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是否可能,有一天我們都不再讀書?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常聽到一個論點見解:台灣人讀書太少,買書愈來愈少,閱讀風氣愈來愈弱,大家都只看讀網路文章了。再這樣下去,將會危及競爭力啊!關於這個見解,我稍有一點點不同的想法。

求知,不只能透過「閱讀」

先說結論:大致上我認為「哪個國家的人讀了幾本書」沒有什麼好拿出來比較的。我不會以我買比較多本書、讀比較多本書為傲;我也不會以我買書較少、讀「書本數量」比誰少而引為恥。

求知,不一定要讀字,讀字不一定要讀書。最終的目標是成為擅長運用知識、擅長思考的人,其他都是工具。

曾經,很久的一段時間,文字是承載知識、交流知識,散佈知識唯一的工具。如今它顯然不是唯一。是最好的嗎?不見得。以後呢?很難講。

最近幾年,我接觸許多文字之外的知識管道。例如講論式的線上節目,例如 TED,可以透過講者的聲調、語氣、動作,牽動觀眾感情,帶來沉刻的衝擊與啟發。

又例如各種的記錄片,做得最多、最好的,莫過於 BBC。其自然科學類記錄片,這幾年給我很大的助益和樂趣。例如地塊變動、地景變化、動物行為⋯⋯影片傳達的效力,不只文字的千萬倍。不僅 BBC 這樣的大機構,許多人都在網路上貢獻很有價值的影音內容,例如越南工程師在 YouTube 上用影片解說 1700 種構造──聯軸器、離合器、差速器,就是極端珍貴的教育/知識資源。

因為各種優質多媒體內容,少讀書已經不代表少求知。如果能有效求知,也許不見得少讀書就一定不好,多讀書也不一定就比較好。

閱讀,不見得只能是書本

現在許多人憂心,大家一天到晚看臉書以及線上數位內容,愈來愈少讀書本。這個現象在台灣確實存在,但它是一個時代轉變的現象,或者是社會劣化的問題?

我本人有寫作書籍出版,而且還正在計畫再出版,也希望更多人買我的書(好讓我繼續寫作貢獻給大家),但是長遠來說,我覺得實體書要把大片江山讓位給數位內容,這個趨勢很難改變──類似一百年來,馬匹讓位給汽車,毛筆讓位給硬筆,硬筆又將讓位給鍵盤。

有人說數位閱讀會流於淺薄,我並不那麼悲觀。首先,閱讀網路資訊和閱讀書本,差別沒那麼大。現在很多書籍的前身就是網路文章,後來再集結潤飾成書。很多網路作家的文章是有系統性的、全面地探討一個主題:例如林之晨、我自己、范疇先生、彭明輝教授⋯⋯如果長期閱讀,效益不弱於一本書。

網路資訊的強項是即時性。尤其各種公共議題,網路上百家爭鳴,而且不經編輯篩選,幫助人們釐清事件,等到寫成書,早就過時了。當然,網路上的資訊有拙劣有假造,但是也有不少真實披露及深刻評論。我們這個時代,已經無法退回以往那個由編輯篩選「優良資訊」餵給讀者的時期,讀者要能夠培養品味,由海量資訊中找尋優質內容。

其實我是個重度數位閱讀者,閱讀線上資料(文字和影音)已經是我了解世界實況與脈動的重要工具。數位化的資料容易蒐尋查找,而且連上網路,就是在閱讀全世界的知識。

而且數位資料,容易跨文本、跨資訊源蒐尋、查證、組合、凝結成自己需要的完整概念,而且可以快速編輯 (加上截圖、超連結、插放影音),生產新概念。無論是自己生產的知識,或是讀到別人寫的好內容,在線上可以快速分享、傳遞、寄送、影響他人。其實,在臉書上,我和朋友們是天天在開讀書會。

看不慣,是否是因為不一樣?⋯⋯

電子屏幕是否傷眼,發育中的幼兒和青少年是否不能看屏幕太久⋯⋯這些都是可能的。我們要做的也許是研發使用更好的屏幕,也許是建立好的使用習慣。然而,敵視、輕視,甚至妖魔化網路上的資訊,是開倒車的落後做法。

網路上有錯誤資訊,有傷風敗俗的內容,看太久會浪費時間與傷害視力,這一切問題 電視、書籍、雜誌都會發生。事實上,每一次傳播方法的革命,都會引發相似的不安疑懼。後來事實都證明,人類總能駕御與運用新的媒材形式,開出更麗亮的文明之花。上一代可能覺得看不慣,但請分辨那是自己對不一樣的事物不習慣,還是它真的比較差。

當汽車要取代馬匹的時候,請推動改善引擎,不必呼籲補貼騎馬;當原子筆替代毛筆的時候,請開始練硬筆書法,抗議「傳統藝術消亡」不能讓它回來。對於電子閱讀取代紙本,或許也相似。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