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將棋藤井熱潮看日本脈動

友善列印版本

2017年6月21日,年僅14歲的藤井聰太四段,在升上將棋職業棋士之後,官方賽事已經取得28連勝,一舉追平30年前的紀錄。在追逐紀錄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創造話題、創造新紀錄,更帶動了包括演藝圈及棒球界都全民談論藤井的盛況。追平連勝紀錄的那一天,擠滿將棋會館的記者人數更是創下開館以下最高紀錄,即便平常從不關心將棋的日本人,也很難不注意到他的存在。

首先的對比即是在20日現役引退的加藤一二三九段。過去加藤曾創下14歲又7個月最年輕成為職業棋士的紀錄,並持續下到高齡77歲仍現役的最年長紀錄,直至今年最年輕職業棋士的紀錄才被14歲又2個月升段的藤井聰太刷新,又極為因緣巧合的在藤井出道首戰時兩者對局,也一舉刷新了官方賽事中對局者年齡差最大的紀錄(62歲又6個月)。也正因為加藤同樣具有話題性,所以在藤井的連勝旅途中,加藤也成為了許多節目的常客。

在此我們可以先思考一個問題,若非日本極為重視將棋這項傳統文化競技,並且發展出系統完善的職業體系,那麼就不可能會有如此戲劇性般的對比,也不可能會引起社會如此大的重視。正是因為日本不僅重視,而且給予職業棋士穩定的收入與崇高的社會地位,所以才能持續吸引人才投入,不但延續傳統文化,同時也創造了許多的周邊產值。

接著我們可以進一步的發現,藤井不僅是超級天才,更善用了先進的人工智慧工具輔助練習,讓他的學習效率相較於過去的棋士更有著長足的進步。這一年來圍棋的AlphaGo打遍人類圍棋界無敵手,同樣的情況在將棋界也是一樣,先進的軟體程式從2012年起就逐漸超越人類棋士,並在2017年壓倒性的擊敗人類最強代表的佐藤天彥名人,象徵著人機大戰在將棋界也已分出勝負。但那畢竟是人類與人工智慧的競賽,既然人工智慧已經超越人類,那麼就不妨多利用它來提升學習效率,為將來與人類棋士的對局做準備。

過去藤井從小學六年級起,在詰將棋競賽中已經獲得了三連霸傲視所有職業棋士,但那僅是尾盤能力驚人,事實上過去他在序盤及中盤都仍有弱點。但藤井並未如許多現役棋士礙於自尊或是不擅3C產品而不利用軟體練習的自我設限,反而積極的吸取許多軟體的棋步下法,並且善用軟體的判斷局勢機制,更有效率的理解許多下法及變化的優缺點,跳過閉門苦思或是眾說紛紜的無解階段,使得他的序、中盤能力三級跳,幾乎完全補強原本的弱點。類似的情況當然不僅僅是將棋界,在許多教育界應用上,相信會看到更多利用人工智慧輔助學習的方式,進而大幅提升學習的效率,今後盡早搭上善用人工智慧輔具的人,相信更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最後值得觀察的就是日本的商業手法了。在藤井不斷的連勝過程當中,日本將棋聯盟也接二連三的推出了其專屬商品,先是揮毫寫下「大志」的扇子,再到對局照片的資料夾,都成為了超熱門商品,一推出便造成搶購,沒花多少時間就全數售罄。不僅如此,透過新聞的努力放送,以及跨領域知名人士都紛紛提及藤井話題,除了帶動將棋周邊產值之外,更有著相互拉抬的作用。過去與將棋界在跨領域合作最力的,首推日本知名動漫平台niconico,不僅直播大多數將棋的頭銜戰賽事,而且也是最早將人機大戰制度化,最近甚至讓從人機大戰演化而來的叡王戰成為將棋的第八大頭銜,都看得出日本並未劃地自限,而是在充實原有基礎之餘,更努力的把整體產業做大,最後讓更多產業獲益。

雖然台灣並未具有將棋土壤,但在藤井連勝過程當中所引發的熱潮,以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仍然值得我們思考及學習。從小地方,我們看得到日本細膩及深厚底蘊的一面,或許我們也可以想想,未來如何讓台灣也能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