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想想】越南的防疫:嚇阻能力的關鍵證明

友善列印版本

越南近來在防疫的成就可能強化其軍事嚇阻的效果。

在後冷戰時代,河內當局面對著兩大戰略困難: 維持軍力與中國崛起。首先,沒有了蘇聯的援助,冷戰時期東南亞首屈一指的軍事能力無以為繼。雖然從1986年的革新開放政策開始,越南持續享有可觀的經濟成長,但是同時間增加的各類支出,如基礎建設、教育等,無法提供足以媲美蘇聯援助的額度。舉例而言,蘇聯在1980年代初期援助70架蘇愷(Sukhoi, Su)-22戰鬥轟炸機,之後雖然越南空軍向蘇愷採購Su-27與Su-30,每批都是十二架,十幾年來加起來連五十架都沒有。

對越南而言,北方鄰居的崛起不是第一次,但是每次都不能掉以輕心。基於1980年代雙方多次的邊境衝突,河內當局瞭解未定邊界往往成為對於和平的威脅,所以在1990年代就跟北京達成雙方勘定陸上邊境的協定,外加上北部灣(Gulf of Tonkin,又稱東京灣)的海域劃界。但是,在剩下的東海(中國稱南海)海域,越南的海洋領域與中國的九段線有大幅重疊,成為歷次雙方衝突的原因。在有限的預算下,河內專注於投資在海空裝備以防衛其海洋領域,特別是因應中國崛起日增的戰略壓力。如此一來,陸軍在軍事投資中就被邊緣化,除了2017年向俄國採購T-90主力戰車與2014年左右由以色列包商升級部分T-55戰車,越南陸軍多半「原汁原味」地保持冷戰裝備。這些武器相較於解放軍大舉更新,自然逐漸顯得老舊。

儘管已經劃定的國境線可以一定程度地避免衝突,但是歷史上有很多戰爭是在有劃定國界的狀況下爆發。雖然入侵會讓中國蒙上入侵者的負面形象,但是威脅陸上動武,「彎弓而不射箭」成為北京可以用來施壓河內的選項之一。而河內與邊境的諒山不到130公里的距離更強化這種威脅的可行性。在這樣的情況下,越南主要以軍民協同的多層防禦成為最主要陸上嚇阻的手段。在約41萬的正規陸軍之外,還有四萬邊防軍,以及五百萬的後備動員部隊,又稱為地方武力。在都市地區的地方武力稱為人民自衛軍,在鄉村與偏遠地區稱為人民民兵。這些部隊除了步兵的武器外,還有砲兵與防空單位。

在台灣有過後備教育招集經驗的讀者大概都會質疑,這些單位真的有功能?畢竟這些紙面單位的實力甚少被驗證,而越南上次動用到民兵已經是四十年前、1979年的越中戰爭。這四十年間,從1986年開始的革新開放可觀地改變越南的社會,這樣的變化可能讓這些動員機制逐漸淪為有名無實。然而,這些越南的防疫至目前為止提供了反證。

越南的防疫比台灣困難許多,不僅缺乏現在公共衛生的基礎建設,財力也十分有限。與中國1287公里的邊境與密切的經濟與社會互動,更讓防疫雪上加霜。根據目前媒體的報導,除了生產檢測試記、口罩與防護衣的可觀產能外,河內當局的強項在於組織民眾防止病毒,尤其是發現確診患者後的追蹤與隔離相關接觸者。截止四月十九日,超過9700萬的越南人口中僅有267位患者,201位已經康復,且未有亡故的紀錄。這項成就不僅可謂東南亞第一,甚至傲視全球。若數據為真,背後的管理與動員能力,以及民眾的配合程度都相當高。不同於各種軍事演習,病毒無從套招或作弊。若是可以完整地動員人民,那讓五百萬地方武力就位的作戰就不無可能。

當然,報喜不報憂是無論民主或其他政府的常態,越南恐怕也不能例外。然而,既然病毒不能收買或協商,今日的造假可能在明天就會因為群聚感染爆發而化為烏有。所以,若河內當局可以維持目前優異的表現,則產生嚇阻的效果大概超過的任何軍事演習。即使之後表現差強人意,只要沒有類似義大利或伊朗的全面崩盤,則其動員能力仍不可小覷。台灣目前在防疫上有所成就,但是能否在戰時動員整體社會一直不太樂觀。越南的經驗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兼顧防疫與防衛的政策。

關鍵字: 武漢肺炎越南冷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