轉變,美國實際上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 近兩三年來,美國友台的動作令人感到驚訝(喜...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張皓
6 月 11,2019
多元城市的消亡──香港「一國兩制」經驗對於台灣的啟示
為了反對即將在6月12日於香港立法會進行修例二讀,企圖擴大香港引渡逃犯到中國之權力、嚴重侵犯香港公民人權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由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所號召的「反送中」大遊行於6月9日正式舉行。而公民團體在晚間宣布,本次遊行上街參與人潮估計最高峰達103萬人。此次反送中抗爭,規模堪稱歷年之最,甚至10日清晨仍有部分民眾持續於立法會外靜坐直至警方動用武力清場,這正正顯示了港人對於「一國兩制」...
‹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