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想】搶救業績大作戰 ──便利商店的鰻魚之日

友善列印版本

六七個人擠在狹窄的事務所中,負責主持會議的準店長三瀨先生一臉嚴肅,如臨大敵。一片沈默中,三瀨先生看向打工的高中男生,「雨宮君,你的目標是誰?」戴著眼鏡的雨宮君思忖了一陣,「應該,還是先從爸媽下手吧?」三瀨先生讚許地點了點頭,指示大家也要向雨宮君看齊。這是一場計劃著如何出賣至親好友、毫無仁義可言的作戰計畫,目的是為了要在便利商店中,賣出更多更多的鰻魚便當。

日本有一個節日叫做「土用丑之日」,有點類似二十四節氣這種計算日記的概念,「土用」一年四季都有,指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18天,通常沒有特別說明的話,就是指「夏季」的土用,「丑」則是用十二地支來計算的「丑日」。作為日本曆法上最炎熱的一天,這天的重頭戲就是大家都要吃鰻魚,因為鰻魚富含蛋白質與維生素A、B、E,有助恢復疲勞、也能增進食慾,對抗中暑,成為最名正言順的夏季食補。「土用丑之日」每年都會變,大多皆落在七月底八月初,今年則是7月31日。

在這天吃鰻魚,想也知道是鰻魚商炒出來的商業模式,最有名的說法是,江戶時代的蘭學者平賀源內,為了幫助生意不太好的鰻魚商朋友,在店門口貼上了「今天是鰻魚之日」的字條,引起許多人的興趣與討論,向來喜歡找個名義慶祝、過節的日本人來說,沒有太多抵抗就順其自然接受,吸引了饕客人潮,其他鰻魚店見狀也一一跟進,日本人這種容易「被勸敗」與腦波極弱的體質,果然發揮得淋漓盡致,結果就是如今大家都會把這天與吃鰻魚劃上等號。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吃什麼補什麼的概念」,因為「丑」的日文讀音念做「うし」(u shi),所以有「這天吃有帶『う』(u)字的食材,就不會輸給炙熱夏天」像文字遊戲般的小迷信,因此鰻魚(うなぎ,u na gi)就上榜了,其他的還有梅干(うめぼし)、烏龍麵(うどん)、牛肉(うし)、馬肉(うま)、甚至是兔肉(うさぎ)等。不過,鰻魚又贏在產完卵之後,會逆流而上回到根源地的特性,因此象徵著「努力」與「成功」的吉祥意涵,更成為好選擇。而最大的重點當然在於,鰻魚很好吃啊!看了那麼多日系美食節目,你還沒發現日本人幾乎都是「吃貨」嗎?                     

鰻魚畢竟是高級食材,不是得讓家裡的掌廚者費心烹飪,就是要花時間訂餐廳到店裡去吃,老實說有點麻煩,致力於讓民眾所有需求便利化的便利商店,便加入這場商戰,與知名店家合作,推出預約取貨服務,在家旁邊的轉角,就能輕巧參與吃鰻魚的全民活動。

站在顧客端,不費功就能享用美食當然是一大佳音,但若身處販售端,可就沒有口腹之間如此簡單了。不只將在近期內升任店長的三瀨先生想用漂亮數字「一戰成名」的強烈意識,緊抓著店員們來開會,為了要提高眾人戰力,在這一帶擁有兩家分店的店主,祭出迪士尼門票,要獎賞給獲得最多預約數的店員,還把早`班跟晚班的店員分成兩隊來比賽,比買氣,送獎金。下重本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場鰻魚便當戰,關係的是店鋪年業績,畢竟一個鰻魚便當就日幣1600起跳,最貴甚至要價3000,咖啡得泡30杯才打得平呀。

不過,事實證明大家都認真了起來,隔天我進店裡的時候,發現店門口突然出現了一隻巨型萌眼的鰻魚玩偶,是最喜歡迪士尼的柿崎小姐親手縫製的,櫃檯貼出了早班鰻魚便當宣傳小隊長仲里小姐的手寫傳單與推薦族群分析(女性適合哪種大小的便當等等),而這同時也是考驗平時誰有在「養」常客,日常的深耕與搏感情,就會在這種重要時刻派上用場。至於晚班宣傳小隊長、目前才是高中生的鶴岡妹妹,則是拿出在學校印好的鰻魚圖案,準備做成貼紙逼迫晚班的都要貼在名牌上,「以提醒顧客又是吃鰻魚的時機了」,連廁所都貼上了三瀨先生用剛勁有力毛筆書寫的標語:「鰻魚預約中」。

身為只想討口飯吃、志不在成為超級店員的我,在開會時原本覺得很心累,雖然當初頗同情被無條件指定成宣傳隊長的鶴岡妹妹,但絕對沒有想要自高奮勇的意識。在「好麻煩」的嫌棄心情中,看見眼前這群人如此努力地在擬定作戰計畫,甚至加班到週邊的公司行號跑業務,又忍不住佩服他們的行動力與認真看待每場活動的心意,哪怕這只是一場商業炒作,也要像每一場祭典一般無悔奮力。

類似「土用丑之日」之於「鰻魚」關係的,還有「日本節分」之於「惠方卷」。「日本節分」除了對著鬼面具的人撒豆子,招福去邪的有名習俗之外,他們也會用不切斷的海苔包住七種象徵「七福神」食材的長長壽司捲(惠方卷),並且對著該年吉祥的方向,一口氣不被打斷地吃完,就能在該年順利平安,獲得好運。據說也是某家便利商店急著找些能夠短氣聚集買氣的好方法,因此大肆炒作,才在近年紅了起來。順道一提,因應現代人口味,新時代的「惠方卷」不只是壽司,有些便利商店會推出「德國香腸版」或是「蛋糕捲版」,讓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喜愛的口味應應景。

喂,這不會偏離主旨太多嗎?欸,這麼從眾不會太沒有主見嗎?在被日本這麼多神奇的節日、習俗、慣例的淬湅下,這些疑問在我行有餘力時,都被化為「試了就知道」的坦然「承擔」,不管是老祖宗的智慧、還是老傷人的市儈,幸福且自肥的文化體驗,不只在眼前,也會在舌尖。

作者