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的漫長等待──電影審查制度何時自我省察?

友善列印版本

去年10月,想想論壇曾經刊登「讓對話成為可能──邀請文化部長帶著孩子一起看《祝我好孕》」談論紀錄片面臨現行電影分級審查所碰撞出的體制問題,當時文章提出以下三點訴求:

(1)生產應該被正面、正確、正常的看待,以生產教育為主題的紀錄片《祝我好孕》被分為「輔12」級,凸顯了我國電影分級制度的問題,應全面探討制度施行對創作者、觀眾、媒體的影響。

(2)「電影片分級審議會」應檢討現行量表化、缺乏思辨與對話的審議制度,對紀錄片或有特殊性質的作品,在分級前應充分理解創作意圖與社會意義,而非以同一把尺丈量所有的作品。

(3)「電影片分級審議會」應依法公開審議結果,尊重並保留社會對話的空間。

事隔半年,當衛生福利部成立「少子化辦公室」搶救台灣的生育率的同時,《祝我好孕》也受邀前往歷史悠久的台南「全美戲院」,排訂於母親節上映。依據電影法,影片只要參與不同影展,就必須分別送審分級,因此去年所走過的流程要再重複一次。藉此過程,我們看到民間的疾呼和政府的無感有多大的落差。

去年想想論壇的文章披露文化部未依法公開影片審議結果,於是《祝我好孕》試映記者會當天,文化部將本片的審議結果公告在網站上,內容如圖:

在中央部會擔任性別平等委員的學者告訴我們:「分級理由這樣寫,已經涉及性別歧視的問題了!」

兩位導演對於分級理由感到不可置信。如果說《祝我好孕》探討的是「生育自主」與「溫柔生產」,那麼,這個分級理由對於影片的意旨全然誤解,甚至可以說是粗暴、性別意識大有問題的言論,而這樣的態度竟然在代表官方意見的網站上堂而皇之的公告,無人察覺不妥?

2017年,再次面臨送審,為了避免又被分為「輔12級」,製作團隊準備了詳盡的說明和附件,由台南市文化局送文化部審查。結果是:

明明是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送件文號、不同的送件單位、不同的評審,但文化部網站所公告的理由,卻和去年一模一樣?究竟這個審議制度是怎麼運作的?又出了什麼問題?

透過曾經擔任文化部審查委員的紀錄片工作者,我們發現,現行「電影片分級審議會」的運作方式有很多問題,需要徹底改革,茲舉一例:同一部影片若分別參加10次影展,就要送審10次、繳納10次規費、經過10次審查程序⋯⋯浪費時間浪費錢浪費人力。雖然這場記者會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也讓文化部趕緊把應該依法公告而未公告的審議結果上網,但是事件過後,卻不見有任何改變審議制度的跡象。

2016-2017年,《祝我好孕》陸續在台灣各地放映了數十次,一場又一場的放映紀錄都在粉絲頁和讀者公開分享,幾乎每一場都有親子觀眾同來,但沒有一個人反應本片「對未滿12歲兒童之行為或心理有不良影響」,由此來回望文化部的審查會議,是否能反應真實的社會價值觀、甚至反應審查委員個人不同的看法呢?

紀錄片公會理事長龍男.以撒克陪同我們參加這次複審會議,並且表達工會的立場。我們把握短短的五分鐘盡量說明。有一種感覺很奇怪,從分級問題開始和文化部接觸,感覺他們對於自己工作定位有一種「指導」的態度,而不是「協助」的態度,比較像古時候的官署,而不是有現代民主精神的公務服務部門。

評審會議中有幾位是資深的影視從業人員,我相信這次複審會議一定有很好很深入的討論品質,和初審不同。(據悉因要審查的影片量很大、也很難湊齊評審們的時間,因此初審是由委員各自看片、再填寫書面意見,由文化部承辦人統整、公告,作業方式是否合宜?值得檢討。)

過了幾天,我們看到文化部的公告:

這次分級調整為「保護級」,而理由呢?「內容涉生產議題,六歲以上未滿12歲之兒童需父母、師長或成年親友陪伴輔導觀賞,故列保護級。」

我不相信這麼簡陋的文句能代表評審們有品質的討論。如果我是評審,應該會和大法官會議一樣,寫一份「不同意見書」表明自己的想法吧!

「內容涉生產議題」,所以呢? 涉及生產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還是不能知道的事情,會傷害六歲以下的小孩呢?他們難道不是透過「生產」而來的嗎?我們希望所有的人能藉此影片,了解生產,也很支持家長、師長一起跟小朋友共同觀賞、進行有品質的討論。但是,這並不是基於「生產議題」會讓小孩受傷、害怕的理由而要去「保護」小孩,事實上,根據我們放映數十場次和映後的觀察,小孩比大人更直覺、更接近自然的本能,反而是成人有很多罣礙,這才需要由六歲以下兒童陪伴、輔導,來修復成長路上傷痕累累的自己!

三次送審,代表代表官方意見所公告在網路上的分級理由,或許正說明了對生產、對女性生理機能的誤解的有多麼嚴重,也看出作業的草率、對文化作品的漠視。

近日衛服部風風火火的開張「少子化辦公室」要提高生育率。回到源頭,如果生育這件大事未能被正面、正確、正常的看待,又怎麼期待它被大家歡欣自然的接受呢?

而「電影審查制度」的核心價值為何?從戒嚴體制的思想檢查、到近年以「保護兒少」為名, 如何在尊重藝術創作、善用公共資源、規範媒體倫理等各方面與時俱進,並融合公民參與的精神?紀錄片最善於等待與觀察,我們會繼續做。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