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譯術

友善列印版本

四月20日晚間,非凡新聞台報導一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巴基斯坦的新聞,稱習近平該日抵達巴國首都「伊斯蘭堡」進行訪問,當下的我實在很是錯愕。「伊斯蘭堡」是中國方面的譯名,台灣的標準譯名應為「伊斯蘭瑪巴德」(Islamabad)。又莫約數日之前,TVBS播出一則google在中國發展近況的報導,新聞內容中規中矩,唯在口述上始終稱google為「谷歌」,雖然稱呼「谷歌」不會讓人不理解其意,但也著實讓人感到彆扭。

一般而言,直接以中文音譯名稱呼「谷歌」是中國的使用習慣,並非台灣本地的使用慣性,這一如我們不將SARS稱為「非典」,也不稱港人稱作的「沙士」一樣,再舉習慣為例,台灣則慣稱東協而非「東盟」。在此,能夠被理解的是,相同客體在語言、文字分殊各不同區域流轉之後,會自然衍生出不同的譯名方式與口語習慣,最終成為具自我風格、莫衷一是的詞彙予人溝通。

然而使用非本地慣用的詞彙作為溝通工具,可以謂之溝通上的一種剝離、失誤,而這類的失誤在只講求差不多、差不多的日常之間結痂,將會是很蠶食社會閱聽的陋習。之所以為陋習的理由,其實沒有那麼政治,並非針對特定的中國用語而來,而在於溝通,在於有效的資訊應被有效地傳遞這件事情上。

試想如果今天收看電視、翻閱報紙、網路文章,在提及喬治亞時,改稱格魯吉亞;在報導奈及利亞時,改稱尼日利亞;媒體不稱布希,改稱布什或布殊;過去熟悉的好萊塢搖身一變為荷里活;日常的攔計程車改口說打D;鬧區商辦不知接了哪裡的地氣立地改口稱作寫字樓(這句還要先理解什麼叫做「接地氣」!);報導引用NHK新聞時,改美國大兵為米國大兵;民主黨的希拉里取代原本的希拉蕊出馬競選2016年美國總統,而一字之差的希拉克是前法國總統……

當然,上述引NHK新聞「改美國為米國」為例的假設是比較極端的誇飾,可預期實際發生的可能性相當低,但意義上其實是一樣的:米國等於美國,客觀指涉同一個對象,但我們都知道在台灣的溝通上,應寫作「美國」使用,絕不會有人開口、寫作「米國」並覺得合理。按照相同的標準,我們也不應該縱容其他差異譯名的「平行輸入」去阻礙資訊閱聽的情事發生。當我們的新聞在錯字開始校正不力、且屢見不鮮後,在用語的使用上也開始出現或因惰於編審,直接引用外電報導,進而出現與台灣本地語言使用習慣不相符的結果,卻又積非成是,好像習慣了就可以不以為意,這是自律失靈的開始。實際上,也已出現一些媒體在引述陸媒報導東協的新聞時以「東盟」表示了。

當有一天,字可以錯,話不像話之後,試問我們還看什麼看、聽什麼聽?

關鍵字: 翻譯中國新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